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咚咚咚……”

“有人在家么?”今天是司法所每月例行走访的日子,时任太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司法所所长的朱振平走到一栋新修的小洋房前,敲起了门。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在呢在呢,马上来!”开门迎接朱振平的是一个笑脸盈盈、面带红光的中年男子。他领着朱振平进了客厅,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全家福。他一边招呼妻子端茶倒水,一边和朱振平聊着,像是一对好朋友,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现在日子走上正轨,家庭也稳妥了,都亏了您嘞!”中年男子是太和县居民马某。

灯光昏暗、冷冷清清,玻璃碎了一地无人打扫……朱振平仍记得第一次来马某家中走访时的情景,这对“好朋友”的故事,也要从这里开始说起……

人物名片

朱振平

1974年出生

1995年参加工作

现任阜阳市太和县司法局

城关司法所所长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 所获荣誉:

2004年,荣获“全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荣获“全省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和“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荣誉称号。

他是幸福的

敲门人

两年前,马某因行贿罪被判处缓刑两年,在朱振平所在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刚接受社区矫正的时候,家里不是吵的热闹,就是静的冷清。”马某回忆刚刚入矫时的情形。

马某从事的是医药销售工作。太和县被誉为“华东药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上千家药厂和医院在此卖药买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医药交易市场。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交易就意味着流动,而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马某,缺的就是“流动”的资格: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干了十几年的医药销售生意,人脉、资金全都在这上面,“失了腿脚”的马某一下子变成了家里的闲人,雪上加霜的是,“好面子”的岳父认为马某犯了罪不体面,断了生计更是没前途,希望马某的妻子提出离婚。

马某坦诚,一开始对社区矫正还是有些抵触的,觉得送几个钱而已,怎么就算犯罪了。他怪自己,也怨法律。

“意识不到法律的边界,就谈不上遵法守法,就算是犯罪了, 自己也浑然不觉。”朱振平立即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矫正方案,第一步就是要敲开他“知法懂法”的心门。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朱振平大学是经济法专业,毕业后一直不忘学习,更新法律知识。他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走访马某,为他讲解法律条文。渐渐地,马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自我反省、改过自新。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马某入矫后,他和家人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妻子、岳父的不理解是他难以直面的心结。

关键时刻,朱振平又起到了作用,他决定为马某敲开“家人理解”的大门。马某的岳父好面子,不愿意和朱振平谈社区矫正的事儿,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以老乡的身份主动找马某的岳父吃饭聊天,从孩子成长的角度为家庭争取更多的缓和空间。三番五次的劝说,朱振平终于感动了马某的岳父,收回了原来“一定要离婚”的强硬态度,决定再“观察观察”。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朱振平利用走访的机会,争取每次不仅和马某谈,也把马某妻子拉过来一起谈,让妻子看到马某对错误诚恳的反悔态度、对未来不气馁的决心和信心。

朱振平鼓励马某将生意重新跑起来,由于矫正对象不能离开居住地,遇到需要出省谈合作时,朱振平提议让马某的妻子去。

“咚咚咚……”朱振平的敲门声成了马某心中“幸福”的代名词。如今,马某早已结束了社区矫正的生活,生意蒸蒸日上,家庭和谐美满,但他仍常常和亲朋好友谈起朱振平帮助他的点点滴滴。“他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会打电话来问我,看到他现在这么好,我心里高兴。”朱振平说。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像马某一样,在朱振平的帮助下敲开人生幸福大门的社区服刑人员还有很多。

2017年10月,朱振平从经济开发区司法所调动到城关镇司法所,继续做“幸福敲门人”。目前,城关镇社区服刑人员共有148人,最高峰时达到了160多人。人数越多,责任越大,他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社区矫正工作,用真诚真心感动社区服刑人员。

他总结了

特色矫正体系

朱振平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司法所工作,十余年的社区矫正工作经验让他总结出了一套特色的矫正体系。

1尊 重

朱振平说,阜阳人非常好面子,只有尊重社区服刑人员,才能让他们找回自我。在日常时,他尽量避开“服刑”等字眼,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2个 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朱振平制定了分类的矫正方案,做到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和“人性化”结合,拉近与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距离,以提升社区矫正管理实效。

「人物微故事」当幸福来敲门~

3

严 格

除了尊重和个性化方案外,朱振平要求对硬性的指标规定不得掺杂半点糊弄。朱振平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除每个月组织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和公益劳动外,还经常深入到家庭进行走访。社区服刑人员每周每月需要汇报思想改造和生活工作等情况。

4

帮 扶

对于解矫人员,朱振平坚持从工作和生活上进行帮扶。对于外出务工的解矫人员,每逢节假日,他都会通过短信的形式给他们送去一声家乡的问候,同时提醒他们要勤劳致富、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严防他们重新走向犯罪之路。

矫正一人,感动一家,稳定一片” 朱振平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司法行政一线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十多年来,朱振平所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从无托管、漏管现象发生,为当地的社会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供 稿:阜阳市司法局

作 者:胡茜茜

编 辑:吴一然 张 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