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印象 文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对于曲靖,我是一个过客。

对于西门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仍是匆匆的过客。

我曾尝试着去读懂这样的一个城市,当我走进它的时候,我却无法去把握这座城市生命的脉搏,以及它的过去、现在,乃至于它的未来。

每一次与曲靖邂逅,我不是我,而曲靖还是曲靖。虽历经千年,它还在一抹阳光和风雨中安然而在。也许在格宜的尖角洞,或者在珠街的八塔台,我能寻到一线关于人类渐行渐近的历史足迹。但在这块土地上,人类实在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正是这些文明,演绎出一座城市精彩纷呈的文化形态。但我无法把握,在铺纸研墨的过程中,每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历史渊源。我害怕在历史的脉络中,会忽视一段历史,一段有关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与这块土地相关的人物。

站在寥廓山上的靖宁宝塔,环视一座曲靖城,天有一些苍茫,地有一些浑厚,身边绿树葱茏。这天,不知苍茫了多少岁月;这地,不知累积了多少沧桑。即便这些葱葱郁郁的树木,也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雨。悠悠的历史,茫茫的空际,一座人的城市,不知又见证了多少烽火狼烟,又是否读懂了一座曲靖城的性格、情感和这座城市的思想与魂灵。白云舒卷,不知是否还记得庄蹻入滇,秦修“五尺道”的故事,是否还记得一座曲靖城那沧桑的历史变迁。

对于曲靖,包容、厚重、温润,我想,这就是它的精神内核。

在这里,历史是一块溶于泥土的距今4.2亿年前的鱼的化石,是一块记录着人类趔趄足迹的尖角洞石头,也许还是八塔台的一抔泥土,是遍布在这座城市每个角落的雕塑,是石宝山会盟的一块碑石,是大理国与三十七部在石城歃血盟誓的一句誓言,它吸附了滔滔尘埃中历史回声的音符,组成了一部动人的乐章。

变革,变迁,演绎出这座城市的包容、厚重与温润。

是的,这是一座包容之城!厚重之城!温润之城!

因包容而厚重,因厚重而让一座城市温润。历史的碰撞,不同文化都在交汇融合。中原文化、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这些文化在一次次渗透和演变的过程中,交织、影响、同化、演绎。这是一种沉淀,更是一种继往开来的交合。这样的一座城,在大浪淘沙中,沉淀的历史,氤氲的文化,发酵的故事,在古老和苍凉中,不断沉郁顿挫。一座城,因历史而厚重,因文化而包容,因包容而温润。

风云激荡,最终渲染出历史的悲壮与苍凉。在这种激荡中,人,感知和领悟,顺应和依从,这是自然天道的选择。一种新生的力量,总在这种自然天道中不断积累,不断酝酿,不断释放。而在曲靖这片土地上,你可以想到4.2亿年前的故事,也可以想到尖角洞或者八塔台人类茹毛饮血的渐进过程,生命的演进,最终由人造就的繁华与凄凉,早已为我们拼就一幅恢宏而又凄美,壮阔而又苍凉的风景。在这种风景里,阳光、风雨、石板、老树、古屋,以及沉淀的故事,都散发出文化的韵味。

头枕寥廓,足浴两江,目视四境,林藏幽径。也许寥廓山的清秀糅合了朗目山雄浑的气势,浸淫了两江之水的明艳与灵动,让这座城生发出一种典雅的风范。因此,站在寥廓山,从未停止过对历史的回顾,也从未停下对未来的向往。只是在这样的回顾与向往中,我们更多的是带了一份憧憬。对历史的思考与尊重,让憧憬的人,在前行的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慢,越走越执着。

曲靖,我是无法抵挡它的包容、厚重和温润所散发出来的力感。它不产生神话,也不产生传说,但它产生历史。这种历史的包容与厚重,成就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座城市的精神。由人创造出来的各种赋予了思想、感情的文化,滋生于灵魂,植根于土地,而荡漾在空气之中。我们呼吸着历史的厚重的包容的温润的气息,这些气息,它没有在故纸堆里尘封,而在生活之中弥漫。也许,只有你来,在曲靖,在曲靖最具代表性的西门街,只要内心纯净和明澈,你都可以听到一场无声的讲述。但对于曲靖,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显然还远远不够,这里有数千年的历史,也有比历史还长的讲不完的故事……

我在曲靖的阳光和风雨里,悠悠地走着。一走,就知道了被称为书法神品的二爨碑,两碑并誉书坛,被誉为“南碑瑰宝”、“神品第一”,在中国书法上史上被康有为誉为“正书古石第一”。也走进了爨乡古乐,而爨乡古乐,应是曲靖“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世居爨氏政权腹心之地的曲靖人自称“爨人”,融入了古滇人血统,继承了以晋宁为中心的古滇文化,创造了璀璨的爨文化。而后来的南诏文化、大理文化,显然受到了爨文化遗风的影响。爨人所衍传的歌舞音乐,完全可以从古爨人后代彝族支系的撒尼人的文化中去窥见和想象。爨文化为根,南诏文化、大理文化、滇文化以其为渊源,在传承中自成一格。可惜在历史的变迁中,作为古爨之地生生不息的人们,却在 “爨文化”的世界中,忽略或轻视了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爨文化,不仅仅是两块书法的爨碑。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在曲靖,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条承载了曲靖历史和变革的西门街。一条西门街,见证了六百年的沧桑岁月,历史七弯八拐,它也见证了曲靖变迁的凄凉与繁华。老街道,老房子,老院落,老故事,氤氲出浓浓的沉郁。跌宕起伏的历史,演绎出多少或显或隐的悲壮和凄怆。但到最后,这些悲壮或者凄怆的岁月全都在滚滚的车轮中化为一场轻烟薄雨。留下的也许仍就是那突兀的寥廓山,以及寥廓山上的那弯明月,那缕风烟,那片飘了数以千载的白云。除此之外,我能把握的,也许就是西门街上平仄的音符,市井百姓,贩夫走卒的烟火生活。而这些,在我的梦里,曾演绎出多少动人的故事。窄窄的街道,古朴的房子,以及房顶上长出的野草蓬蒿,让我们能想到过去,或者将来,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的故事。饮食男女的生活,滔滔的历史长河……在一条沉默或者喧嚣的老街上,交汇在一起,包容着平淡,也厚重着一座城市的千年沧桑。

一物一景,一情一思,每睹一物,就会在我们的思想里闪现着无数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可以重叠但永远不会重复,也永远不会断裂。

一座城市的文化,我想,绝对不是指单纯的建筑或者一些时尚的元素。它还应包括人们生活在城市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道德,艺术,风俗等。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它都有一个不断累积和历史沉淀的过程。表象的文化,并不具备代表的意义,但却能让我们思考和领会。文字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风貌,而文化却在传承中沉淀出一座城市的思想、性格和它的灵魄。那些高楼大厦,有一天会坍塌,那些时尚的元素,有一天也会消失。而文化不会,特别是有生命力,有底蕴的文化,它只会朝前,引领着一座城市的发展。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在西门街,一头挑起的是市井百姓的烟火生活,一头挑起的是现代城市的喧闹与繁华。一边是柴米油盐,一边是车水马龙。中药铺,裁缝店,小食馆,古玩字画,贩夫小卒七零八落的吆喝,还原了生活的本真,在西门街荡漾出一种原汁原味。而抬起头一看,不远处,你就能看到一座曲靖城的标志性建筑——218广场。这些景象,高与矮,传统与现代,热闹与安静,高昂与沉郁,乃至于明与暗,美与丑……在我们目之所及的范围铺展着,激荡着。这样的时空里,一种期待最恰如其分的表述方式,在思想中消失。在这样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和信心做出下一站的漂泊,或者在这里,我遇到的仅是旅行中一秒钟的激动,一分钟的感悟,又或者只是复苏或者唤醒了一场藏在内心的一种有关生活,有关文化的一种情结。而我的内心,却不希望它仅是一场旅行中遇到的并不持久的情结。

我知道,我的生命必将永远依附于这座城市。而那种持久恒定的情结,我想,只能属于生活在这座城市,或寄希望于这座城市的人们。

一滴雨、一卷风、一缕阳光、一些人。

只有它们才能生动一座城市的梦。

我在《西门街随想》一文开篇中曾写到:一座曲靖城,我觉得最美的记忆和最文化的景致,就集中在一条西门街。这种文化的景致,浸染着烟火的颜色和古朴的风韵,它不仅属于曲靖,也归属于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一条西门街,一如既往地生长着它的安静与缠绵。在似水流年中,这种安静和缠绵,却让一座城市韵华成章。生活在继续,而生活的旋律,在缱卷,在荡漾。一座城,就因此而有灵性和神韵,精神和动力。而人们就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与创造了爨文化点撇勾提的先人们一呼一吸,随他们的轨迹,在这一块土地上激情迸发。在烟火浸淫的街上,你会突然感悟,曲靖,实在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地方,西门街在,一座曲靖城就有了感觉,有了韵味。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曲靖城的风情不在高耸的水泥建筑,它的魅力氤氲在一脉山河,小巷街头,一切平淡的还原了生活本色的地方。譬如西门街,沧桑的窄窄的街道,古朴古香的木楼,吆来喝去的叫卖。这是生活的风情,文化的风情,更是城市的风情。

一座城市,首先是人的城市。

有人,才会有生活;有生活,才会有文化。

窄窄的西门街,幽深的庭院,它们散发出来的风味,也许和百年之前,千年之前一样,还染着一样的烟熏火燎。你可以走进那些小小的院落,和西门街上生活的人,说说话,聊聊天,喝喝茶,就着一些老街的故事,借三杯两盏淡酒,微醉着你的神思。你会突然从容起来,淡定起来,这是西门街给你的,也是这座城市给你的。平平淡淡的景致,平平淡淡的烟火。只是平平淡淡中,人们安然地过着属于自己,也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一边联系着现代城市的繁荣,一边联系着古典的传统。时尚与传统,繁华与安宁,集中在一座城市。两种气息,孕育出一座曲靖城的风味。我无意在并存的两种风景中去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魅力,巍巍靖宁塔,悠悠西门街,滔滔两江水,在俯仰之间,却真切地感受出历史涤荡中沉淀出来的厚重、包容、温润、平和的文化底蕴以及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所张扬出来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西门街上最有情致的还就是三十二号。三十二号,一个文化的符号,一座曲靖城的文化名片。它是清末民初曲靖名人赵樾所建。因为赵樾,这座有110年的老屋就有了很多的故事和韵味。木石雕刻、龙凤麒麟以及庭院中婆娑的花花草草,一切在彰显又都在蕴积。在这儿,一不小心,也许你就成为历史的一分子,解读着过往的故事。

一座城市,只需要一条老街。老街上,只需要一间老屋。一间老屋,也许只需要一个故事。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足够。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在三十二号,我们不仅是访古寻幽,也不仅是追慕先贤。来到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关于一座城市的文化精髓。而今,西门街三十二号,早已是曲靖人的艺术空间。它以文化沙龙的形式,让很多的人,为弘扬曲靖文化,或鉴陶赏画,或舞文弄墨,或谈古论今,完成对历史传承的使命。这种自觉担当,使文化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水气淋漓。

三十二号不孤独,因为文化。

西门街不孤独,因为文化。

一座城市不孤独,因为文化。

我不孤独,我还能在这样的一座熠熠生辉的城市,感受到历史所赋予城市的文化气息。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静静地看,静静地品,静静地读,因为厚重,宽容,平和。在文化的熏染中,我尝试着走入这座城市的内心,去感受这座城市坦然而又强劲的搏动赋予的文化张力。岁月流逝,任木石沧桑,从三十二号传出来的洞经古乐,悠悠扬扬。那旋律,生动着一座城市,一种穿越时空阻隔的生发力,穿透历史的岑寂,孕育出一座曲靖城的精气神。而这种精气神,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光影里,在不断地丰润,不断地明亮。

悠长寂寥的西门街,缠绵喧嚣的西门街,在我们的眼里心里,渐渐轻柔,渐渐婉约,渐渐细腻,渐渐狂放,渐渐痴迷,渐渐纯净。所有的意趣,在凝固;所有的蕴藉,在凝固。青苔遍布的老屋,斑驳黯淡的矮墙,倚窗而坐的老人,仍在凝固。慢悠悠的节奏里,你可以随意,随意到你一伸手,仿佛就可以捕捉到时光的影子

符号的意义,已经不再重要。

在一种承袭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是观众。每一个传承的故事背后,永远不会标上长长的休止符。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油画《西门街32号系列》琚健

西门街的烟火太浓,曲靖城的精神、雍容和气象,在这缕烟火中,不断弥漫。

而我,在沉醉里,又想起了顾城的《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

我想,这首诗,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爱情。从文字表面上来看,这首诗,是顾城为曲靖而写的。

尽管,他没有来过。

曲靖印象 文/赵建平

编审:琚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