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有这么一个地方,自然、古老、少雕琢、不喧哗,任凭风吹雨打,四季更迭,永远慢悠悠、淡淡然,幽雅如故,静寂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它就是浸润人文足迹的桂平宫廷建筑——尚德堂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宫廷式建筑

南乡村也走出过许多文化人、生意人,但不论多么忙碌,他们始终牵挂着村里那组以尚德堂为代表的清末豪宅大院,究竟那组宅院有着怎样的风采和价值?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尚德堂,别名寺堂庄,又名“南乡大屋”。离市区82公里中沙镇南乡村内,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南乡大地主韦寺堂所建。 该建筑群规模较宏大,坐东向西南,平面布局稍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34.80平方米,可分为三个部分,正厅堂是中间部分,也是大屋的主要建筑,又分为前厅、中厅和后厅,均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各厅之间有天井相隔,后厅设神龛,逢年过节和祭祀等仪式都在这里进行。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在偏远的广西南部山区,怎么会立起这么一幢故宫风味十足的豪宅大院呢?原来,尚德堂始建者韦学通是从南乡走出去“闯世界”的士绅,曾为朝廷押送贡银,还受到过光绪皇帝召见。紫禁城里巍峨的殿堂让这位解饷官眼界大开,心驰神往。返回南乡后,韦学通按记忆中故宫的建筑模式,着手兴建了尚德堂。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站在正门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门匾上“尚德堂”三个大字。由京城大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立于两旁,“尚能绵世泽,德可振家声”,遒劲有力,势如松柏,这副对联,如今已成尚德堂的“镇堂之宝”。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时光流转,尚德堂的青砖墙依旧光滑。细看,原来建造者在砖墙上刷了一层厚厚的青色灰浆。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殿堂里铺设的水磨石地板砖,至今仍严丝合缝,极其平整。据说,为了确保质量,韦家令工匠每日打磨、铺设三块地板砖,不得少也不得多。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尚德堂从韦学通始建,到其子韦如琢续建,再到其孙韦嗣棠、韦绍棠最终建成,历时达24年之久。韦绍棠曾留学日本,他的二楼厢房采用日式风格。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芝兰飘荡芳香

如果说尚德堂是南乡村清末豪宅大院的代表,那么芝兰庄就是对它的续写。芝兰庄是韦学通四弟韦学俸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一幢大宅院。因正门左侧立有当年朝廷所赐“大夫第”石碑,村里人又将这座宅院称为“南乡大夫第”。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也许是当年施工时不像尚德堂那么严格讲求质量,如今的芝兰庄显得有点破败了。然而,陈墙裂壁之间依然“芝兰飘香”——庄园中随处可见的壁画、浮雕,风韵依旧,光鲜犹存。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芝兰庄的壁画,多以吉祥图案为题材,梅兰菊竹、花鸟鱼虫、仙鹤古松、福鹿麒麟……形态生动地怒放,奔走于檐宇之间。

纯西洋风格的“松柏庄”

大概是从小受祖父影响,韦学俸之孙韦星奎在成家立业时,不愿意再困在壁垒森严的芝兰庄里,而是在村头另建起一座纯西洋风格的庄园。有感于周边松树傲骨峥嵘,韦星奎便为庄园取名“松柏庄”。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松柏庄

桂平南乡尚德堂:岁月如流 浮华依旧

松柏庄内罗马柱和弧形拱门,典型的欧式建筑设计风格。

松柏庄由罗马风格券拱式主楼、亭阁式“憩阁”两组建筑组成。主楼楼高两层,二楼廊道上一字排开10条蓝灰色罗马柱,气派豪华。

如今的南乡人依旧对这组略显荒芜却气势仍在的建筑群充满感情,他们早已在情感上把庄园视同自己的精神家园,为庄园的兴废存亡担忧,为庄园的开发利用奔忙,对庄园寄予了深切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