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汙水庫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用地工作如期完成

唐河汙水庫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用地工作7月11日正式啟動,歷時20天,7月31日工程用地工作如期完成,目前已具備交地條件。

唐河汙水庫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西南部,其中北庫面積約4272.98畝,南庫約4549.70畝。此次用地共涉及安州鎮、同口鎮、蘆莊鄉、老河頭鎮4個鄉鎮。經過20天的緊張工作,完成了4個鄉鎮41個村8800.91畝(其中青苗面積6715.18畝)的用地任務,遷移墳墓512座,拆除違建19處,解除土地流轉合同227份,化解糾紛77起,完成了工程用地及地上附著物徵遷和登記清理工作。

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唐河汙水庫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用地工作,新區綜合執法局、土地儲備中心精心部署,研究制定相關用地政策,並組織測繪評估等相關中介服務機構按照測評工作程序精準評估,指導督促安新縣委、縣政府全面開展用地工作。

安新縣委、縣政府結合唐河汙水庫實際用地情況研究制定了《唐河汙水庫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用地協議書》和《遷墳補償協議書》,經相關法律機構審核把關後,下發到各鄉鎮、村,同時積極協調銀行,進村入戶為群眾辦理銀行卡,截至7月31日,協議已全部簽訂完成。工程用地涉及到的遷墳問題,相關單位堅持尊重鄉俗,妥善推進遷墳工作。

為確保用地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涉及到的4個鄉鎮41個村共召開村“兩委”會議及村民代表會議142次,講解政策標準,確認土地面積,明確補償費分配方式,消除爭議、化解糾紛。通過規範操作流程,履行民主程序,提升了群眾的參與度和認同感,為工程用地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用地測繪評估工作涉及大量集中在大堤及河道中的野外作業,道路泥濘,積水較多,給車輛通行、人員行走帶來很多不便。為保障用地工作如期完成,參與項目的工作人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對林木、經濟作物、農田水利設施等地上附著物進行固證登記、據實評估;對青苗進行現場勘測,精準丈量。

目前,唐河汙水庫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用地工作如期完成,有關單位將繼續全力配合做好項目保障工作,持續關注民情,及時解疑釋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