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爲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互聯網從產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40多個年頭,它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之時也確實暗藏著不少需要警惕的方面。


以下是一位12年魔獸世界老玩家、一位單親媽媽2018年3月11日在NGA發帖的節選,講述的是她10歲女兒在B站遇到的一些事情: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是很讓人遺憾的,但當事人既然已經選擇報警,相信事情自會有一個公斷。但由這件事折射出來的一些心理特性我們應當重視。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覺得被面具保護”的心理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這種虛擬就好比為每個人發放了一張面具,我們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躲在這張面具之後。

剛開始網絡對我們來說是新鮮的,也僅僅只是工具。隨著這張面具貼在我們臉上時間的增加,似乎讓我們以為有了這張面具就可以不用承擔責任、不用遵從道德約束、可以無視法律。我們逐漸放鬆了對自己的約束。試想一下,如果網絡不存在了,而這種無約束的言行模式還在,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網絡畢竟是網絡,現實是現實。可現在不說在網絡上謹言慎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謹言慎行的又有多少呢。

“看客”心理

這可能是一種存在比較普遍的心理模式了。這裡的看客並不是指我們在圍觀某個人或某件事,而是對於既成事實,我們只是把它當做一個茶餘飯後的故事來聽。當然,確實別人的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稱之為故事也不為過。

就就像“網絡畢竟是網絡,現實是現實”、“這是家長監管不到位”、“該多陪陪孩子”,話是沒有錯。但是話裡暗含的意思是,這種事發生了確實不好,但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就安心吃我的瓜就好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一定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也不確定這樣想的朋友是否來自未來。但如果我們不是來自未來,那也許從身邊一些負面事例中收穫一些東西是可以考慮的。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越來越容易膨脹的自我

網絡的存在給了不少人快速成名的機會。有了一定的聲譽、一定的粉絲基礎之後,個人內部的一些問題就越來越容易暴露。

2017年諸多明星、網紅、選秀冠軍、網紅等的人設崩塌,都有這樣的原因。我想這些事例也很好的反駁了“人成功了之後,說什麼都是對的”。網絡雖然覆蓋了生活的各個角度,但道德綱常法律法規又豈是網絡能撼動的。網絡既然能夠助推一些幸運的朋友成功,也能夠更快的“牆倒眾人推”,畢竟現在的眾人不是幾千幾萬,而是以億記。

容易混亂的輿論導向

就像因果、陰陽一樣,積極和消極共同存在於萬事萬物身上。

網絡上信息受眾的無限度增加,並且大家都有發言的權利。幾千人的發言中便至少有一千多個角度,其中很多也是相悖的。我們總能找到支持一方面的理由,也能找到支持另外一方面的道理。對於多數成年人來說,這樣的輿論環境可能並不會對其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對於各種觀念尚在建設中的群體,往往會帶來很致命的影響。

這種影響在自媒體越發火熱的現在,應當引起重視。我們不自覺的言論,很可能對別人造成很大傷害。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網絡覆蓋了我們的生活,也因其虛擬性,我們在網絡上的所作所為以及在網絡上所接收到的信息,很多時候都在不斷挑戰我們的價值、道德底線。有時候我們會因為這種挑戰而改變,看起來是適應了時代的發展。但以改變自己底線為代價的適應,似乎更偏向於讓我們成為了“網絡的奴隸”


我並不是想因此而否定網絡。我只是覺得我們在接觸網絡的時候至少應有這樣的認識,明白網絡裡面並不是只有金錢風險,人格風險更嚴重。明確風險之後可以考慮把網絡當做一個鍛鍊自己的環境,但請注意把握鍛鍊尺度,也請不要盲目自信。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降低網絡風險,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共同參與進來,

既做看客,也不做看客

做看客的意思是對於網絡上一些不良的東西不做傳播、評論、分享;不做看客的意思是,對於網絡上的信息要能夠理性客觀的面對,先分辨信息的真偽,積極傳遞正能量,並嚴格自律謹言慎行,即便在虛擬的網絡裡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遵守自己該遵守的底線。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但卻是必要的。

而拋開個人,還需要相關的機構組織、企業也參與進來,嚴格自律

可能會有一些朋友想,為什麼不提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呢。這一方面確實也是重要的。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我們現在接收的信息是30年前的百倍,即便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會帶來非常大的信息壓力,更何況對未成年人。這也就使得現在的未成年人會在尚未有能力做出合適選擇的時候,接觸到不能合適面對的信息,從而變得早熟

而在教育中一味的禁止是不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棍棒和說理也是很難行得通的。這時候就需要:

  • 家長自身養成好的習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影響孩子;

  • 並以合適的方式提前向孩子傳遞一些觀念和信息,提前做好預防和鋪墊;

  • 培養生活情趣,把未成年人的時間和精力盡量引導至現實生活中,或對互聯網的有益利用中;

  • 增加一些親子活動;

  • 注意解決家庭內部矛盾,注重家庭氛圍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而就像無論再怎麼注重養生,也還是會得病一樣。事情如果確實發生了,也應當學會並有勇氣去維護和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合法合規權益,同時注重查漏補缺儘量在保障權益的同時將事件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10歲女兒遭遇網絡教唆,作為家長你可以怎麼做

權利和責任是互相依存的,在能承擔相應責任的時候才能談“言論自由”。如果你和我的觀念一樣,也請參與進來,傳遞這份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