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怎麼分辨一個印度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漁樵侃史


種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的社會等級制度,它依據血統來劃分社會等級,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雖然種姓制度在1947年被廢除,但它仍然體現在現代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且可以比較輕鬆地做出分辨。



種姓制度是伴隨著外族入侵而產生的,並隨著其他外族的入侵不斷得到強化,直到英國殖民時期被徹底固化。公元前1000年左右,來自西方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為了確保他們的世代統治,他們結合宗教創立了種姓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從高到低分為四個等級,依次是:

一、婆羅門。婆羅門是等級最高的種姓,由僧侶貴族和神職人員構成。他們掌握知識,壟斷教育,擁有解釋宗教經文和祭祀神靈的權利,所有人都得聽他們的。

二、剎帝利。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依靠軍政權力來收取賦稅,維護社會治安。同時,他們有義務世代維護婆羅門的權利。

三、吠舍。吠舍是一般的平民,他們政治上沒有特權,從事商業、農業來繳納賦稅,供養上兩個等級的人。



四、首陀羅。首陀羅是被征服的印度土著人,他們為以上三個等級服務,淪為他們的傭人、工匠和奴隸。首陀羅人數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賤民等級。在種姓制度中賤民不算人,他們被排除在制度之外,只能從事最低賤的職業。

四個種姓彼此是獨立生活的,遵循著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高種姓對低種姓有天生的優越感。低種姓心甘情願接受他們的統治,他們不會把自己的苦難歸結於統治階層的壓迫,只怪自己懶惰而已。而高種姓也不會對他們產生憐憫,首陀羅對賤民的鄙視甚至要強於其他種姓。



所以印度的改朝換代只能通過外族入侵來完成,他們內部沒有爆發革命的源動力。而外族人為了維護特權,又不斷強化種姓制度。

那麼,如何分辨不同種姓的人呢?

一、看膚色。印度地區由於不斷遭受外族入侵,所以他們的人種差異比較大。一般來說,膚色越白越淺的人,種姓等級越高,而膚色較黑較深的人,地位相對低賤。

二、看職業。由於高種姓的印度人能夠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職業越體面、經濟收入越高的人,種姓等級高,比如政客、空姐、企業高管等。反之,從事又髒又累的職業、收入微薄的人是低級種姓,比如傭人、清潔工等。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印度只有低等級人才會從事體育事業,人們也不重視。所以印度雖然人口多,但體育水平很差就是因為這個。

三、看語言。雖然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許多底層人是不會說的。能夠掌握一口流利英語的往往是高級種姓。

四、看居住環境。由於有職業和收入的差別,所以從居住環境也可以分辨出種姓差別。高種姓一般聚居在環境優雅的高檔住宅,而低種姓則居住在髒亂臭的貧民窟。


五、看生活習慣。可能大家會看到一些新聞,說印度多名男子共用一個妻子,這種現象只存在於賤民之中,高等級種姓是不存在這種現象的。


石頭說歷史


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悠久,要區分一個印度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膚色,皮膚越白的種姓就越高,皮膚越黑的那一定是低種姓!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曆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佈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悠久,在印度社會有深深地土囊,目前印度社會仍然存在種姓歧視。不同的種姓不能通婚,也不能升級或者降級,出身就決定了人的種姓,終身不得改變。歐美白人在印度就相當於婆羅門;中國人、日本人在印度相當於剎帝利;緬甸、越南等人在印度相當於犬舍;非洲黑人、澳洲棕色人在印度相當於普陀羅;食人族等原始部落則不在種姓之內,為賤民!



大秦鐵鷹劍士


被用了三千多年的印度種姓制度,雖然早在1947年被廢除,但在印度人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即便在當今這個崇尚科技和自由的大環境下,印度人的社會地位和日常生活依然受到它的影響。


由於印度種姓制度的形成歷史,以及所留下的歷史印記,要分辨一個印度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還是有據可依的。如何分辨高低種姓的印度人呢?首先有書君先捋一捋這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回事。


一、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和具體規定


種姓制度不是印度的本土產物,是外來侵入著強加給印度人民的,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在一步步的鞏固和加強。



1. 印度種姓制度的形成和演變歷程


三千多年前,雅利安人的軍隊攻入印度國門,入侵者自以為高人一等,覺得即便是在印度,雅利安人在各方面也要佔有絕對優勢,於是絞盡腦汁的獨創了種姓制度,以此維護本族人的利益。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奇葩的制度會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它直接導致印度人一出生便有了貴賤之分。


在之後的歷史裡,其他民族相繼侵入印度,每一屆統治者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種姓制度進行修改。直到近代的英國殖民時期,為了更徹底的奴役印度人民,種姓制度趨於固化,社會也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階級分化。


幾千年來,印度種姓制度的演變都不可避免的伴隨著外族入侵,無論如何變化,都無外乎是在為統治階層服務。


2. 印度種姓制度的具體內容


印度種姓制度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特利五大種姓,其中婆羅門是No.1,地位最為尊貴。印度是佛教發源地,因此僧侶貴族都劃歸為婆羅門,主持國家的宗教活動。


地位次之的是剎帝利,即國王和貴族,在行政和軍事上擁有絕對的指揮權,國家財富的絕對擁有者。


再下來是平民吠舍,但他們也是雅利安人,號稱平民中的貴族,手中握著大量的社會財富,是平民中混得比較好的一群人。


首陀羅是人們口中的低種姓印度人,都是當年被入侵者征服的印度土著,主要為前三個種姓的人群服務,做著伺候人的底層工作。


地位最低的達特利被社會視為賤民,人口數量龐大,常年掙扎在溫飽線上艱難度日。


其中前三大種姓剛開始都是純種的白人,第四種姓是棕色人種,是歷史上協助白人侵略印度的原住民。


在著名的瓦爾那等級圖原人中,從其身體部位所代表的等級可以看出,不同種姓人有著不可逾越的尊卑之分。


原人的嘴代表身份最為尊貴的婆羅門,雙臂象徵地位次之的剎帝利,大腿象徵吠舍,腳則象徵普通人首陀羅。而地位卑微的賤民達特利沒有出現在原人身體上,他們連向世人展示身份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二、如何分辨一個印度人屬於高低種姓?


從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來看,根據印度人的一些特徵是可以分辨出他們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1. 根據皮膚顏色分辨高低種姓


早些年根據膚色分辨種姓高低很容易,因為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屬於高種姓人,而平民則都是棕色肌膚,同時統治者明文規定高低種姓禁止通婚,若有違反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氣候和生活習慣也影響人種的基因變化,當年煞費苦心想出種姓制度的入侵者一定會傻眼,因為不同種姓人的膚色在接近,最終都向棕色靠攏。現在印度街頭的白皮膚人已不再是雅利安人,而是英殖民者的後裔。


2. 根據是否會說英語分辨高低種姓


世人都以為英語是印度的常用語,其實只有高種姓人在說,也是他們身份的象徵,大部分低種姓人和賤民則壓根不會說,因為沒有學習英語的機會。


可見一個印度人會不會說英語,基本上就可以判斷他屬於高低種姓的哪一邊。


3. 根據職業分辨高低種姓


高種姓人有良好的社會資源和教育機會,他們中許多很多人前往發達國家學習,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做著收入高體面的工作,是人們眼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那種人。


低種姓人就很悲催,壓根沒有受教育的可能,為了生活只能從事伺候高種姓人的工作,收入勉強維持生活。賤民最慘,蝸居在衛生條件極差的貧民窟,平時都不能出入高種姓人的家裡,更別說有個體面的工作了。



乘坐印度航班的親都有所聞,印度空姐膚色普遍偏淺,基本都來自高種姓,許多低種姓的印度乘客都不敢讓她們為自己服務。看來種姓制度雖然滅亡,可是深植印度人心中的階級觀念一時半會難以化去。


總的來說,印度的種姓制度充滿了階級歧視和不公待遇,在歷史前進的洪流中勢必被淘汰出局,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身處底層的平民和所謂的賤民覺醒反抗。當他們開始不再虔誠卑微的仰視高種姓人時,種姓制度才會從真正意義上徹底消亡。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北方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大約已經存在了3000年,這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大致分為四種,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在此之外還有一種賤民,是等級最低的存在,都不被納入種姓制度之內。

第一等級婆羅門,為印度教的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在宗教制國家裡,教派人員往往都是最高等級的存在。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俗世的統治者,即國王和貴族們,他們擁有軍隊和行政官吏,負責征伐打仗和徵收賦稅,統治他們之下的 其它種姓。

第三等級吠舍,普通的雅利安人,一般是從事農業、畜牧、手工業、商業等生產事業的平民,掌握著民間的經濟財富,有些類似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國人”。

第四個等級首陀羅,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低種姓”印度人了,他們屬於被征服的印度本土土著,屬於非雅利安人種,大多是僕人和僱工、工匠等,負責侍奉以上三個種姓,是四大種姓中人口最多的。

除此之外,印度還有著大量的“賤民”,他們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是所謂不潔淨的存在,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在我們外人看來,可以把他們當做第五個種姓。

印度人從小就適應了這種種姓制度,他們會很容易分辨一個人屬於哪個種姓階層。但如果我們外國人去了印度,怎麼分辨他們誰是高種姓,誰是低種姓呢?

答案很簡單:看膚色。小編開篇就說了,種姓制度是北方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雅利安人自然就居於這種制度的上層,佔據了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三個種姓。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種,所以這三個種姓的印度人也幾乎都是白皮膚,而越是高種姓,與下級種姓的通婚就越少,皮膚自然就越白。首陀羅是印度南方的非雅利安土著人種,皮膚幾乎和非洲的黑人差不多,“賤民”這一階層就更是了。

在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中,就很好的展示了北方雅利安人種是如何征服南方印度土著的,雙方無論是國王還是戰士,膚色明顯是一個白一個黑。還有,在印度電影中看到的美女,皮膚之白,一點也不輸於歐美女性,她們基本都是高種姓。


漁樵侃史


去年國慶胡哥去印度之前還在好奇怎麼區別印度人的種姓,結果到了之後才知道,其實很容易。

首先,你看膚色就好了。

不出意外的話,在印度,膚色越白,種姓就越高。從胡哥觀察來看,從機場出來到酒店,機場附近的印度人皮膚還算白,但到了酒店附近,看到那些清潔工服務生之後,他們的膚色就越來越黑。

因為高種姓的印度人都是古時候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皮膚白,身材高。所以,如果你發現一個印度人身材矮小又黑又瘦,那肯定是低種姓無疑了。

當然,看膚色並不是一個很準確的方法,萬一有個高種姓印度人喜歡曬日光浴把自己曬黑了呢?

所以,還要看職業。

像清潔工啊、服務生啊這種職業,基本上沒有高種姓的。

胡哥在入住酒店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小黑人跪在兩個白皮膚印度人之間擦地板,那兩個印度人對此視而不見還談笑風生,簡直當跪在地上的那個人不存在。

另外,屠宰行業的人也是身份很低的。大家都知道印度人不吃牛也不殺牛(穆斯林除外),但是,印度居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牛肉出口國,你說神奇不神奇!

而這些殺牛的人叫做達利人,也算是低種姓。前不久有新聞報道說印度“保牛一族”攔著一群殺牛的達利人,把他們當眾扒光了抽鞭子,都上新聞了警察都不管……

印度人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吃素的,除了牛奶,連雞蛋都不吃。所以很鄙視那些搞屠宰行業的人。但是有身份的人總不能和一般人一樣嚼菜葉啊,該殺的動物還是得殺……

所以,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賤民,為了老爺們的吃肉事業也只好委屈你了……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4000多年前雅利安白人從遙遠的中亞地區帶到印度的,在最開始的時候,白色皮膚就意味著高種姓,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皮膚早已不能決定一個印度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了。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種性制度的時候,一共確立了四個種姓,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宗教人士、地位排行在其次的是掌管著政治和軍事的國王貴族們、排行第三的是主要從事工作的商人們、排行在第四位的是做著各種服務工作平民們。

在這四個種姓中,前三者最開始都是純種的白人,第四個平民階層則是數千年前原住民中最開始投靠白人、幫白人侵略印度的棕色人種。

印度低種姓人和賤民們對高種姓無法磨滅的服從

這些平民有點類似於清朝的漢軍旗,清朝的主體統治者是女真人,他們建立了一個八旗制度,在他們入主中原後,旗人成為了整個國家地位最尊崇的一部分人。

而因為有一部分漢人在清朝入關前就成為了滿清的部屬,為滿清為虎作倀做出了很多貢獻,所以他們就享受到了旗人的資格,印度的平民階層正是如此。

平民雖然排在四個種姓的末端,但是他們在印度的地位卻不是最低,在印度地位最低的是沒有身份名號的賤民們,他們也是印度的原住民,是印度本土的棕色人種,因為是被侵略者的原因,所以他們在社會上是沒有任何地位的。

雖然現代印度的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過種姓的劃分,但是印度的低種姓、賤民們因為數千年來的逆來順受,最終他們的骨子裡被培養出來了一種對高種姓極其服從的性格,無論有沒有法律的規定,他們都甘願服從在高種姓的統治下。


在印度高種姓娶低種姓是一種習慣,但是高種姓嫁給低種姓卻是種罪惡

原本皮膚的白、粽是可以辨別印度種姓高低的,但是印度人數千年來的血脈混雜,卻最終使膚色辨別法變得蒼白無力起來。

我們都知道,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是不能結婚的,但實際上這種規定只侷限在印度高種姓的女子和低種姓的男子之間,如果是印度高種姓的男子想娶低種姓的男子的話,是可以被接受的。


正是因為高種姓男子和低種姓女子之間的血脈混雜,印度在現代才出現了很多皮膚棕色的高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不復存在,但就算是在現代,印度的高種姓女子也是不能和低種姓男子結婚的,在印度有一種傳統叫做榮譽謀殺,高種姓家族一般為了維護自己家族的聲譽,都會對違反規定嫁給低種姓男子的女性族人實施處罰手段。

一般溫和點的父親在把女兒綁回家後就可以消停了,而如果是一些極為注重榮耀、眼中沒有絲毫親情的父親則就會採取一些非常殘暴的手段,他們會帶領族人將自己的女兒以及女兒的對象刺死,這種新聞在現代的印度仍然是屢見不鮮的,而印度的警察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加偏重高種姓一些。

印度的賤民們以及代表高種姓身份的英語

可能看過印度《起跑線》這部電影的朋友都會對印度的種姓區別有很深的判斷,首先印度一般的賤民們都是都是居住在垃圾與臭味混雜的貧民窟的。

在現代,印度的賤民們很多是不能在公眾場合工作的,如果他們出現在高種姓的人面前工作,那他們就會招收到驅逐或者高種姓的人憤然離開。


我們都知道印度有一個奇葩的習俗,那就是印度的兄弟、堂兄弟之間會共用一名妻子,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印度的賤民之中,高種姓的人是不會做這些事情的。

我們都以為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實際上很多印度低種姓和賤民們是不會說英語的,英語是印度高種姓之間交流的語言,在印度當地是一種能體現高種姓身份的榮耀,一個不會英語的人是永遠都不可能融入會英語的圈子中的,所以會英語也可以被我們視作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的方法。

不過低種姓之間也不全是不會英語的,低種性的人會為了改變自己的身份,努力的學習英語、努力的想融入高種性的社會中,在這方面他們是有選擇的,不過與平民們相比,賤民很多時候是沒有資格學習英語的。

印度低種姓人和高種姓人之間的職業區別

印度低種姓的人們一般只能做些僕人的工作,比如專門為高種姓的人擦地板、做飯、洗衣服之類的工作,賤民們則沒有資格進入印度高種姓人的家中,也沒有資格為他們服務。

印度的很多精英人員則出身於高種姓,因為他們高種姓的身份,他們獲得了許多低種姓沒有的高等教育,因此在工作職業方面,也有著低種姓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印度的空姐就大多數是由高種姓女性擔任,在開始的時候因為身上帶有姓名牌子的原因,很多低種姓的人是不敢讓空姐為他們服務的,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數千年來的卑微,卻讓他們的心中有了一種無法驅散的恐懼。


所以說職業和語言是最能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的一個方法,在印度會說英語、做著精英工作的一般都是高種姓的人,做著僕人工作的一般是平民,最低聲下氣、住在臭水溝旁邊賤是印度的賤民,雖然說膚色並不能完全區分印度人的種姓,但是在印度一個人的皮膚越白,那他就會越受人的崇敬,這說明膚色在印度還是有著一定意義的。


孤客生


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早在1947年就被廢止了,但是數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卻是沒有那麼容易被廢除。

所謂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將古印度人分為4個等級:

  1. 第一集是婆羅門,主要是僧侶;

  2. 第二級是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


  3. 第三級是吠舍,普通的雅利安人,以商業為主

  4. 第四級是首陀羅,印度大陸的土著居民(棕色人種,達羅毗荼人為主),以傭人和工匠為主;

  5. 另外還有一種賤民,叫做達特利,不屬於四等人之內。


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的方面,那就是看膚色,越是高種姓的人,膚色越白。這種方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完全準確。

雅利安人屬於白人,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建立的,不同種姓之間是不能通婚的,特別是前三等級是嚴禁和首陀羅、達特利通婚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來說,越是高種姓就越不容易和印度的土著婚,自然也就是血統越純,膚色越白。

但是漫長的時間侵蝕,不同人種的基因總歸還是會交流的,再加上印度的氣候條件,印度人的膚色慢慢趨於統一,以棕色為主。現在那些膚色特別白的印度人,往往是後來英國人殖民後留下的產物,並不是當初的雅利安人。

想要比較準確區分印度的高低種姓,除了膚色,還必須輔以姓氏,教育程度,從事職業來區分。


在這裡順便說一句,印度有著人種博物館之稱。那是因為印度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被不斷入侵的歷史,入侵印度的有白種人,黃種人,再加上印度土著棕色人種,導致了印度人中既有白種人的基因,也有黃種人的基因,也有棕色人種的基因,至於有沒有黑色人種,那就不得而知了。


首先入侵的就是來自高加索地區的雅利安人了。雅利安人屬於白人,他們在公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並建立了種姓制度。

接下來入侵的印度是波斯人和馬其頓人了。波斯人和馬其頓人也都屬於白人,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間,波斯的大流士一世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先後入侵了印度,並進行了統治。

然後是希臘人,塞種人開始入侵印度。塞種人原來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現在一般認為塞人屬於歐羅巴人種,也就是百色人種。希臘人和塞種人在印度大陸上建立了很多效果。

再接下來就是大月氏人了,大月氏人在印度大路上建立了貴霜帝國。大月氏是西域的一個比較大的民族,有一種說法是大月氏人屬於歐羅巴人(也就是白人),有一種說法是大月氏人屬於羌族(黃種人)的分支。大月氏人極有可能是歐羅巴人和羌族的混血。

再然後是白匈奴入侵了,他們建立了嚈噠帝國。白匈奴是東漢年間被竇憲驅趕到西域的匈奴人,沿途吸收了一些歐羅巴的遊牧民族,膚色偏白,有白匈奴之稱。

接下來是阿拉伯人了。阿拉伯人是歐羅巴人種,白種人,他們入侵印度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

被突厥化的蒙古人也來了,他們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最後就是英國人殖民印度的歷史了,就不多說了。


小鎮月明


僅從外觀上,你完全分辨不出一個印度人屬於低種姓還是高種姓,他們看起來並無不同。而且,印度憲法也明確規定,不允許有基於種姓制度的階級歧視。雖然我們都知道,種姓制度在印度有悠長的歷史,至今也是一種社會存在。但是,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種姓制度是一種基於血統論的制度,即你生來是什麼種姓,你和你的後代子子孫孫都是這一種姓。種姓是沒有辦法人為提升或降低的。只有一個例外,一個女孩如果嫁給一個高種姓的男人,那麼她的孩子就自然地成為這一高種姓的人。

在古代,不同種姓之間絕不允許通婚。至今,因為不同種姓的男女相愛而不能結婚導致雙雙殉情的悲劇,仍時有發生。但無論如何社會總還是寬容了許多,不同種姓之間通婚的事例日漸增多。

以前,高種姓的父母們告訴他們的子女,種姓制度是一種榮耀,他們應該誓死捍衛這種榮耀。哪怕是自己的姐妹兄弟,如果玷汙了種姓榮譽,他們也應該親手殺死自己的兄弟姐妹。現在,父母們講這種話的越來越少了,即便講了,孩子們聽的也越來越少了。

印度的部分地區,曾經有以種姓為基礎的特別姓氏。如“德什潘德”,原本是婆羅門姓氏的一種。但是一方面,這對印度以外的人來說,極不容易探查到。另一方面,有些家族在遷出自己的祖居地之時,將姓氏更改為高種姓特有的姓氏。所以,用這種方式鑑別一個人的種姓,往往並不可靠。

所以,要知道一個印度人屬於什麼種姓,最直接的方式是詢問。高種姓的人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有時你不問,他們也會以某種理由主動告訴你。但是,對低種姓的人而言,這樣直接詢問則顯得有幾分不禮貌。

以前了印度人屬於什麼種姓的另外一種方法,是看他們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但這一情況同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世界真的很大


印度的種姓制度隨著印度教深深植入印度社會之中,雖然1947年印度建國後,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它在人們的潛意識以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中仍舊強勢存在,起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從膚色來看,當初入侵印度地區的雅利安人為白種人,所以佔據統治地位的婆羅門和剎帝利以及吠舍階層,基本上膚色都比較淺,身材都比較高大。而印度原住民基本都是首陀羅和賤民階層,他們的膚色接近黑色,身材瘦小。

在印度,低種姓的人和高種姓的人不能平起平坐,只能坐地上。一個婆羅門吃飯,也不會吃吠舍做的飯菜或者從他手裡拿水喝,這是不潔淨的。在農村地區,印度人按種姓群居,高種姓的人甚至不會和低種姓的人用一條河裡的水。

在教育方面,那些國際學校等高端教育場所,入學的學生都是高種姓的孩子,出入都是專車接送,低種姓的家長即使出再多的錢,學校也不收,你只能去上政府開設的免費學校,上下學也一般走路,那教育質量的差距可想而知,基本上一對比就能看出種姓。

在公司裡上班,職位再高的職員A,即使他的同事B職位比自己低,只要這個同事B種姓比他高,同事B就有權力指揮A做任何事情,職員A也會心甘情願地執行,沒有任何怨言。在印度的航班上,如果一個印度空姐是高種姓的,恐怕大多數印度乘客都不敢讓她服務,根深蒂固的自卑讓他們不敢。

種姓制度在印度幾乎無法根除,畢竟印度人幾乎全民信仰印度教,而種姓制度是這個宗教的基礎之一,在印度教的薰陶下,印度人相信轉世論,今生的苦難是一種修行,修行的好一些,來世可以投胎進入高種姓人家。所以,印度人就這麼心甘情願地過一輩子。


雲中史記


每個地區的subcaste都會不一樣,很多地方的姓其實就是種姓(所以你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婆羅門中的哪一個subcaste”,因為姓本身就是那個subcaste的名稱)瞭解情況的人一看便知,但如果是不熟悉當地的人就沒法判斷。有時候同一地區的姓會多少有些共同點,比如馬哈施特拉邦的婆羅門姓氏通常以kar結尾,但不一定其他地方就如此;Singh這個姓通常都會認為是錫克教徒的姓,但在比哈爾邦又是個婆羅門的姓。所以,要從姓判斷種姓,你首先還得要結合他的出生地點來看。


其次,有的姓名是不限種姓使用的,Kumar這個姓在印度人裡是不是超級常見?它就不一定隸屬於任何一個特定種姓。同樣的還有Das啦、Sinha啦、Chaudhary啦、Narayan等等這樣的常見姓,很多種姓都會用。最後,近年來改姓(以隱藏種姓身份)或者姓氏和種姓由於歷史或其他原因不一致的情況聽說也不少,有時候當事人不說的話,光看姓名會造成判斷錯誤,能一眼看出來的也許只有印度本地人或者在印度生活過較長時間的人了。南印的情況比較特殊,大多數surname其實大多都是地名或父名,比較奇葩的還有名+姓+出生地點這種組合方式


不過不一定只有婆羅門才這麼做,但是也同樣有以種姓名稱作為姓的,比方說Raju這個姓挺常見,也不長,但就是個典型的剎帝利種姓的姓。同樣非常常見的還有Nadar這個姓,他們的種姓就是Nadar,和北印度的錫克社群非常相似,尚武的同時又很擅長做生意,也同樣是剎帝利種姓。


總體而言,一般遇上一個印度人,想知道他的名稱代表的種姓,我採納的方法都是:用

維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