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書籍成了支撐精神最重要的工具。而現代人讀書越來越少,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喜歡讀什麼書也許就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點評老師網(pinglaoshi.com)作為大學生的互動平臺,學生對著作的評點,清晰的說明了大學生的讀書動向。

下面是點評網友評出了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

1、《論語心得》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在百家講壇播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位美女作家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讓我們從更深的層次領略到了經典文化的內含,也讓我們感覺到了經典的神奇和其感召力。

2、《平凡的世界》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以平實、樸素的語言描述了文革末期至八十年代一群黃土高原上的勤懇的人們在社會的變遷中如何自主的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浮華的詞藻,沒有刻意的修飾,只是樸實的呈現,就讓你為小說中的人們真實不矯飾的情感所打動;且文中主人公面對挑戰的勇氣,豁達睿智的人生態度也使人受到鞭策。感人勵志!

3、《挪威的森林》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的作品.他和他的作品帶給我們思想的特異空間,而輕描淡寫的日常生活片斷喚起的生活氣氛令我們有所共鳴。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輕心聲。

4、《文化苦旅》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作者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5、〈〈牛氓〉〉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這部書介紹了十九世紀意大利的革命鬥爭,儘管那本書很多觀點已經和當前迅速發展的革命形勢不太適應,但意大利人民當時反抗奧地利人的侵略,反抗教會可歌可該的英雄事蹟仍鼓舞著現在的人,他象一部介紹意大利的鬥爭史詩,永遠值得世代傳頌。

6、〈〈蘇菲的世界〉〉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說,但也是一本有系統的涵蓋各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著小說人物在哲學傳統中尋求謎團的解答,讀者也跟著溫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7、〈〈圍城〉〉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他的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錢鍾書先生將自

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

8、〈〈活著〉〉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作者餘華在這本書的韓文版自序中對他的這篇作品作了很好的詮釋。他寫道: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中國的一句成語: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我相信,《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廣闊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當然,《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9、〈〈塵埃落定〉〉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一部令人迴腸蕩氣的佳作。小說以詩一般空靈純淨的文字,演繹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直至終結的歷史。簡單而深刻的反思,節制而富有張力的敘述,蘊藏著無限深情的感慨——無處不流露著作者在語言上的敏銳及創作上的才華。

10、〈〈紅樓夢〉〉

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平凡的世界》可謂深得人心

〈〈紅樓夢〉〉作為國學經典小說,不得不讀,也深得大學生喜愛。所引發的紅學熱潮,相信會一直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