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這段時間,圓圓玩手機遊戲“第五人格”著迷了。他每天早晨起床,要在衛生間待老半天,爸爸推門一看,他正在衛生間玩遊戲;中午放學回家,圓圓吃完飯一抹嘴就跑到自己的房間不出來了,媽媽進屋一看,他也在玩遊戲;晚上做完作業,圓圓對爸爸媽媽說:“作業做完了,我要休息一會啊”,可是爸爸媽媽發現,圓圓根本沒有休息,而是在書桌旁拿著手機聚精會神地玩遊戲……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心頭患

應該說,孩子沉溺於遊戲,已經成為了家長頭疼不已的焦點問題。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遊戲人口達4.42 億,中國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年齡呈日益低齡化趨勢。15—18歲青少年中近80%首次觸遊年齡在14歲及以前,11—14歲青少年中45.0%首次觸遊年齡在10歲及以前,6—10歲的青少年中有約16.6%首次觸遊年齡在5歲及以前。玩王者榮耀的小學生就有1000多萬人。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原因123

1. 網絡遊戲滿足了孩子一定程度的認知需求。小學或者初中的孩子還沒有接觸社會,但是他們對於未知世界的認知與探索已經開始起步,網絡遊戲裡面頗具想象力的虛擬世界、變化莫測的場景設置以及以我為主的冒險探索模式符合孩子們渴望探索與認知外部世界的心理認知需求,使孩子難以抵禦網絡遊戲的誘惑力與吸引力。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2. 網絡遊戲的自由自主與現實世界的規矩約束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孩子對遊戲“心嚮往之,欲罷不能”。中國的教育環境之中,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是以約束、訓誡和教導為主,這種教育方式既有它的優點,也存在著弊端,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與牴觸心理,特別是在當前自由自主、開放多元的兒童成長環境之下。孩子在網絡遊戲中的自由自主操控,並以虛擬化責任主體面目出現,使得孩子在網絡遊戲中實現了對“現實世界的逃避”。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3. 家長的交流與教育方式不當。當前,大多數家庭對於孩子的交流與教育方式不當,或者說家長沒有真正掌握引導孩子成長的有效方式。一般的家長習慣於給孩子物質需求上的滿足,但忽視或者缺失了對於孩子精神成長的培育與關照,這種培育與關照的核心就在於對孩子精神生活世界的引領與疏導。這種忽視與缺失的後果就是孩子的精神田園裡“荒草漫無目的地瘋長”,而手機網絡遊戲這種“精神快餐”恰恰滿足了一些孩子“無除草、不施肥”的精神成長狀態的需求。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4. 網絡遊戲行業急需整頓與規範。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網絡遊戲行業的興起與氾濫,而催動這一行業迅猛發展的內在動力則是其豐厚的利潤。應該說當前我國的網絡遊戲行業尚在發展初期,很多規章制度尚不健全,諸如遊戲准入機制、遊戲內容分層分類機制、遊戲風險與評估機制都需要整頓與規範。一些孩子只要能拿到手機,就能登錄頁面來玩遊戲,這種幾乎“零門檻”的遊戲准入機制催動了孩子在“網絡遊戲的迷途”上一去不復返。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方法ABC

看到孩子沉迷於遊戲中,家長該怎麼辦呢?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1.與孩子一起對抗遊戲的誘惑

對於孩子沉迷“手機網絡遊戲”,消極逃避與硬性阻止都不是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家長應該學會和孩子“站在同一戰壕裡”,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絡遊戲”的利與弊。你或許應該和孩子說:“網絡遊戲確實挺好玩的,但是好玩的事情不是我們唯一的追求,我們應該有更高的追求”,“我們有很多比玩網絡遊戲更重要的事情,這些事情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認認真真地去做”。同時,要學會接納孩子沉迷網絡遊戲這個客觀事實,採取務實、理性的解決方式。比如為孩子製作一個“退出網絡遊戲時間表”,孩子今天玩了2個小時,明天減少半個小時就要鼓勵他,直到他最終慢慢退出。

2.採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些家長應該改變以往“居高臨下、說教訓誡”的交流與教育方式,要以“平等交流、包容談心、尊重傾聽、共同面對”的方式同孩子相處,注意傾聽與瞭解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精神困惑,耐心細緻地為孩子想辦法、提建議。特別重要的是,要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更美味的“食糧”,可以是一套世界文學名著、一份兒童漫畫、一份社會志願服務計劃、一套經典兒童電影等等。

3.培養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

興趣與愛好是孩子成長的好老師,要使孩子擺脫“網絡遊戲”的束縛與羈絆,就要幫助孩子建立健康、樂觀、向上的興趣與愛好。家長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與喜好,將他們的課餘生活安排的充實、快樂、有趣。比如有的孩子喜歡下棋,家長就應該帶他們多參加棋類俱樂部和各種棋類活動;有的孩子喜歡手工與製作,家長就應該帶他們參加各種第二課堂與兒童科技創新活動等等,只有把孩子的精神關注點集中到這些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上來,才能有效抵禦網絡遊戲的侵襲與誘惑。

4.提供健康陽光的生活環境

家長不要總是讓孩子宅在家裡,成為“宅男與宅女”,每天都要帶著孩子到外面的世界逛逛,讓他們多接觸社會。同時要讓他們找到朋友,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多接觸,創設一個良好的朋輩環境;還可以帶孩子去做義工、志願者,或是參加一些社團與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拓展生活空間與交往世界,使孩子的課餘生活豐富起來、充實起來、陽光起來。這樣孩子就會逐漸遠離網絡遊戲,樂於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裡。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 END -

「戒網遊乾貨」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爸媽擔心壞了,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