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方山县有个三代8人“军人之家”

吕梁:方山县有个三代8人“军人之家”

赵四清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

吕梁:方山县有个三代8人“军人之家”

赵军爷爷勋章

吕梁:方山县有个三代8人“军人之家”

赵军勋章

吕梁:方山县有个三代8人“军人之家”

赵四清大夫勋章

早就听说方山县有个三代军人之家,八一建军节之际,笔者来到方山县人民医院针灸科采访了从部队转业到该院工作的赵四清医生,和他探访起“军人世家”背后的故事。谈到部队的锤炼和父辈军人刚毅作风的接力和“乐于奉献好家风”的传承,赵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向我们讲述了他们这个罕见的革命家庭的故事,并向我们展示了现在部队服役的儿子赵军写的一段文字。经统计,他们一家三辈中有8人先后在部队服役。

以下是赵四清医生的儿子赵军为我们作出的介绍:

我们一家三代是军人,爷爷是老革命家,中共党员,1925年出生,在十几岁时参加民兵,1945年光荣入伍,参加了华北解放战争、西北解放战争和西南解放战争。他是一个老兵,一个在枪林弹雨中经受了考验的老兵,他的身体上还有被炮弹炸伤和枪伤留下的伤疤。解放战争时山里行军和平川行军,一走就是上百里路,几天几夜不能休息,到了宿营地,战士们累得倒头就睡,他还要照顾战士温暖。那时经常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他背着比战士重的行囊,因为他是排级干部,更是艰辛万分。他浴血奋战,失去了右臂,南征北战中奋勇直前,他有华北解放纪念胸章、西北解放纪念胸章、西南解放纪念胸章、人民功臣纪念胸章。他多次立过战功,于1951年l0月带病回家。

外公刘文华,l964年入伍,总参工程兵,中共党员。执行任务时不慎身负重伤,肋骨和腰椎骨折,1970年带病回家。

舅舅刘玉明,l978年入伍,中共党员。参加老山前线云南、马栗坡、开远、文丹、老山自卫反击战,他当时的任务是保证前线指战员的粮食、弹药运输,多次经过封锁线,晚上行军时汽车不让开车灯光,只好黑夜行军,保证了部队各项物资运输,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多次立功、受奖。在部队四年。

伯伯赵敦清,1970年入伍,1974年1月15日参加西沙群岛战役。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在一次装飞机导弹时,用力不当双胸部软组织拉伤。

小叔赵燕青,中共党员,1996年入伍。部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在地下室执行任务半年,吃住包括上厕所,全部地下,曾多次立功受奖,优秀党员。

父亲赵四清,中共党员,1981年入伍,服役16年,多次立功受奖。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慎脑震荡,左耳鼓膜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带病回家。

我叫赵军,1990出生,2006年入伍,在新兵训练时我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成为一名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中共党员。我多次军训大学生,圆满完成部队任务,至今在部队服役,为保卫祖国多做贡献。

弟弟赵潞,2013年入伍,中共党员,多次立功受奖,至今部队服役。

我生长在这样的“军人之家”,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要学习爷爷和父辈不怕吃苦、浴血奋战的精神,勇往直前,保卫祖国,自强不息。

闫卫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