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

隔了多少年


我就不怎麼發朋友圈,也不怎麼刷朋友圈,一個是時間有限,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刷,自然也沒那麼多精力去發。

對於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我想可能除了時間原因以外,會覺得生活比較平淡,沒有需要炫耀的必要,因為朋友圈的功能之一應該就是曬,曬娃的曬收入的,曬逢年過節禮物鮮花大鑽戒的,如果這些都沒有,那肯定就是不發了。

還有一種是活的比較自我,不需要這些的。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得到滿足,不需要朋友圈來過分展示自己的所有生活,也不需要從點贊和評論上面獲得一種被人關注的虛榮感,自己過得好就行,別人看不看得到無所謂,自然也就不發了。

要麼就是有點自卑,覺得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過個520大家都曬紅包,我沒有,那我就不發朋友圈。過個情人節大家都在曬鮮花,我沒有,那麼我也不會發朋友圈說我沒有,別人都在曬,多尷尬。

其實我覺得發不發朋友圈也沒什麼代表性,只要自己開心,想發就發,不想發就不發,和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呢?


婦產科女司機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所以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想,一個行為可能反映這個人內心裡怎樣的願望呢?

從發動態、發朋友圈這樣一個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怎樣的願望、需求和動機呢?

從本質上看,發朋友圈這個行為,或多或少在反映【人們希望得到關注/被他人理解/獲得欣賞、讚揚】的願望和需要。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看,這屬於歸屬與愛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這是人類比較高級的精神需求。

我們將【發動態】這個行為的外延擴展得更大,人們在【公眾場合表達自我】都是在去追求這樣一個目標【影響他人/找到同類/獲得理解/獲得關注】。表達者的願望無非都是這些。

那從反面去理解【不發動態】的人的需要或心態,似乎就有答案了:

1,這種人不缺乏關注/理解/欣賞和讚揚

我身邊有些朋友從來不發朋友圈,可是他們性格外向,人緣好,朋友眾多,待人熱情,非常好相處。他們似乎不需要朋友圈的額外讚揚和關注,現實生活中的關注和欣賞已經足夠多,也更令人滿足,所以面對自己歸屬與愛和尊重的需求,他們更希望通過現實世界的與人接觸去滿足,而不是通過線上的虛擬溝通。

2,擔心不被關注,或擔心被負面評價/貶低/侮辱等

另一些人不發動態,不是不需要被關注和欣賞,也不是在現實生活裡被充分滿足了,而是他們迴避另一種感受——被他人負面評價、貶低或侮辱。

這些人有過【公眾場合表達自我】糟糕的經歷和體驗,可能是一次失敗的演講、一次公眾的出醜,這些經歷令人無法接納自己某些羞恥的感受。所以發動態意味著,把自己置於被他人評價、討論和貶低的風險中。儘管我很需要被他人積極地關注和欣賞,可是被貶低和嘲諷的風險很大。那麼,我還是不要發好了。


曾旻


發不發朋友圈,是習慣問題。一是個人習慣,不喜歡或認為沒必要;二是喜歡更高效的表達方式和記錄方式。

1.習慣:每一天都過得精彩或者平平淡淡,沒有必要刻意去用圖片、文字或小視頻來記錄;個人生活、經歷、想法,不喜歡讓其他人知道;不習慣發動態這樣的方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認為是浪費時間。



2.表達:我身邊有不少人從來不發朋友圈,但是他們會更願意建群或者私信,這樣的方式在他們看來更為高效、有效,而發朋友圈只是一種被動選擇、低效率的行為,尤其是工作方面,喜歡就事論事,不喜歡塑造影響力。



3.記錄:動態更像是一本電子相冊、電子心情錄、日記本,文藝青年或浪漫主義著會把動態當做創作的空間,有時候隨手寫一些,是很好的心情記錄,留下自己走過的足跡,回頭看看,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喜歡忙裡抽閒花幾分鐘靜思,寫一些【思言思語】,或者在社交平臺和粉絲聊天,或許素未謀面,但是通過網絡遇見,就是一種令人溫暖的緣分。



4.無論發不發朋友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朋友不喜歡發動態,我們也可以有很多方式來關心他,聊聊天,打打電話,或者見面喝喝茶,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不一定就是要通過靜默無聲的動態來知曉他,不是嗎?喜歡發動態的朋友,我們也可以給他們點個贊,送句讚美,尊重他們,呵護他們每一條動態背後的溫柔心。



5.感謝你能看到我的動態,感謝你讓我看到你的動態,相逢就是這樣一首美好的歌曲,需要我們共同譜寫,不是嗎?


周思敏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要麼是比較忙,沒有時間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互動,要麼就是性格內向之人,當他們失落的時候,不會從別人那裡獲得反饋。

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這樣的兩類人:

第一類人生性活潑,身體彷彿有用不完的能量,他們喜歡參加各種聚會,喜歡模仿別人的一舉一動,當他們覺得失落或者遭遇失敗的時候,會主動和朋友進行傾述,平時有什麼事情,也會方面和朋友講出來,不會兜兜轉轉。

第二類人則不同,比起熱鬧喧囂,他們更喜歡安安靜靜,最好是可以讓他們一人自己待著;比起快言快語,他們更喜歡能夠兜兜轉轉,不喜歡直話直說;比起隨意向他人報告自己的日常,他們更喜歡自己記錄自己的心情,而不是選擇是別人傾述。

第一類人在心理學家眼裡,具有的是外向型人格,而第二類人具有的是內向型人格。

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體現在需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評價來獲得能量。

外向型人格的人,需要通過和別人進行互動來獲得能量,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經常發朋友圈,而且在意別人有沒有對他們的動態進行點贊或者評論,評論的人有沒有惡意之類的。

而內向型人格的人,他們的能量更多是來自於自己,他們不會去在意別人的言行舉止,他們只會過好自己的生活,所以發不發朋友圈,他們是不會去在乎的。

你歸屬於哪一人格類型呢?歡迎留言討論!


曾少賢


作為HR ,我也來回答這個問題,職場上這樣的情況比較多,也人力資源研究的心理行為的內容。

【1】從來不發動態,有三種人:第一種是職場上的領導,第二種是有城府自保的人,第三種曾經發過受過傷害再也不發了;第四種不願意被朋友推銷、保險、微商所打擾;第五是不被人情所累,乾脆圖清淨。這些心,都各有自己的心理。

【2】第一種,從來不發動態是領導,尤其是國企領導。一種是保持神秘感,不願意在別人知道自己的動態。二種是身居高位,不發這些小兒科。三種是不願意被下屬和同級知道自己的動態。四種以免不小心洩露自己的心思,被對手拿住。

【3】第二種,從來不發動態的是有城府的人。這類人,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總來不讓別人,尤其是職場上的同事知道自己的情況,不留任何信息,工作就是工作。還有一種可能是,比較自卑,也沒有什麼好炫耀的,所以乾脆不發。但是有喜歡窺視別人的隱私,於是自己不發,只看別人的,看別人的吧 ,從來不動聲色。

【4】第三種,曾經受過傷害。比如戀人曾經在動態裡火熱,後來被打臉。比如原來因為動態消息,被同事拿住,導致職場失利。比如洩露隱私被壞人利用。等等。受過傷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也不發了。

【5】第四種,不堪朋友道義綁架,比如微商、保險、推銷等等,不願意被朋友綁架,打擾自己的生活,乾脆不發動態,自己消失了。這也是一種逃避煩惱的好辦法,這個動態到底有什麼用,發這個玩意有多少意義呢。所以,成熟的人,不會在乎這個東西。

【6】不願意被人情所累。朋友圈,你點贊不點贊,都可能被人解讀。與其被人猜想,與其自己為點不點贊煩惱,還不如關閉朋友圈呢,何況動態呢?


職場火鍋


因為工作性質關係,身邊大部分人是很有表達欲的,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公眾號,總是會不間斷的發表一些內容。當然,相對的,他們的生活同樣也十分精彩,這種表達很友善,而且對於看客來說,也是一種有趣的碎片信息。

在我的身邊,不發朋友圈的人亦有,主要來自下面兩種截然不同的原因:

1.生活乏善可陳

在畢業之後,有許多大學時經常發朋友圈的同學朋友圈逐漸進入關閉狀態,一問之下,發現是簡單的原因:沒有什麼好發的。

當生活沒有趣味的時候,我們會不知道該和朋友們分享些什麼。

這部分人每天被工作折磨得沒有氣力,在巨大的壓力下生活,失去了許多的個人時間,失去了生活的趣味性,他們即便想要說話,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甚至於,連自拍,都不如從前靈動有趣,便發無可發了。

於是索性關閉朋友圈,做一個高冷的拒絕表達者。

2.生活過分精彩和忙碌,而失去表達欲

在我的朋友裡還有一部分這樣的人,他們世界各地的旅行奔跑,並以此為生。費盡氣力拍出優秀的照片,寫出高質量文章,為許多媒體供稿。

按理說,他們的朋友圈該豐富多彩,確實有部分人如此,但也有一部分人,朋友圈空無一物。

問起來,就說是,習以為常,並且因為在工作中耗盡了熱情,所以再也沒有表達慾望。

就好像一個喜劇演員,下了舞臺之後甚至不會笑一樣,他們習慣了分享,卻在工作之餘,再也不願分享。


酗我


嗯,我覺得發不發朋友圈主要和心情有關吧,想發就發不想發就不發,至於什麼心理我覺得沒什麼吧。曾經有位朋友的朋友圈乾淨的和白紙一樣,我戲稱你是不是朋友圈屏蔽我了,他淡定的說到沒有啊,我從來沒有發過朋友圈。對於這個現象我非常好奇,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樂衷於在朋友圈和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好友則淡淡的說:“沒什麼好曬的啊,朋友都在身邊,有什麼事情可以面對面的分享,有趣的事和朋友面對面交流才有意思,而不是一味空洞的去曬照片,評論幾個字。”

其實我覺得這位朋友說的挺對,現在我們確實有一點一味的依靠網絡,而沒有了當年那種奮不顧身見一面好好聊聊天或者寫一封信的執著。近在咫尺的兩個人不見面,只是靠網絡來交流。好久不見的兩個人一見面先拍張自拍,上傳到朋友圈後便一言不發的玩手機,刷評論。如果非要說不發朋友圈的人有什麼心理,應該是覺得生活很美好,朋友就在身邊,沒有必要再發朋友圈分享。至於記錄,他已經存到了腦海和記憶裡。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大話精神


媳婦兒的一位大學室友,一直單身,活得卻比誰都灑脫,徒步進藏,然後意猶未盡又去了尼泊爾,就這樣在外面晃晃悠悠好幾年,靠著借宿和打臨工度日,去年倒是回國了,又突發奇想去學烘焙,然後今年開了一家自己的蛋糕店。照說這麼豐富多彩的經歷,朋友圈也應該特別多姿多彩,但是她最新的一條朋友圈還是2015年的一條,內容也是平淡無奇。我們能知道她的動向,也是因為她和媳婦兒關係很好,不時會電話聯繫,在這個微信當道的年代,她卻更願意打電話。

媳婦兒也問過她為何不發朋友圈,去了那麼多地方,別人出門旅行3天都得刷好幾十條,她在外面待了3年卻一條未發。她說因為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事,很多景,很多人,好的,壞的,每天都很忙碌和充實,也就懶得發了,還有的時候會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遠處的雪山發呆,一坐就是一上午,那景緻真的很美,可到最後也沒拍一張照片,自然也就沒發朋友圈,用她的話,美得都忘記有多美了......

有的人,生活很精彩,一路風景都在眼中,在心中,卻忘記了拍照,也忘記了髮圈。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從國外歸來,自己創業,身家早就過億,總是行程滿滿,國內國外跑來跑去,在北京的日子一年到頭加起來也不到一個月,但每次回來,都會約我們一起小聚,有時就是街邊擼串。他的朋友圈也是極少,一年大概也就能發個五六條,最近的一條是他在大涼山考察扶貧項目的時候,和幾個當地孩子坐在土坡上的自拍合影,有些髒呼呼的娃娃和這個穿著便宜T恤的爺們都笑得那般燦爛。

他的確太忙了,很多時候我們還在睡夢中,他卻已經在候機大廳等待下一趟旅程了,沒完沒了的會議,沒完沒了的應酬,沒完沒了的出差,身家是越來越多,但自己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發朋友圈呢?不過就這樣一個人,卻硬是能擠出時間,幾年裡跑了中國上百個貧困縣份,挑頭做了很多扶貧的項目,我記得在一則新聞裡,見過他和總理的合影,但在他為數不多的朋友圈裡,基本都是和山裡的孩子,大爺大媽的照片。

有的人,成就斐然,忙忙碌碌,卻從不在朋友圈炫耀或是抱怨。


原來公司有一對夫妻,離職回了男方老家,雲南騰衝的一個村子,聯繫也隨之少了,偶爾想起他們,翻翻朋友圈,卻發現他們都沒有更新內容,上一條只是簡短的兩個字:回家。趕巧去年去那邊旅行,時間充裕,就聯繫他們過去看看。本以為他們這鄉下日子過得清苦無趣,去了才發現那就是無數人為之神往的田園牧歌,小院打理得異常美麗,小樹,花圃,小桌,魚池,標配的鞦韆和懶貓也沒落下,得益於溫潤的氣候,一年四季都是綠草紅花。我驚歎不已,和他開玩笑地說,我要是有這樣的院子和日子,天天朋友圈刷屏,羨慕死別人!他哈哈大笑,說自己早就不髮圈了,剛回來的時候忙著拾到院子,弄民宿,忙著走家串戶熟悉鄰居,沒力氣發朋友圈了,等到日子穩定下來,每天打理一下花草,修補一下老宅,和來住宿的天南海北的人聊天,和村裡的鄰居品茶學手藝,他說朋友就在眼前,朋友圈就在眼前,哪裡還用擺弄手機呢?

有投緣的回頭客給他捎了一罐好茶,當下就叫了幾位好茶的鄰居來品,隔壁家做了一桌美味,也拉上我過去吃喝,這日子,我居然也忘記了髮圈。

有的人,朋友觸手可及,圈子觸手可及,面對面的日子哪裡還需要朋友圈。


很多時候,我們的朋友圈熱熱鬧鬧,可朋友圈背後的我們卻可能冷冷清清,即便是出來小聚,也都忙著拍菜,合影,髮圈,似乎還沒聊什麼就匆匆結束了,但各自的朋友圈裡,聚會卻是這般熱鬧和溫情。

有的人,雖然不怎麼發朋友圈了,但都過得很好,他們更願意和你面對面談笑,更願意和你一起去看風景,一起去品美味,從朋友圈迴歸朋友身邊,大概也是一種幸福。


愛陪娃的熊叔


我呢是個大二的學生,上了大學才有的微信。

之前一直用qq,也沒有發過空間動態,有了微信之後也沒有發過朋友圈(發推送有優惠那些除外……)。大概高中那段時間吧開始流行的微博,但到現在也沒有刷微博和發微博的習慣。

不是說很討厭發朋友圈或是怎樣。高中也開過微博,那時候覺得大家都在刷微博嘛我就也想刷,但後來....就放棄了,因為我發現我根本不喜歡從微博上看一些消息這種習慣。所以後來之前的微博號也找不到了。

感覺就是徹底放棄社交軟件了吧……

上了大學以後用微信比較多,雖然是會聊天,也會刷朋友圈,但沒有發過朋友圈。

很多人都會問我啊,為什麼看不到你的朋友圈(意思就是你加了我為什麼要屏蔽我)我就連忙解釋說不是故意要屏蔽你是我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然後他們就會問啊為什麼不發呢之類的

然後我就會很語塞,因為說實在雖然我有我不發的理由,可是要解釋起來卻也很麻煩。

後來我就會說:“啊因為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

我確實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但老實說,我也不想養成這樣的習慣。

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也有幾個很交心的朋友,平時雖然和陌生人交往有點尷尬症,但也算放得開。

但內心其實很敏感。

不太喜歡社交,很多時候更願意自己吃飯逛街幹事情。因為覺得人與人交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發朋友圈是為了什麼呢,最直接的是為了告訴大家,那些關心你的人,你的近況吧。

不過我想了很久,這樣好,但也不好。雖然很方便,一條朋友圈,通知千萬家。但我好像更願意把這件事情一一告訴我想告訴的人。


雖然不知道自己講了些啥...

還是講講幾個發動態的弊端吧。不發動態的人,肯定有考慮到這些麻煩的事情才選擇不發吧。

1.朋友圈下面的評論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發了朋友圈不算啥,一一回複評論有時候卻挺麻煩的,而且總會有些自來熟的人留言讓你不知道怎麼回..

2.現在這個社會發個動態你不配點圖怎麼好呢……

配圖不配自拍怎麼好呢……

我親眼看過我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為了發朋友圈自拍n張p圖n久發了朋友圈還在想怎麼過了這麼久還沒人給我點贊難道我那張自拍不好看嗎……

3.發動態雖然能讓那些熟悉的人瞭解你的近況,卻也能讓那些和你不怎麼熟悉的人瞭解一個平面的片面的你。


最後

配個圖我就溜了


TT棕色大熊貓



我認識一個初中同學他就從來不發朋友圈,現在是一個上班族,工資不高!一個比較老實不會打扮的女生,長得還不錯!也有男朋友談了7年了!我問他為什麼只刷朋友圈不發朋友圈,原因很簡單,他說沒什麼可以曬的,也沒什麼他認為值得去曬的!他說;朋友圈都是將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提升逼格用的!也沒那麼多原因就是不想發動態!

我認為不發朋友圈的人跟自己的生活”工作環境和自己的性格思想都是有關係的!首先我這位同學生活並不是很豐富,朝九晚五的,工資不高,而且特別省!就算出去旅遊也不會跑太遠,吃穿都很普通!

如果我這位女同學是一個富家女,生活條件優越,那可能是另一種結果!

所以啊我覺得小編提這個問題真的特別無聊!無聊到人家不發動態你都要關心,可能人家不玩微信玩Fbook呢?對於你不認識不瞭解的人發不發朋友圈真的需要去理解他心裡想什麼嗎?不發朋友圈有太多的原因!

比小編還要無聊的人就是我;凌晨3點我居然花了半個小時打這麼多字!越想越浪費時間!我覺得我們應該多為自己花一點時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別人身上!對嗎?睡覺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