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提示:本文约6400字,阅读时间较长)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2018年5月24日上午,Qualcomm人工智能创新论坛(AI Day)在北京举行,不过坐在会场中的我,心里头却始终挂着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天下午,我将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先生(以下简称阿蒙)面对面一个小时,和他聊一聊各种关于移动通信的热门话题与高通的未来。

从约上了阿蒙的专访时间,就算是这天上午在会场中,我脑子里头也一样在不断地结合创新论坛的内容,回顾和完善着自己将要问出的问题,阿蒙每天的工作非常忙,日程安排都是以分钟计算,更何况他还借这次论坛机会来到中国,与很多合作伙伴都约定了商务事宜,只有将问题不断的优化,才对得起这次分秒必争的采访机会。

在此之前,按常规,是需要向各位朋友列出他的履历的,我相信这也是有助于大家对于阿蒙这个高通总裁头衔的由来。

加入高通之前,阿蒙曾任巴西无线运营商Vésper首席技术官,并曾在NEC、爱立信以及Velocom公司任职;1995年,阿蒙以工程师身份加入高通,先后担任过多个业务及技术领导职务;1997年,主要工作转为负责高通的半导体业务(QCT);2008年开始,他开始负责管理QCT的产品规划工作,成功树立了高通的全球移动技术领导地位,并且高通在中国的芯片战略与业务,也都是由他建立起来的;2012年起,他开始担任QCT联席总裁和Qualcomm执行委员会成员;2015年底,升任高通公司执行副总裁和QCT总裁;到了2017年年底,升任高通公司总裁……

简单解析一下阿蒙的整个履历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晋升,与高通QCT业务的蒸蒸日上关系紧密,特别是2013年1月骁龙品牌的正式推出,更是让高通的移动芯片与通信技术,成功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让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到今天,买智能手机首先看芯片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习惯,在这一点上,阿蒙操盘下的高通骁龙品牌功不可没。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阿蒙升任高通公司总裁的时间点是在2017年12月29日,而这个时间节点,又恰恰是高通与博通的收购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刻,在这场决定着高通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又有些火线认命的仪式感。现在这场收购战因为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否决最终尘埃落定,但也给高通留下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幅度缩减10亿美元的成本,改善公司营收结构(从高通2017财年财报来看,QCT营收为165亿美元,占去整个高通公司223亿美元营收的74%),未来让半导体业务的营收与赢利水平更加优秀。个人相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目标,让负责高通半导体业务超过20年时间的阿蒙,迎来了升任高通公司总裁的机会——因为半导体销售业务,将会是高通未来的发展核心。

高通的本质,还是研发与创新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采访一开始,阿蒙就简要地概括了高通的运营模式:“Qualcomm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基于对研发和创新的投资,我们通过大量对创新的投资来开启下一个新的技术周期,我们把这个技术周期里面获取到的收益转而投入下一个新技术的开发,驱动并产生下一个技术发展的周期。所以通常来说,Qualcomm所做的投资都是比较长线和长期的,比如我今天早上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Qualcomm在AI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年之久。

然后,在回顾之前长达8个月的博通收购案时,阿蒙也做出了回答:“博通的业务模式截然不同,他们是在已有的技术周期的基础上,尽可能将收益最大化,然后他们再试图收购其他企业,再与现有业务进行整合,使公司体量越来越大。至于这次收购邀约,过程大家也都比较了解。我们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一致认为博通极大地低估了Qualcomm的价值,最后这个收购意向也没有达成。

不可否认,在前边那段跌宕起伏、剧情随时随地都在峰回路转的交锋之中,大部分高通的员工都憋着一股气儿,而现在,借着阿蒙的这两段回答,也算是一种释放。但不可否认的是,高通长期以来的营利模式,让它始终面对着外界的各种质疑,同时,这样的营利模式,也代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2017年苹果发起对高通的专利诉讼,停止专利费的交纳,还有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针对高通进行垄断调查和罚款,这一系列事件对高通的营收和财报,都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也让很多人猜测高通是不是有改变自己赢利模式的想法。

对此,以阿蒙为代表的高通管理团队否认了这个猜测:“Qualcomm 对技术进行长线投资的这种商业模式是合适的,因为它可以保证技术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波折,但是我们仍保持对商业模式的信心。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最合适的商业模式就是对技术的持续投入。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个人的解读就是:高通是一个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的公司,而研发与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足够长的开发周期,同时,新旧技术周期之间的切换,也意味着需要上一个技术周期能创造足够的收益,来支持下一个技术周期的开发,比如3G时代的专利费,需要支持4G技术的开发,而同样的,4G时代的收益,用来支撑5G时代的技术开发。使用了我们工程师研发的成果,理应是要给专利费的。而就在写的当天,也有媒体爆出了高通5G专利费的收取标准:

1. 使用高通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的5G手机,单模:2.275%,多模:3.25%;

2. 使用高通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非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的5G手机,单模:4%,多模5%。

为了推动5G向前,高通将做得更多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看得出来,专利费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高通营利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5G的脚步越来越近,高通作为一家不可或缺的核心上游厂商,它又会在自己最擅长的创新领域做出哪些新的动作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与5G标准制定关系紧密的国际组织3GPP——因为最近某个厂商的事件,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组织。而高通从最早,就是3GPP的核心成员,阿蒙更是道出了这小20年以来,3GPP成员的重要变化:“参与3GPP 3G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厂商是像Qualcomm这样的技术公司、基础设施类公司以及移动运营商;到了4G标准化时,因为智能手机的发展,主要参与3GPP工作的厂商除了上述几类公司,同时还加进来一支新的力量就是互联网公司;现在到了5G的标准化阶段,除了以前已有的几类公司,我们又看到有很多移动通信领域之外的新的公司加入进来,比如汽车、物联网等领域的公司。5G将会变革更多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在3GPP制定5G过程中过程中,会吸引到这么多在移动通信行业之外的企业加入进来。

所以,在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关于5G的科普文里头,就已经说到,5G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将是方方面面的,改变的不仅仅是手机。不过,现在也有一种论调是偏向5G无用论,原因是移动通信行业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进入饱和期。那么,高通又将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推动行业的变化呢?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阿蒙突然变得有些兴奋,他说:“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们现在正处于移动通信技术从一个G发展到下一个G的期间,市场逐渐成熟。现在基本上大家也都拥有了智能手机,OEM厂商的增速也变缓了,可能现在的增速只是个位数了。那么OEM会开始思考,该怎么做才能刺激消费者进行换机呢。所有的OEM厂商都在思考如何做出一个足够好的产品,能够打动用户购买新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对5G是非常乐观的。我们暂且不说5G可能带来的新的额外服务,也暂不谈5G可能会变革的新的行业,我们就只谈智能手机,整个5G系统将带来的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连接方面能力的提升,将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在5G时代,用户用智能手机使用互联网连接将会有一种非凡的体验。

在我们6GHz以下和毫米波的两个模拟实验中,用户网络浏览速度均值可分别达到500Mbps和1.2Gbps,甚至用户处在小区覆盖的边缘也可达到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性能,加上未来移动运营商因为每比特数据成本的极大降低而推出的无限量5G流量套餐,将会促使用户进行换机。此外,未来,你的手机可能将不再需要本地存储,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在云端。我相信光这一点就足以吸引用户对他们的智能手机进行升级换代,这将为OEM厂商带来一个全新的周期。

第二,具备这种性能之后,终端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回顾3G向4G过渡的时候,终端的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显示屏的高分辨率,现在手机屏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可折叠。未来,手机也会承载更多媒介的作用,5G将使广播服务变为流媒体直播成为可能。此外,在手机与其他联网终端的互动中,同样能够促进终端形态的变化。

​5G将会持续超过十年之久,如我之前描述未来AI发展趋势时所讲的,5G将促进我们将更多的处理工作放在无线边缘,这样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处理能力将不仅仅存在于智能手机上,诸如AR/VR等终端的形态也会变得特别轻巧易佩戴(就像我的眼镜一样),进而带来更大规模化的效应。因此,我相信5G对于OEM终端厂商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机遇,不仅仅是终端用户期待更快的5G连接,并且5G也将促进终端形态的潜在变化。未来,每个人将可能拥有不止一种终端。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其实在现在这个后4G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使用方式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运营商都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以及王卡、宝卡这种资费更加亲民的虚拟运营商套餐,大家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在线办公、看视频还有视频对话这些应用,都变得“奔放”了许多。就拿我手上的套餐变化来看,中国移动过去158元的2GB流量套餐变成了现在的99元20GB,电信也一样是99元20GB,这不但能让平时智能手机上微信、微博的视频观看更加省心,同时,我也可以用王卡这样的资费,去使用能直接推流直播相机。变相来看,这也其实就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使用类型。

过去更换手机非常痛苦的媒体文件导入,也已经被百度网盘和腾讯微云之类的应用替代,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的终端上随时调用。而过去流量有限,这些云端内容更多只是在线浏览,而现在,轻松下载无压力,这就是变化吧。所以,随着5G的到来,更快的接入速度也意味着云端内容的读取下载,更加接近于本地化的体验,那么,网速与流量的优势,就能被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了。

不过,5G的到来,对于终端厂商和服务提供商,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比如5G时代,由于比过往更加复杂的网络频谱状况,造成5G终端的射频前端模组比现在更加庞大,而全面屏时代不可逆的到来,也让手机的射频设计,比如天线模组,变得更加复杂。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品牌宣布5G研发机构的成立,以及不断参加各种5G终端技术研讨就能看出端倪。而作为这些合作伙伴重要的方案提供商,高通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阿蒙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你提到的5G射频前端挑战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机遇。Qualcomm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全球首款可调谐射频前端。5G带来的重要挑战之一,在于其需要支持更多频段,其中包括一些宽信道,也包括一些需要滤波器的窄带。为帮助OEM厂商应对这一挑战,Qualcomm正从多个层面整合我们的研发和产品开发工作。”

“第一,我们正将射频前端集成到模组当中,来为OEM厂商提供完整的子系统。厂商可以基于模组开发手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模组更换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我们提供的模组对于很多中国合作伙伴而言尤为重要,他们正将5G视为进军海外市场的良机。以小米为例,他们在欧洲已经进入西班牙市场,并在前段时间成功进入了法国。

第二,我们成功开发了全球首个可调谐射频前端,可转换调谐4G和5G的基带信号。

​第三,我们正大力发展天线技术,以满足5G对于天线覆盖整部终端的需求。我们正将天线集成到射频前端之中,并支持实时的天线调谐。这些是Qualcomm正在开发的部分射频前端技术。这些技术可充分应对5G射频的复杂性,并为OEM厂商带来与当前4G相类似的规模化效益。

按目前各方已知的进度,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5G无论是网络还是终端的试商用几乎可以被视是作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不要再去胡思乱想5G有用与否这类杞人忧天的问题,当我们习惯了智能设备必须联网这样的前提,当无限流量成为大部分人手中的必备,越来越快的网络接入是一个绝不可逆的刚需——是的,没错,现在让很多人再回到3G网络应该是生不如死吧。

AI还只是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在最近大半年的智能手机发布中,AI成为了一个被提及越来越多的元素。也正因为这种极高频率的曝光率,让消费者们已经多少出现了“审美疲劳”。而这次Qualcomm人工智能创新论坛却是将AI作为主题,所以,在阿蒙的眼中,AI是否存在“过度营销”的现象呢?

我认为市场营销主要为两个目标服务。第一,教育消费者。如果要让消费者对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感兴趣,他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选择及衡量智能手机的AI性能。这是一个市场教育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前提下做出决策。市场营销的第二个重要目的,是尽早建立起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通过展示智能手机AI的潜力,来吸引开发者社区打造更多应用和服务。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力量,我们可以在不同应用商店中看到移动应用生态系统的威力,我想AI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阿蒙还透露高通即将会在AI领域,为合作伙伴做出更多的推进工作:“大家可以期待Qualcomm会在未来提供更多关于业内正在开发的全新框架的信息。我们将看到更多新框架的出现,同时,随着部分业界公司选择采用通用框架,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融合。公布更多框架方面的最新动态非常重要。因为Qualcomm正积极建立开发者社区,利用现有的大量智能手机数据,助力开发者创造更多用例和窗口。

不过,关于高通是否计划会采用独立AI处理单元的问题,阿蒙还如去年11月香港4G/5G峰会上的回答一样,“会延续高通AI引擎,在我们看来这是当前最理想的方案。

开诚布公谈芯片领域竞争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进入专访的最后环节,由于高通与中兴成为最近中美贸易摩擦中,处于漩涡中心的两家厂商,我特别请阿蒙谈了谈他对这一系列事件的看法。

多年以来,中兴一直是Qualcomm十分重要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我一直相信,美国和中国之间一直在进行的这种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两国的双边合作非常重要,这会促使两国共同发展。

阿蒙也谈到了Qualcomm的角色:“我们一直认为Qualcomm是中美成功合作中的一个典范。Qualcomm作为一家美国企业,与许多中国合作伙伴成功开展合作,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在技术领域的合作,Qualcomm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都实现了业务增长。我相信,强大的经济伙伴关系是中美关系稳定的最大动力。

在谈到整个芯片领域的竞争时,阿蒙也直言:“芯片产业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动态发展的产业,你总会面对具备不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对手。除了芯片行业,如果你看美国其他公司,例如OEM厂商、汽车行业的企业等,也都会有类似的情况。这是一个全球经济的时代,纵观整个市场,一定会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公司的竞争对手。在中国我们有许多客户,也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例如小米、vivo、OPPO,他们都是重要的OEM厂商,其实他们在购买芯片的时候,也会拥有多种选择,他们会选择最好的芯片。关于这点,我们和三星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星拥有自己的芯片产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我认为,最终技术创新面临的还将是一个全球市场,其也将成为竞争优势最主要的驱动力。

写在最后

阿蒙领衔下的高通,在未来无疑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状况。

领军者说|与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面对面

说到机遇,5G时代,更多行业因为移动互联产生边缘融合,意味着高通的芯片业务,将比3G、4G时代,会有更多非通信行业的客户产生,毕竟需要联网的设备,可能会出现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增长,“买Modem送CPU”这种戏言,却会给高通带来更加实在的收益——不仅仅是手机厂商,XR、家电、汽车都会成为它的客户。

说到挑战,则是在延续这种可期的增长的同时,成功改变营收的结构,让芯片业务能为高通贡献更多的利润。而在纯芯片领域的竞争格局,就更复杂得多,单是在智能手机领域,高通如何能赋予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强的能力,在与前三大品牌(三星、苹果、华为,都拥有自主的SoC设计能力)的激烈竞争中拿到更多胜算。当然,专利费模式将面临全球各国和地区可能的法规监管挑战也是无法回避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阿蒙深厚的技术背景使然,已经在全球通信标准和移动芯片领域具备明显优势的高通,在未来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领军地位,并与自家合作伙伴开展互动更加紧密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更多元化智能联网终端——从过去简单的隔岸观火,到更多的带领合作伙伴贴身肉搏,高通未来可以期待的东西,会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