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心的約定!清華給落選者發出一封這樣的信……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今天上午,清華大學公佈2018年領軍人才選拔、自主招生、自強計劃、浙江“三位一體”、上海“領軍計劃”的初試結果。自招復試將於6月16日至17日在清華大學校內舉行,包括綜合面試、專業測試和體測。

記者瞭解到,對於沒有通過初試的考生,清華招辦還發出一份暖心的千字拒信,鼓勵考生繼續執著追夢,清華園的大門永遠向他們敞開。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拒信”全文:

夢想還有 來日方長

親愛的同學:

你好!

剛剛參加完清華大學2018年自主選拔的你,此刻在想什麼呢?是在惴惴不安地等待結果,還是自信滿滿地開始準備接下來的複試?是依舊停留在高考的緊張情緒裡,還是已經放鬆心情適當享受高考後短暫的閒暇?

我們非常欣賞你對清華大學的熱情與嚮往,拳拳盛意,感莫可言。何其幸運,我們得以在茫茫人海中,與優秀的你相遇。是你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在藝術、體育、學科競賽等各類舞臺上耕耘青春,看到了青年學生身上的無限可能,看到了披荊斬棘、無所畏懼的青年精神。對於你來說,參加清華大學自主選拔的這段經歷也許為你的人生帶來了經驗與成長;對於清華來說,這也是我們無比珍視的財富與寶藏。

但我們還是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在本次自主選拔中,我們未能給你理想的結果。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萬千優秀學生中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相反,抉擇過程十分艱難痛苦。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需要換位思考,需要無比謹慎,需要為每位考生閃著光的人生負責任。

而最終做出的決定,永遠是帶著遺憾與痛心的。正是這份遺憾與痛心,激勵著清華不斷完善招生選才體系。圍繞著“綜合評價、多元擇優、因材施招、促進公平”的人才選拔理念,我們試圖用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方式悅納人才。是你的出現,讓我們能更好地去反思與衡量“優秀”的意義。

相對於一個單純的結果,我們更想讓你瞭解:

自主選拔只是通往清華的道路之一,與清華結緣永遠都不會太晚。你身上的閃光之處我們都看在眼裡,這使我們相信,你在此前的每一天都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努力,擁有了引人注目的積累與收穫。自主選拔的遺憾只是宣佈你我暫別,並不代表你我無緣。只要你執著追夢,清華園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人生的路口有很多,無論自主選拔,還是高考,都只是其中一個。在我們備戰高考時,我們也曾以為高考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分岔路,它會決定一生;但當真正告別那段歲月後,我們發現,其實它只是人生的一個短暫階段,它永遠不能定義“我是誰”“我能成為誰”“我的人生會不會有價值”……

未來的選擇還有很多。曾經無悔地奮鬥過,沒有因為成就而衝昏頭腦,沒有因為挫敗而一蹶不振,這就是這段歲月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不願刻意歷歷細數一路走過的艱難與榮光,因為夢想還有來日方長。清華傳承的品質是自強不息,不要因為一次挫敗,就給了自己不去優秀的理由。我們期待你整裝待發,再次奔赴心中的芳華。

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份結果對你能有所助益。希望它為你增加的是勇氣,而非自我懷疑,希望它為你帶來的是收穫,而非憂愁焦慮。請你相信,我們珍視你的每一份努力、每一分熱愛。你的道路漫長,充滿奇蹟,充滿發現,充滿奇妙的花火,與源源不斷的驚喜。

親愛的同學,去相信,去仰視,向著夢想的方向。祝願你收穫最滿意的高考結果,我們期待著,當桃李芬芳,紫荊吐豔,與你在清華園的再次相遇。

看完這封"拒信"

您是不是也心裡暖暖的?

這已經不是清華大學

第一次給學子寫出暖心信了~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2017年6月,

一位來自甘肅的殘疾考生魏祥,

請求清華大學提供一間“陋宿”,

讓自己和母親居住,

方便順利地完成學業。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清華招辦給他寫了一封回信

感動了眾多網友——

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親愛的魏祥同學:

見字如面。

首先恭喜你即將來到清華大學,繼續你的學習和生活。我們看到了你寫給清華大學的文章《一位甘肅高分考生的請求》,相信你早已具備了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質,我們代表清華園歡迎來自甘肅定西的你!

《繁星·春水》中有這樣一首小詩:“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想來這句話應該符合你的童年記憶吧。在夢一般的年華里,卻要承受含淚的記憶,這淚水不包含歡喜,不代表留戀。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萬幸的是,你在經歷疾病和喪親之痛後,依然選擇了堅強和努力,活成了讓我們都尊敬和崇拜的樣子。

你說“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我和媽媽相依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體幾經折磨,痛不欲生,媽媽的精神瀕臨崩潰,孤零零的她沒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撐,可憐無比。”隻言片語,我們知曉你母親道阻且長的育子之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你作為兒子對母親深沉的愛和歉疚。但正如你所說,今日以高分佳績考入清華,就是給了媽媽一份殷殷的報恩之禮!

邱勇校長在201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曾說:“我是1983年進入清華的。我知道,無論那時還是現在,能夠來到清華上學都是不容易的,你們在成長過程中一定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同樣,對於你來說,來路或許不易,命運或許不公,人生或許悲苦,但是請你足夠相信,相信清華,相信這個園子裡的每一位師生,因為我們都在為一種莫名的東西付出,我想這應該就是情懷。黨委書記陳旭老師也曾寄語自強計劃的學生:“自強就要做到自主,大學能收穫什麼取決於自己怎麼去努力。”所以也請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華園裡找到熱愛,追求卓越。

讀到你的來信後,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老師在該微信文章下留言道“魏祥同學已經報考我校。我校老師已經與他取得聯繫,為他提供一切儘可能的資助!清華不會讓任何一位優秀學生因為經濟原因而輟學!”確實,清華大學多有與你有同樣經歷的學子,在家庭經濟與身體因素的雙重壓力下,依然奮發圖強。他們或攜筆從戎,守護家國平安;或回饋基層,在公益組織中施展才能;或致知窮理,一舉奪得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的殊榮......

現在,你的情況受到了清華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昨天深夜,邱勇校長專門打來電話,關心你的錄取情況和入校後的生活安排情況;陳旭老師也請學生部門第一時間對接,妥善安排解決你的後顧之憂。清華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老師也極力配合,在你被確認錄取後會立刻開始資助。清華大學多位校友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主動提出資助和協助你治療的意願,後續學校相關部門都會跟進落實。請你相信,校內外有足夠多的支持,清華不會錯過任何一位優秀學子!

冰心贈葛洛的一首詩中說“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在清華園裡的所有學子,無論是生活困頓,抑或身體抱恙,都會有“愛” 與“情” 相伴。相信未來的你,也會和活躍在各領域的清華學子們一樣,穿花拂葉,除卻一身困頓,成就自己的不同凡響。

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魏祥同學和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關注和關心。在此,我們想對在求學路上荊棘叢生的學子們說: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

2017年6月27日

回信發出後在網上熱傳,

鮮為人知的是,

這封回信竟出自一名

清華大學在校學生之手……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她是來自河北承德的高麗瑩,

2014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在校期間在清華大學招生辦實習,

這封回信便是由她代表清華大學招辦執筆。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高麗瑩在知乎的回答截圖

當時高麗瑩僅是一名大三的學生,

如何能寫出“人生實苦”這樣飽經滄桑的感悟?

高麗瑩說,魏祥寫給清華的信,

讓她回憶起自己小時候。

她的父親曾患重病,

媽媽一個人撐起了四口之家。

在最艱難的時候,

媽媽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眠,

經常自己悄悄掉眼淚。

相似的經歷讓高麗瑩對魏祥體會更深,

她因此對魏祥寫下了

“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只要相信生活,

努力生活,

人生就不會是悲苦的,

沒有人是上帝的棄兒”

在回信中,高麗瑩如此寫道。

最暖心的约定!清华给落选者发出一封这样的信……

高麗瑩

這才是真正的清華溫度!

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