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在日本,举国庆祝的日子不是阴历的春节,而是元旦。元旦就是所谓的“正月”。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红白歌会,初诣,阖家团聚等等,也是一项都不落。尤其是今年,从12月30日到1月8日,只有1月4日,1月5日不是公休日。也就是说,连上周六日和红日子,4日和5日请两天假,就足足可以连休九天!在经历了漫长的休假之后,本以为可以精神满满地去工作,谁想,一种叫做“正月病”的可怕病毒正在大波袭来!


所谓的“正月病”,是什么呢?下面几点,便是正月病的显著表现。

“每个人都欢天喜地,只有我不想出门。”“休完长假不想去上班。”“大家欢聚一堂,只有我在郁郁寡欢。”“和周围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心情低落,觉得假期煎熬难捱。”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 正月病不是病,犯起来可真要命。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实例,对“正月病”进行介绍。

A君50岁,公司职员,两个孩子的父亲。工作和家庭可谓顺风顺水。然而,从40岁后期开始,一到冬天,就进入了“正月病”的怪圈。

刚开始只是没有精神,开始抵触和别人的接触。喜怒的情绪都开始变少。即使看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笑不出来。在工作当中也是尽量避免和人合作,只希望一个个静静地度过。开始嫌弃自己。

“害怕改变,对于公司机制改革感到很有压力。”

“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年幼的女儿。”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 “正月病”与抑郁症

工作的前夜就开始焦虑,早晨开始感到身心受挫。可是一不上班,这些症状就全都消失了。神清气爽,除了吃饭什么都不做,一睡可以睡一整天。结果造成过度睡眠,暴饮暴食。

A君查了网页,甚至去看了心理医生。得到的诊断却是:“这并不是典型的抑郁症。”

医生给出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

1. 自我监视:一天分三次记录自己的心情指数。+100(非常好)~0(普通)~-100(差极了)。记录之后分析哪些行动会对心情有所影响。

2. 人生图标:用年度表形式表示出之前的人生中的心情好的时期和不好的时期。探寻心情的好坏有没有规律可循。

实际上,A君通过这些对于情绪的记录,有了很大的发现:情绪低落,不能和抑郁症相混淆。与其在家中不停寻找抑郁情绪的原因,不如出门干点别的。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 什么都不做,抑郁情绪很难恢复

A君经常在行动之前情绪低落,而实际行动起来,情绪便有所改善。

1. 一天关在家中,什么都不做的话,早上低落的情绪会一直持续到夜晚。

2. 通过过去数年的经验,9月到10月,日照时间开始变短,情绪也开始日渐低落。在日照时间长的6月到8月,却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因为抑郁情绪休假的情况。

在认知行动疗法之中,针对于抑郁症,有一个叫做“行动活性疗法”的治疗方法。和完全不运动的人相比较,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人的抑郁症更加容易改善。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临床验证。

“人类不是电池,不会因为电力用光而停止运作。”

“什么都不做的话,自然的能量会储蓄起来,用于工作。而通过工作放出这些能量之后便需要休息。”

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看似都很有道理。可是对于抑郁症的人来说,如果一蹶不振,本可以改善的东西也会变得很艰难。让身体运动起来,才会更容易打起精神。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 和季节有关的各种“病”

其实,除了“正月病”,在日语当中,还有各种与季节和时期有关的“流行病”。

ヒトリマス(一个人的圣诞节病):在狠狠虐狗的圣诞节,沦为孤家寡人,自怨自怜,甚至怨恨社会。

五月病:由于日本新财年新学年都是4月份开始,新人进入学校或者公司之后鼓足干劲儿工作或者学习一个月之后立刻经历4月底5月初的长达一周左右的日本黄金周假期,收假后当初的干劲儿已经消失,当初设立的目标却无法立即实现,因为理想期许和现实的差距,还有人际关系也没有达到预期,而产生的厌倦易疲乏的情绪问题。

月曜病(星期一病):想到星期一上班就觉得人生好绝望。

サザエさん症候群(海螺小姐症候群):动画片《海螺小姐》的播出时间是在星期日的傍晚,想起明天要上班就突然生无可恋。

中二病:“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的成年人。

空(から)の巣(す)症候群(空巢症候群)

:随着子女的独立,看着空荡荡的家里倍感空虚落寞。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敲黑板!冬季的抑郁情绪不是病

所谓的“正月病”,是由于季节造成的情绪。

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渐渐变短,身体中储蓄了满满的营养,出行也越来越少,回避与人的交往,只是想一睡不起。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只有现代人才有。冰河时期的克罗马农人便是如此。在被冰河封冻的季节不活动是他们对应严寒的良策。日本的冬季虽然不像冰河期那样寒冷,但是冬季的日照时间只有9小时45分,比夏天的14小时50分,足足少了5个小时。尤其是在南北狭长的日本,根据地域不同,日照时间也不尽相同。日照时间只有8个小时的北海道,相比冲绳差了三个小时。

连太阳都根据季节不同,吝啬自己的阳光,人们却围着一年四季铁打不动的时间奔忙。

在江户时代,推出了不定时法,根据日照时间改变作息。那时候人们没有电灯电器,直到150年前,都还在持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生活方式。而现在,一年365天都是围绕着一个频率的拼命工作,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是很苛刻?

所以,“正月病”不是病。但是,也不是任由抑郁情绪蔓延的借口。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勇敢面对“正月病”

在日照时间短的冬天,有些人进入了生理性的冬眠。但是,这并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作为“正月病”带了一个“病”字。但是我们也不要闻风丧胆。“高度光照疗法”便是逆流而上的有效方法。

A君采取了利用自然光的方式。

1. 取下遮光窗帘,换上可以透光的窗帘。

2. 早上起来,即使在被子里,也要把脸露在阳光之下。

3. 登山

据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紫外线强度就会增加10%。这也是大自然的恩惠。

今年的二月份也到了阴历的正月,而在中国没有这些“正月病”。想来是多么感谢热热闹闹的春节。

骚年,请直面七大姑八大姨的审问吧!“找对象了吗?”“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什么时候生二胎?”。

换个角度看来,也许,她们真的是对你好。。。

一股“病毒”正在袭来——正月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