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天的堅守,讓十二座煤礦起死回生

7月3日,當冀中能源邢東煤礦透水事故救援指揮部最終確認堵水成功、所有救援力量撤離時,從山東濟寧趕來的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山東省礦山鑽探應急救援中心)的25名救援人員,已在冀中平原上堅守了117天。

117天的堅守,換來了邢東煤礦的新生。至此,在他們過硬技術加無私奉獻的“組合拳”下,因透水事故遭遇滅頂之災爾後又起死回生的煤礦總數,已達到12座。

百分百的堵水成功率

3月4日,冀中能源邢東煤礦在-1097米2228工作面掘進中,不幸打中一條此前未查出的斷裂帶。每小時800方、峰值達2649方的地下水,猶如脫韁的野馬噴湧而出。如不及時拴住這匹“野馬”,淹掉的不只是2228工作面,整個礦井也可能因此報廢。

3月7日,當救援電話打到山東省煤田二隊後,一套早已成熟的應急響應隨即展開:隊長、山東省礦山鑽探救援中心主任王效勤,隊黨委書記張紹鵬立即召開應急救援工作委員會聯席會議,分散在各項目部的技術骨幹再次被集合在一起,組成了救援的施工力量;技術人員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組成了救援的技術支撐力量;隊有關科室在開展日常工作的同時,承擔救援的後勤保障任務,根據救援現場需要隨時提供後勤支撐。

3月8日凌晨1點,有過多次煤礦井下透水事故救援經驗的技術人員就趕到了事故現場,他們在接受任務後顧不上休息,就根據礦山提供的資料和大家一起研究起了施工方案。9日凌晨,二隊的裝備和施工人員全部到位,在救援指揮部確定的2號應急鑽孔開始了施工作業。在承擔應急救援任務的六支救援隊中,他們第一個抵達現場並開始施工。

按照以最短時間堵死突水點的要求,2號鑽孔要在避開煤礦井下巷道後,再鑽4個分支井、完成4個斷層的封堵。地下地質條件複雜,斷層密佈,稍有不慎就會形成卡鑽、埋鑽等事故。

面對成倍增加的難度,二隊技術人員制定了水鑽與空氣鑽相結合、全過程使用螺桿+PDC鑽頭的鑽具組合、少加壓、吊著打、MWD測井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則憑藉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將鑽探過程控制到近乎完美的程度,通過多達6次精準“變軌”找到突水點,成功將這匹“野馬”拴在了地層中。

而這,僅是二隊成功實施煤礦井下突水事故中的一例。自2004年9月參加邯鄲礦業集團牛兒莊煤礦突水應急搶險救援以來,他們已先後在邯鄲礦業集團德盛煤礦、徐州礦業集團旗山煤礦、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王家嶺煤礦、洛陽龍門煤礦、鄭煤集團富堡煤業、山東汶上裕隆礦業集團唐陽煤礦、山東臨沂礦業集團田莊煤礦、淄博礦業集團埠村煤礦、新汶礦業集團翟鎮煤礦、新礦集團新巨龍公司、吉林長春羊草煤業有限公司等12座煤礦,成功實施了鑽探應急救援,創造了100%的成功率。

憑藉他們的高超技藝,這12座遭遇滅頂之災的煤礦起死回生,累計避免的經濟損失上百億。

2015年12月25日,山東省平邑縣玉榮商貿有限公司石膏礦發生採空區坍塌事故,4名被困井下的礦工,正是依託二隊打通的救援孔獲得了食物、醫藥、保暖衣物等補充,才得以在井下堅持36天、直到救生孔貫通最終獲救。中國也因此創造了亞洲第一例、全球第三例被困井下礦工施救成功的奇蹟。

鑑於二隊應急救援的過硬技術和能力,2017年7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將其定為山東省礦山鑽探應急救援中心。

創新練就“矇眼打靶”的金鋼鑽

煤礦之所以會發生突水事故,是因為煤炭資源之上,往往有土和岩石覆蓋,這種覆蓋在有的礦區甚至會達上千米。而在巖體中,往往又會有廣泛發育、走向複雜的斷層或裂隙,其中灌滿了地下水。受厚覆蓋影響,勘探中總會有“漏網之隙”存在,其中富含的高壓地下水就成為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

這次邢東煤礦突水事故,就是不幸打中了這樣的“漏網之隙”。鑽探應急救援,就是通過定向鑽探找到突水點,然後從鑽孔往突水點注快凝水泥漿將突水點封死。

“定向鑽探,就相當於讓人蒙著眼睛用槍打靶。”談到鑽探應急救援的難度,二隊幹部職工形象地比喻說。

“由於要避開井下巷道,這次救援必須打負位移,而且負位移的距離達到140米。”救援中心副經理牟海萍比喻說,就是要在地下打出一個秤鉤形來。

“我們以前還打過S形呢!”看到記者驚訝的眼光,應急救援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東鋒說。

矇眼打靶、而且要在地下準確命中靶心,有時甚至要在地下拐著彎打,二隊仍然創造了100%的成功率。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對此,二隊幹部職工給出了答案:科技創新加人才培養。

原來,自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煤層氣開發逐年受到國家重視,國內的煤層氣開發項目也逐年增多。在煤炭勘查任務銳減的情況下,二隊在全國煤田地質系統率先購回了美國產的T685WS、T130XD型車載大口徑鑽機,專門從事煤層氣的開發業務。

隨著業務量的逐年增加,二隊在大口徑鑽探施工上經驗也日漸豐富,相關設備選型、施工工藝、鑽具組合、泥漿選配等也形成了自己的獨有技術,甚至讓國內一家專門從事大口徑鑽探施工的隊伍,喊出了“外學澳大利亞、內學山東二隊”的口號。

自2004年參加第一次礦山應急救援後,二隊幹部職工特別是技術人員就站在國家救援的層面,對自己的獨有技術進行了重新思考,並在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的支持下,開展了《鑽孔救援技術在礦山事故應急救援中的應用研究課題》。通過集成研究,形成了針對礦山救生、礦山治水、礦山滅火三大任務鑽探應急救援科研成果。

該成果包括設備配套、井身結構及成井技術,大口徑空氣正、反循環優快鑽井技術,大、小井眼PDC鑽頭的優化設計技術,套管、隨鑽測斜儀防磨技術,優質鑽井液配製技術,井眼軌跡控制技術,破碎地層快速下管固井技術,救生井膨脹橡膠+粘土球止水代替水泥漿固井等關鍵技術。

手握“金鋼鑽”,二隊在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同時,也成為礦山救援隊伍中的翹楚。以本次邢東煤礦救援為例,他們就又在現場施工的六支隊伍中創造了三個第一:

鑽探效率第一:在奧灰地層水平段鑽探進尺達到了2分鐘1米,不僅遠遠高於其他五支參戰隊伍定向鑽進每小時1-2米的速度,而且也高於他們直井段的鑽進速度;

鑽探精度第一:4次側鑽均一次成功,軌跡控制平緩,實鑽軌跡和設計軌跡高度吻合,在4次水平井段的施工中,共穿過4個靶點,誤差均在0.2米範圍以內,全部成功穿越物探預測的4個突水點;

工作量第一:累計完成進尺3284.04米,其中水平進尺1286.83米。共實施注漿8次,累計注漿量8221.1方、累計水泥用量1227.095噸,掃水泥塞7次,全孔段注漿封閉1次,幾乎相當於其餘五支隊伍工作量的總和。

再好的技術若沒人會用、用好,就不可能形成生產力。在這一認識下,二隊始終將鑽探專業施工人才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每款設備一購進,隊就組織機械技術人員對鑽探工人進行設備培訓,讓大家熟悉鑽機的性能和“脾氣”;施工中,鑽探技術人員往往守在鑽探現場,根據鑽探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和操作工人一起研究解決的辦法;一到沒有任務的時候,就組織大家學習鑽探理論、方法、技術,總結施工中形成的經驗。

在被確定為省礦山鑽探應急救援中心後,二隊又形成了新的人才培養思路:投資6000萬元建設山東省唯一的礦山鑽探應急救援演練場,對全隊職工進行系統應急救援培訓,以保證在今後的應急救援中上得去、救得快。

不講條件不計代價的救援理念

透視二隊礦山救援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發現,其實是他們面對救援任務時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及為成功救援不講條件不計代價的理念。

以這次邢東煤礦救援為例,接到救援任務後,二隊推掉了貴州和山西的兩個煤層氣勘探項目,項目總價款近5000萬元。

“張東鋒就是退掉了到貴州的機票,參加這次救援的。”中心支部書記張瑞廷說。

“這次推掉的不只是兩個項目,還有這兩個項目的後續工程。”更多的幹部職工說,其實只要有救援任務就上最好的設備和經驗最豐富的人,已成為二隊的傳統。“這次我們就從其他項目上抽調了12個骨幹。”頭一天才從救援現場回來的副主任郭濤說。

“這次我們的投入起碼要超過500萬元。”談到救援礦山到底會給他們支付多少救援費,隊長王效勤表示,救援前根本就沒有考慮,先完成救援任務再說。

“同樣不講條件不講價錢的,還有二隊樂於奉獻的職工。”隊黨委書記張紹鵬一一介紹了起來:

郭濤已在山西施工一個多月,剛回到隊上就接到救援通知,家都沒回就直接帶人連夜趕往現場;

遠在濟南章丘的解傳波正在家翻蓋住房,還準備利用在家的時間為孩子訂婚,接到隊通知後二話不說,將家裡的一切交給了長年有病的妻子;

剛看好日子準備領結婚證的陳仕剛聽說有救援任務,打電話告訴對象後奔赴救援現場,連道別的話都沒來得及當面說……

科技創新加人才培養,二隊打造的是能確保救援成功的金鋼鑽;政治責任加無私奉獻,二隊鍛造的是礦山救援的鐵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