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是抗日戰爭時期消滅日本人最多的將領嗎?

同剪西窗燭


薛嶽當然不是抗戰殺敵最多的將領,八路軍的總指揮彭德懷才是!



薛嶽的殺敵業績,有人說是16萬,也有人說是30萬,好像日本鬼子的命不要錢似的,吹牛真是不需要上稅啊!

三次長沙會戰,日本根本無意取得長沙,因為長沙並沒有多強的戰略意義,日軍無功而返,給國軍造成巨大殺傷,在薛嶽這裡成了大敗日軍,真是無語。

本質來說,三次長沙會戰是典型的防禦戰,日軍沒有取得長沙或者短暫取得長沙後撤出,戰略目的在於牽制國軍兵力,為浙贛會戰做掩護。

張發奎曾說,如果日軍真的有意取得某地,就一定能。果然,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國軍一潰千里,2000日軍能攆著5萬國軍跑幾百公里。這樣的一次大潰敗,薛嶽在第四次長沙會戰戰報中居然敢捏造殺敵6萬的戰績。這樣不要臉的謊言和牛皮,真是無語了!


薛嶽領導的第九戰區,統轄40到60個師,約30到50萬人,軍餉不可謂不充裕,補給不可謂不充足。然而薛嶽坐擁大軍,不僅沒有主動進攻取得戰果,反而每次在被暴揍之後捏造戰果吹牛皮。

這樣的人也稱民族英雄,當我中華無人嗎?

反觀八路軍,抗戰初期進4.5萬人,是一個集團軍的編制,僅有薛嶽第九戰區兵力的十分之一。武漢會戰後,八路軍大踏步挺近敵後,日佔區變成了根據地和游擊區,收復失地上百萬平方公里,統轄人口超過一億。

第十八集團軍的總司令是朱德,副總司令是彭德懷,實際上長期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是彭德懷。


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做到了單個集團軍的多個第一

1,建立根據地最多。

八路軍建立的抗日根據地有晉察冀,晉綏,冀魯豫,晉冀豫,山東,河南等6個規模龐大個根據地,在阻滯日軍進攻,牽制日軍兵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收復失地最多。

敵後抗日根據地,原先都是被日軍佔領的淪陷區,八路軍和新四軍把它收回,還把它變成了抗日戰爭的重要堡壘。據統計,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達100萬平方公里,其中八路軍開闢的根據地,超過其中的三分之二。

3,殲滅日偽軍最多。

八路軍和新四軍總共消滅日軍52.7萬人,消滅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槍支69.4萬餘支,各種炮1800餘門。

與之相對比,薛嶽號稱殺敵6萬,結果一個俘虜都拿不出來,至於繳獲,和游擊隊的一次伏擊戰差不多。

4,與日軍作戰最多。

與國軍在後方被動挨打不同,八路軍在敵後,與日軍互有攻防。僅晉察冀根據地,與日軍作戰達6.5萬多次,殲滅日偽軍33萬人。

相反,薛嶽在長沙城裡喝著酒跳著舞,等著日本人來打他。

在抗戰後期,和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的兵力佔到侵華日軍的64%以上!這在薛嶽這樣國軍將領中,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歷史知事


薛嶽是抗戰期間殲滅日軍人數最多的中國將領。既然是中國殲滅日軍人數最多的將領,那麼薛嶽到底殲滅了多少萬日軍呢?這個數字很難統計,目前主流抗戰史承認的是十幾萬日軍,而也有人認為是三十多萬。數據出入較大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一,日軍方面公佈的陣亡數字,和實際陣亡數字嚴重不符,日軍公佈的陣亡數字,僅為實際陣亡數的五分之一,四次長沙會戰,日軍僅陣亡三萬餘人,日本嚴重隱瞞陣亡人數。日本公佈的二戰陣亡軍人數,僅為百餘萬,而實際日軍陣亡310多萬。

中國戰場殲滅日軍233萬人(含滇緬戰場18萬),另128萬三千人繳械投降;美英軍太平洋戰場殲滅日軍69萬人(含緬甸戰場),另日本本土繳械投降為海陸空三軍80萬;蘇聯紅軍殲滅日軍約10萬人(含諾門坎戰役約3萬),日本關東軍繳械投降60多萬。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戰死日軍230萬(又說250萬),日本戰歿者紀年館供奉沒有骨灰或沒有名姓者47萬人。韓國加入日軍戰死者22.8萬,臺灣加入日軍戰死者約5萬人。

第二,中國方面公佈的數字也是嚴重縮水的。由於政治的原因,目前在中國中學教科書裡,中國軍民殲滅日軍為133萬。這個數字被抗戰史研究者們,硬性砍去100萬,目的是打壓國民黨軍隊的戰績,而突出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績,共產黨軍隊殲滅日軍58萬。

目前主流抗戰史研究者公佈的,薛嶽軍隊殲滅日軍的總數是十幾萬,目的很明確不能過多的宣傳國民黨軍的戰績。而薛嶽四次長沙保衛戰,殲滅日軍的數量就接近了二十萬。

四次長沙保衛戰的對手是日本第十一軍,下轄5個師團又兩個旅團,還有部分海軍陸戰隊,以及空軍數萬人。第一次長沙戰,殲滅日軍接近4萬;第二次長沙戰殲滅日軍5.8萬;第三次長沙戰殲滅日軍超過5萬人;第四次長沙戰殲滅日軍4萬以上。

那麼有人要問了,日本武漢駐屯軍總數不足三十萬,薛嶽殲滅20萬日軍,日本武漢駐屯軍,豈不是滅亡了嗎?冷清回答道,四次長沙會戰,對中日雙方來說,都是消耗戰不是殲滅戰,每次戰役雙方傷亡都很大,打完之後雙方補充休整兵力,第二年再戰。所以,日本武漢駐屯軍的數量,一直保持在30萬左右,而薛嶽指揮的國軍數量,也一直保持在50多萬。

第三,常德會戰殲滅日軍4.8萬,是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共同打的,被殲滅的4.8萬日軍,是不是應該有兩三萬人,算到薛嶽將軍的名下呀。第四次長沙保衛戰,第九戰區在消耗幾萬日軍後,主動放棄長沙,長沙失守後,第九戰區退守湘西。

1945年4月,日本發動湘西會戰,湘西會戰分兩個戰役,前期是雪峰山戰役,後期是芷江戰役。薛嶽指揮第九戰區,和日軍進行雪峰山戰役,歷時兩個多月,將二十萬日軍包圍在雪峰山地區,殲七八萬人後,由於國民黨要召開六大要在重慶召開,何應欽命薛嶽顧祝同,提前結束戰役,放跑了12萬日軍突圍。

而湘西會戰,日本崗村寧次,集合了日軍40多萬,試圖從湘西突破國軍防線,然後兩路合擊重慶,從而打垮國民政府,扭轉中國戰場的敗局。但是岡村寧次失敗了,湘西會戰是東方的斯大林格勒,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

湘西戰役,標誌著中國戰場進入大反攻階段,從此中國軍民在各個戰場上,對日軍展開全面反攻,以芷江戰役的勝利而告終。1945年8月21日,日本在中國戰場投降儀式在芷江機場舉行。日方代表:日本中國駐屯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投降協議上簽字。

中方代表:總參謀長肖毅肅,副總參謀長冷欣簽字。

美軍代表:中國戰場美軍司令部參謀長博德諾簽字。

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共殲滅日軍233萬人,僅薛嶽第九戰區,殲滅日軍三十萬以上,日軍戰死的最高將領冢田攻大將,他的座機也是長沙守軍擊落的。另外,1945年8月21日後,在中國戰場有128萬三千日軍,向中國軍民投降。中國軍隊,一共犧牲550萬人,中國人共損失3500萬人。

尊重歷史,還原抗日戰爭的本來面目,不管是共產黨殲滅的日軍,還是國民黨殲滅的日軍,或者是老百姓殲滅的日軍,都是中國軍民殲滅的日軍,必須要實事求是的報道,這樣才能弘揚中國是打敗日本的主要戰場,以及中國戰場的重大作用。

否則,讓日本人偷笑,讓美國人、蘇聯人, 搶走打敗日本的功勞,就是對不起為抗日犧牲的550萬將士,對不起死亡的3500萬中國軍民。撇開黨派之爭,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正確書寫抗日曆史,是歷史學家的責任。


冷清先生


這個說法有點吹牛了。

薛嶽抗日戰爭中作為第九戰區司令官,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其中第四次長沙會戰是豫湘桂大潰敗的一部分,被提及較少。薛嶽被稱道的戰績,一般指的是前三次長沙會戰。大略說下前三次長沙會戰的情況

(薛嶽)

第一次長沙會戰,發生在1939年9月至10月。戰爭大致過程是日軍進行主動進攻,進攻不利後主動撤回,雙方戰線恢復到原有態勢。

薛嶽的第九戰區傷亡四萬餘人(第九戰區自稱),第九戰區宣稱日軍傷亡三萬餘人,日軍自稱陣亡850人,受傷2700人,傷亡三千五百多人。

客觀說,此戰日軍的戰役目標並未包括佔領長沙,但中國軍隊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可以算是一個平局。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11軍司令官崗村寧次)

第二次長沙會戰,發生在1941年9月至10月。此戰日軍企圖一舉消滅第九戰區中國軍隊主力,未能達到目的。日軍撤退後雙方戰線恢復到原有態勢。

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軍一度短暫佔領長沙,三天後看形勢無力維持長期佔領主動撤退。

此戰中國軍隊參戰方涉及多個戰區,沒有統一的傷亡統計。

中方宣稱日軍傷亡4.8萬人,日軍自稱戰死一千六百七十人(內將校一百二十二人)、負傷五千一百八十四人(內將校二百七十二人),去向不明者十四人,總傷亡近七千人。

此戰也可以算是一個平局。

(第二三次長沙會戰日軍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

第三次長沙會戰,發生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第三次長沙會戰是日軍11軍為策應日軍對香港的進攻,主動發起進攻牽制第九戰區兵力。阿南惟幾在前期順利後頭腦發熱改變目標進攻長沙,被中國軍隊擊退。中國軍隊一度有機會圍殲冒進的日軍,但沒有達成目標。

此戰,中國軍隊傷亡三萬餘人(自稱)。

第九戰區宣稱日軍傷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傷23003人),日軍自稱戰死1591人,戰傷4412人,總傷亡六千人。

此戰成功擊退了日軍對長沙的進攻,一度有圍殲日軍的機會,可以算是勝仗。

即使按日軍自己的數據,第一次長沙會戰傷亡三千五百餘人,第二次長沙會戰傷亡七千餘人,第三次傷亡六千人,已經算比較嚴重的損失。而日軍一向有縮小傷亡數據的傳統,實際傷亡肯定在日軍自己的數據之上。

當然,薛嶽的第九戰區宣稱的戰果,就水分太大了,肯定沒有可信度。戰爭期間,誇大自己的戰果鼓舞士氣是可以理解的做法,但後人不能把宣傳數字當真了。

對抗日戰爭有所瞭解的人都曉得,抗日戰爭中日本已經算一個初步的工業國家,而中國只是一個農業國,日軍對中國軍隊的優勢是全方位的(武器僅僅只是一部分)。先輩們不畏生死的對日作戰,其艱辛是我們今天難以想象的。很多時候,細糾的話交換比很不好看,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抗戰英雄們的貢獻。

薛嶽在抗戰中也算比較傑出的將領,但吹什麼殲滅日軍十餘萬甚至有誇張到三十餘萬的,那就是不切實際的抬高了。


仁勇校尉


按照抗日戰爭指揮序列的設置,第九戰區理論上要接受“委員長桂林行營”白崇禧主任的指揮,而白主任的電文或公文到了薛嶽手上,經常被籤批的字眼是:“不理”、“胡說”等等,薛嶽這是瘋了嗎?非也,第一是薛嶽與白崇禧有隙,當年北伐軍第1師師長薛嶽曾經在上海被前敵總指揮白崇禧就地免職;第二是第九戰區首任司令長官乃是比白崇禧權勢更大的陳誠,薛伯陵是有後臺老闆的。



薛嶽的職務變動是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代理司令長官,1939年10月1日才實授,而這會兒,第一次長沙會戰已經結束。

所以如果把薛嶽推舉為“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陳誠首先就被冤殺了。

1937年淞滬會戰第二階段,陳誠由第15集團軍司令升任左翼軍總司令,下轄第15和第19集團軍,其中第15集團軍司令由羅卓英火線接任,而羅卓英的遺缺(19集團軍司令)由薛嶽補位,胡宗南第1軍、俞濟時第74軍、彭善第18軍都在左翼軍編成內,所以淞滬戰役的殲敵數量大半產自陳誠手下,這個戰功不能由薛嶽冒領吧?



(陳誠和薛嶽)

1938年武漢會戰重創日軍第106師團的萬家嶺戰役,薛嶽時任武漢衛戍區第一兵團司令,而武漢衛戍區的司令長官還是陳誠;薛嶽駐蹕長沙升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時,已經到了重慶的陳誠仍然在遙控指揮,1938年11月在南嶽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才在陳誠的建議下囑薛嶽代理司令長官之職。

1939年第一次長沙會戰軍事委員會原想棄戰而撤退衡陽,也是陳誠攜白崇禧到達前線後,力挺薛嶽的作戰計劃,直到會戰結束岡村寧次退兵,在陳誠的力辭下當年十月薛嶽轉正。然而沒有陳誠的繼續支持,薛嶽在第九戰區根本玩不轉,別忘記該戰區三分之一的主力掌握在“土木系”四大金剛之首的羅卓英手裡,時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

如此算來,萬家嶺大捷、第一次長沙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都不能把殲敵數字全部記在薛嶽名下,仍然是以陳誠為主,薛嶽和羅卓英副之。



餘程萬死守的“常德會戰”千萬不要搞錯指揮序列,常德隸屬第六戰區作戰區域,而第六戰區的司令長官還是陳誠(孫連仲代理),1943年胡璉守石牌的“鄂西戰役”能夠最終取得勝利,也是因為陳誠自滇返鄂(兼著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親自指揮。其實在常德會戰中,薛嶽的表現並不是很好,對橫山勇的戰術誤判非常嚴重,既沒有救出第57師,還搭上了前往救援的方先覺第10軍的一個主力師長,兩人矛盾由此而來。

這樣再算,陳誠以六戰區司令的身份又單獨指揮了常德會戰和鄂西會戰,基本沒薛嶽什麼事。



1941年第二次長沙會戰由於情報外洩,薛嶽本來是要吃敗仗的,調來決戰的王耀武第74軍和李玉堂第10軍兩部,都被預伏的日軍第三和第六師團打垮,長沙笈笈可危。又是陳誠拉了兄弟一把,率領五個嫡系中央軍反攻宜昌,由於宜昌守軍第13師團抽出一旅團加強長沙方向,血戰一週後內山英太郎都準備燒軍旗剖腹了,第11軍司令阿南惟畿不得不回師救援,第二次長沙會戰方告結束,第九戰區的殲敵數字未必超過鄂西方面。

實際來說,薛嶽獨自指揮並且勝利的只有第三次長沙會戰,並且是實實在在的大勝,但一次戰役殲滅日寇的數量畢竟有限(戰報還有些水份),尚不及1944年衡陽保衛戰方先覺的殺敵數量,不過方先覺確實是第九戰區麾下。因此第三次長沙會戰和“長衡會戰”的殲敵數量劃到薛嶽名下沒有問題(惟方軍長會罵娘,援軍捏?)。衡陽城下日軍傷亡近6萬,第三次長沙會戰把薛嶽和日本人兩頭的數字折中一下,大概3萬餘,兩次戰役應該使日軍付出了10萬左右的傷亡。

(陳誠、蔣介石、周至柔)

可是陳誠還有附加值,他曾經以軍委會政治部長的身份指揮第四戰區的桂南會戰;抗戰後期亦曾短暫就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職,胡宗南的豫西反攻戰役也得計入陳長官名下,1945年初豫西戰役勝利結束後,胡宗南才實授第一戰區司令官。

粗略計算一下,在國軍抗日22次大型會戰中,陳誠實際或參與指揮的應該有淞滬、武漢、上高、長沙(一、二)、桂南、鄂西、常德等八次。

薛嶽參與指揮的應該有淞滬、武漢、蘭封、上高、長沙(一二三)、長衡等七次戰役,並且其中至少有四次是在陳誠的麾下指揮作戰。雖然陳誠的作戰指揮能力不如薛嶽,但是沒有陳誠的坐鎮的支持,非黃埔系和中央軍嫡系出身的薛嶽根本無法徹底掌握手中的幾十萬大軍,承認薛嶽是一代抗日名將不假,但是硬要把殲敵數量最多的帽子戴給他,恐怕是承受不起的,也有些言過其實,因為陳誠這裡繞不過去。

(陳誠和陳布雷)


度度狼gg


薛嶽將軍,生於甲午戰爭期間,原名薛仰嶽,薛父起這個名字的初衷就是期望有一天,薛嶽能向岳飛一樣成為民族英雄,驅逐外敵。薛家的家訓有一條就是克復漢族,唯武是尚。作為薛嶽的對頭葉挺將軍曾盛讚他,稱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

薛嶽將軍曾獲得杜魯門頒發的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戰中的表現。薛嶽作為第九戰區司令官,四次長沙會戰中,殲敵十餘萬。在打響長沙會戰的第一槍,薛嶽曾給老蔣打電話說:如果湖南能夠戰勝,是國家之福,如果我戰敗,將自殺以謝國人,可見薛將軍的民族氣節。

第一次長沙會戰,後來在紀念碑中記載,殲寇四萬,長驅三百里,老蔣在聞訊長沙會戰喜訊後,絲毫不掩對薛嶽的誇讚。日軍在失敗後,1941年又集結了10幾萬部隊,展開進攻,薛嶽將軍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與日軍對打,而是採用層層消耗狙擊日軍力量,再集中我方優勢兵力進行圍殲,這就是天妒戰法。其實和毛主席的運動殲滅戰有些類似,敵人進攻的時候,步步消耗,等對方疲勞時,我方再集中兵力以逸待勞。長沙二次會戰時,日軍傷亡4萬餘人,我方也傷亡將近6萬。

第三次會戰,薛將軍再次擊敗日軍,不死心的日軍隨後集結了36萬軍隊,打響第四次會戰,而此時的中國軍隊由於戰略重心轉移,長沙方面只有30萬,第四次會戰的結局可想而知。

1998年,薛嶽將軍在臺灣去世,享年103歲。


春秋知事


薛嶽絕對算是一位著名的抗日名將,他在抗日戰爭中指揮了多次重大的戰役,也可以把他看做是消滅日本人最大的中國軍人,其被人稱為“薛老虎”。



薛嶽抗日戰爭中被稱為“戰神”,他這個名頭可不是白來的,萬家嶺大捷,薛嶽一戰成名,殲滅日寇上萬餘人,四次長沙會戰,阻止了日軍進一步侵略我國的計劃,尤其他自己在實戰中總結出的天爐戰法,使日軍聞風喪膽,薛嶽的軍事才能,可以說是國民黨將領中數一數二之輩。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曾經評價一箇中國將軍說:撼山易、撼薛將軍難。這個薛將軍,便是在抗戰中被稱為戰神的薛嶽、薛伯陵,一個獲得過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的抗日英雄。




薛老虎打日本人可以說是一點也不含糊,但其的政治生涯卻極為坎坷,因蔣對其的猜忌,使其只能用而不任,在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蔣對其掛了一個閒職,這對於一個帶兵打仗的人物可謂是一生的痛苦,觀其一生,他的抗日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他為抗日做出的貢獻值得我們去緬懷這位將軍。


歷史之絕唱


薛嶽,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結束,期間是連年征戰,戰功赫赫,據統計的戰況來看,他確是為殲敵最多的國軍將領。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薛嶽的戰績主要體現在:

1、長沙會戰。在長沙會戰中,薛嶽自創天爐戰法,殲敵達十萬之眾,有效阻止了日軍的前進的步伐,為實現國民政府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目的做出了重大貢獻,此戰也是中國抗日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的勝利。

2、萬家嶺戰役。萬家嶺戰役從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歷時12天,此戰中,薛嶽巧設"口袋陣",日軍106師團遭到毀滅性打擊,被殲1萬多人,被俘百餘人,戰役結束後,滿山遍野到最都是敵人的屍體,此戰是贛北戰場上的空前惡戰,國軍贏得了空前的勝利。


社會我亮哥


薛嶽將軍指揮長沙會戰殺敵十多萬本來就是事實,居然還有人認為造假,沒有文化真可怕,繳獲的武器只是能用的,從新牆河,淚羅江,瀏陽河和撈刀河,橫跨四條河流,幕府山到大雲山,又是山川又是河流,日軍再敗退的路上連命都保不住了,更何況是武器,那些遺失在山川河流裡的大量武器如何去找,被炸燬的又該怎麼算,怎麼能單憑繳獲的武器來判斷人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武漢失陷之後已經沒有比佔領長沙有著更顯赫的戰功,那個時候日軍已經打進長沙進行巷戰,如果不是傷亡慘重,無力再戰,以日軍接受的軍國主義思想是不可能貿然撤退的,就算被包圍又如何,只有傷亡不大,以日軍武器裝備和單兵素質再加上空中戰機,完全可以撤下部分兵力配合空中優勢迎戰各路援軍,至少可以堅持到主力部隊佔領長沙,但是偏偏日軍第四十師團二萬人的阻擊部隊被突破了,這個足以說明日軍一路打下來減員嚴重,雖然有三個半師團,但是其兵力都已經建制不全了


中國政治風雲


勉強算吧,因為國軍戰報那水分?抗戰中後期,其統軍扼守湘鄂粵千公里戰線,抵禦日軍妄圖侵入四川腹地的多次攻擊,是名震中外、為盟軍稱譽的著名將領。 民國34年8月日本投降,受命在南昌主持南潯日軍受降儀式。 民國35—36(1946一1947)年,薛嶽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在華東戰場與解放軍作戰中,各有輸贏,但魯南戰役失利後,被撤職。民1937年5月,任總統府參軍長,10月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民國38年1月,任廣東省政府主席;l0月,兼任海南“防衛總司令” 1950年3—5月間,解放軍發起海南島渡海登陸作戰,突破“伯陵防線”,遂戰敗於海南 島。 1950年5月到臺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授陸軍一級上將銜。1953年起,任“光復 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任主任委員。 1958一1963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在國民黨內,曾任第五、六兩屆中央監察委員,第十三屑中央評議委員會及主席團主席任世界客屬總會會長。 薛嶽曾獲“二等寶鼎勳章” “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十週年紀念勳章” “陸海空甲種一等獎章” “干城甲種一等獎章” “青天白日勳章” “一等景星勳章” “二等雲麾勳章”“一等寶鼎勳章” “勝利勳章” “忠勤勳章”等。美國總統杜魯門亦曾授予其“自由勳章” 1993年,被聘為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 1996年6月,續聘“總統府戰略顧問” 1998年5月在臺灣病逝。


李三萬的三萬裡


薛嶽將軍確實是抗日時期消滅日軍最多的將領,並且是從官方記載數據線中得出的。薛嶽將軍抗戰時期參加過不少戰役,而且都是大戰役,比如長沙戰役,和萬家嶺戰役。


而為什麼薛嶽將軍可以取得如此成就?這個我們得看時間點,我們可以看出薛嶽將軍打的戰役是進入了中日相持階段,也就是抗戰中最困難,但也是中日實力最不相上下的時候,日本經歷了淞滬會戰,攻打南京,以及侵略華北華東,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所以在攻打長沙的時候,日軍銳氣大不如從前,而國民黨此時已經從捱打中緩過勁了,慢慢開始有能力發動一定進攻。

而且當時日軍的重點正在考慮如何維護華北和其他侵略區的穩定,因為我們的八路軍的游擊戰,讓日軍的侵略步伐不得不放慢,所以後面就出現了日軍將注意力放到同八路軍的作戰中。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加上薛嶽將軍確實是難得的將才,他在長沙會戰中,消滅日軍應該在十萬以上,萬家嶺戰役因為是抗日戰爭中最大的勝戰,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勝利。因為畢竟當時的日本已經是困獸猶鬥,所以消滅的日軍也有七八萬之眾。

加上薛嶽將軍指揮的其他戰役,應該消滅日軍有四十多萬,除去日偽軍,消滅的日本軍應該是二十多萬左右,而不是網上說的三十多萬。具!!體可以去看看《國殤:國民黨正面抗戰紀錄》。


喜歡抗戰史和近現代史的朋友,可以幫忙關注小編一波哦!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