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五,我爱我|到底怎样才算爱自己?

五二五,我爱我。

这个和我24小时在一起的“我”,我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爱我,到底应该怎么爱?到底怎么样才算爱?

攻略很多,有用的不多。今天,让我们付衍清老师来跟大家聊聊:到底怎样才算爱自己。

爱自己,是一切美好的根源。


五二五,我爱我|到底怎样才算爱自己?

爱自己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心理概念,到底什么是爱自己,每个人答案可能都不一样。

有人说每周去SPA才叫爱自己,有人说要经常做瑜伽才叫爱自己,把所有爱自己的方法加起来有成百上千种,那么是不是不去做瑜伽、不去SPA,就成了不爱自己?孔子说过,必也正名乎。如果把这个词组拆开,我们不得不问,爱是什么?自己是什么?如果客体是自己,那么主体是什么,是谁来爱自己?不搞清楚这些,可能你就会被各种答案搅得头晕脑胀,不知如何是好。

爱就是愿意给予关注

如果让我给爱一个定义,我想可以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爱就是愿意给予关注。

或许你看了这个定义会皱起眉头,因为你刚刚谈过一场恋爱,在那场恋爱里,你感受到的“爱”恐怕是另一种景象。不仅是你,我们从小到大,都经历过很多让我们痛苦的“爱”的景象,无论是父母声嘶力竭地吼他们期望你如何做只是因为他们爱你,还是恋人撕心裂肺地喊他之所以痛苦都是因为爱你。在很多人心里,爱是一种深刻的、多少掺杂着一些痛苦的情感。难道这些深刻或痛苦就是来自于给予或不给关注?

事实上,尽管我们的意识能够分辨爱和痛苦的不同,但我们的潜意识却会将所有关注都标注为“爱”,特别是当正向的关注如赞美、鼓励、欣赏等等面临不足时,饥渴的心灵就会将负向的关注如批评、指责、甚至谩骂等等也标注为“爱”。

当你还在抱怨、痛恨你的男友时,至少你还是关注他的,无论物理距离上你们是否不再见面,但心理上你仍然在爱。如果你已经对他感觉漠然,心里想起他如同一个陌路人,你的关注就不再属于他,即使你们并没分手,也可以说你不爱了。

说到爱自己,最少涉及的就是心灵

再说说“自己”。“自我”概念是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关于它的定义五花八门,同时它本来就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结构,随着时间、空间的不同,无论从身体还是从心灵,“自己”是始终在变化的。我们只能说当下的自己就是你知道并认同的关于你这个人的所有信息,这个你自己既包括你的外在形象,也包括你的身体,同时包括你的心灵。

大部分时候,一说到爱自己,我们会把它简化为舍得为自己的外在形象花钱,愿意照顾自己的身体,而最少涉及的就是自己的心灵,然而爱自己恰恰无法缺少对心灵的呵护和关爱。

“左右互搏”可能是你熟悉的状态

谁来爱自己,很明显,这个主体仍然是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可以把它想像为“左右互搏”,只是这里要把“搏”字换成“爱”字。

事实上,左右互搏可能也常常是你熟悉的心灵状态,比如闹钟响了,懒惰的自己说不想起来,让我再睡会儿;勤奋的自己说你别老偷懒,该起来就起来;懒惰的自己说你别老那么勤快,累死我啊,我就不起来;勤奋的自己说都像你那么懒,迟早没饭吃,你赶紧起来。类似的状态你应该很熟悉吧,爱自己就是要尽量将“左右互搏”转化为“左右互爱”,将内心的冲突转化为和谐,将内心的漠视转化为关注。

爱自己是将内心的漠视转化为关注

比如,你是否认真地关注过自己的身体,你看过双脚每只脚趾的形状吗?你感受过脚趾走路时接触地面的触感吗?当脚疲倦的时候你是如何对待它的呢?你是不闻不问地使用着自己的身体,还是关注过它,给过它足够的关爱呢?你又是否了解自己的心灵?你什么时候容易烦躁,什么时候容易高兴?你烦躁的时候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会哄哄自己逗逗自己陪陪自己,还是会指责自己压抑自己不理自己?

如果你足够关注自己,特别是带着慈悲心关注自己时,你觉得你还会再用之前的方式谈恋爱吗?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下一场恋爱到来之前,愿你先学会左右互爱,好好地,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