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乐评:对摇滚的真爱是理性看待衰退

行舟: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本文转自吉他联盟,原标题《为什么时代在发展,中国摇滚乐却在衰退?》

摇滚乐单纯作为一种音乐风格来说,当下的确是衰退了。

摇滚乐的黄金期在 70-90 年代。2000 年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到了 2010 年以后,就更为明显了。

这不是中国的问题,这是世界性的问题,并且世界摇滚乐的衰退和中国摇滚乐的衰退并不构成绝对的联系,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行舟乐评:对摇滚的真爱是理性看待衰退

这张图是当下美国 Billboard 首页栏目的截图。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什么风格是现在最流行的风格。

单说中国

我们如何评价一种音乐是否衰退或者振兴,在我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方法,就是看看这种音乐风格是否仍然在大众的视野里。

另外一种,则是我比较偏好的,

就是把这个时代的最优秀的摇滚乐作品,

和所谓的“最好的时代”的摇滚乐作品

比一比,

看一看,

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用这种方式来分一分高下。

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前提,

就是我们对摇滚乐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是有比较一致的认知的。

比如我说汪峰是摇滚,你说汪峰不摇滚,那么这个事儿就没法往下谈了。

我对一种风格的定义不从精神层面定义,只从客观的音乐层面上定义。

在摇滚这个风格下面的子分类有很多。

比如流行摇滚,比如朋克,比如前卫摇滚之类。

之所以谈到这些,是我们首先要看清楚,

在这些属于摇滚的子风格下,

中国的摇滚乐都曾经达到了什么高度。

1.崔健的高度

行舟乐评:对摇滚的真爱是理性看待衰退

在30年前,崔健刚开始在中国做摇滚乐的时候,中国摇滚乐的风格是相对单一的。当然崔健的音乐在当时是很前卫的,很多东西到现在都不落伍。

就比如著名的《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古筝的使用极为大胆,放到现在,这样的编曲也是十分大胆惊人的。

崔健把很多民族乐的元素很好的融入在了摇滚乐中。

这种摇滚风格如果用当下比较通用的标签方式,是一首Alternative Rock。

而且30 年过去了。

崔健如今还保持着旺盛惊人的创作能力。

在 2015 年专辑《光冻》中,仍然有着令人惊艳的作品,比如《金色早晨》。

崔健老而弥坚,驾轻就熟的姿态,只能让你感觉,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太牛逼了。

崔健退步了么?丝毫没有。

从 80 年代到今天,崔健从《一无所有》一路走来,

十年磨一剑,

所做的每一张唱片,都是与这个时代对话。

音乐语言虽然经历过一段不成熟的时期,但是总有能够让你感叹其高度的作品。

行舟乐评:作为中国摇滚教父,不管前30年,还是当下,老崔仍旧是那个痴迷摇滚的老崔,而且可贵的是老崔的作品紧跟时代而走,从来不脱轨。

2.汪峰的高度

若我说汪峰的高度,你们可能觉得我疯了。

汪峰的鲍家街 43 号乐队,确实在早年达到过非常高的高度。

就比如《瓦解》如果我说这是汪峰 1998 年时的作品,肯定有人不信。

《瓦解》中编曲和音乐的批判意识在今天也是毫不落伍的。

汪峰是一个极为聪明的音乐人,写得出《春天里》,写的出《当我想你的时候》这样的作品。

也同样写得出像《回忆之前,忘记之后》,《青春》,《美丽世界的孤儿》,《晚安北京》甚至像《瓦解》这样的作品。

我认为当我们提及汪峰的时候总谈到他老婆和他的劳斯莱斯,还有他如Bono 一般的装束,是不太公平的。

当我们去考量他的音乐的时候,可以发现他曾经达到的高度也是令人称赞的。

如果说崔健从《一无所有》到《解决》的过程是 80 年代末的音乐的话,

从 9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这段时间,中国的摇滚乐是进步了的。

并且,即使是像汪峰这样的音乐人,也同样保持着批判性。

行舟乐评:对于汪峰很难评价,喜欢的人甚是喜欢,痛恨的人各种批判。

3.魔岩三杰的高度

大家对魔岩三杰已经足够熟悉了,几乎是每一首歌。

更重要的是因为那场历史性的,在红磡举办的演唱会。

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三个人的音乐分开来看,

窦唯和张楚其实都算不上是绝对意义的摇滚乐,尤其是张楚。

相对于汪峰来说,他们二人的音乐风格都不够典型。

窦唯的音乐风格更加多元丰富,张楚则更偏向于民谣气质。

这里面何勇比较特殊。何勇的《垃圾场》展现了多种完全不一样的气质。

《垃圾场》的躁,《钟鼓楼》的静。《头上的包》的无奈,这些都属于摇滚乐的精神。

他们特别自然的依托于他们当时相对擅长的编配表达出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效果。

这三个人的命运其实很多人也都很清楚。

也许提及摇滚乐的衰落的时候,可能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三个人不同的选择。窦唯选择了安静的做音乐,另外两个人再也达不到以前的高度。

以我的经验来看,大众对魔岩三杰的的关注是过度了的。

魔岩三杰是很少的在当时能做到每一首作品都不错的音乐家。

但是能说做到了极致么?

我认为有一些作品,如《钟鼓楼》,《高级动物》,《蚂蚁蚂蚁》等等耳熟能详的作品是达得到的,但是也有诸多作品是过誉了的。

说回窦唯,其实他和崔健一样。

一直对音乐保持着专注,并且具有极高的天赋。他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他回不到《黑梦》的高度上,

但是这个人的能量,

你笃定他做不出超越《黑梦》的作品,我也不信。

对于大众来说,很多人唏嘘这个时代,唏嘘摇滚乐,其实只是唏嘘他们看到的魔岩三杰。

虽然这是摇滚乐,但不是全部摇滚乐。

行舟乐评:的确,如果回过头细品魔岩三杰过去的诸多作品,他们真的只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摇滚代表。

4.朋克

有人说何勇是朋克,但是其实真正的朋克是这张《无聊军队》里面收录的乐队。

21 世纪的前五六年,朋克绝对是中国摇滚特别重要的力量。

这股力量的诞生是在 90 年代末,达到高潮也就是在 20 世纪初,这里面最著名的莫过于脑浊。

但是其实在 90 年代末的朋克的乐队中,已经不止有像脑浊这样传统的朋克乐队,同样也有诸如木马一般具有明显的后朋克气质的乐队。

这样的风格,也是在这之前中国乐队从未出现过的。

包括朋克发展到 2010 年之后,有了反光镜乐队《只有音乐才是我的解药》这样的作品。

朋克这种风格变得多元化,气质也变得平静与成熟,这本身也是音乐的发展。

5.其他

从几个人到多重风格,并非我虎头蛇尾。是因为如果真的把中国摇滚乐的几十年发展说开,这不是一篇答案能够完成的。

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我和很多人谈及摇滚乐的时候,他们总是从某几个人谈起,而不去宏观的考虑摇滚乐这个大风格在中国的展开以及发展。

摇滚乐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有很多风格都是从无到有。有很多重要的名字我们可以参考:

Brit-Pop :果味 VC

Post-Rock :惘闻

Alternative Pop/Rock: 左小祖咒

Progressive Rock :声音玩具

包括兵马司旗下,诸如 PK14,Snapline,AV 大久保之类的乐队,已经将把摇滚乐做到了十分细分的风格领域。

这些进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摇滚乐走进中国的 30 多年中,是我们纯粹只看30 年前的摇滚乐,无法预料到的。

正因为思想并未真的开放,你们才会硬要把摇滚乐和思想扯在一起。

行舟乐评:说到这里,只想说理性看待摇滚,不能以个人情感定义摇滚,每一时代摇滚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尊重每一时代的摇滚,才是对摇滚乐的最大热爱。

摇滚乐是一种音乐风格,他在这些年发展的速度放缓。但是从未停止过发展,虽说现在玩儿摇滚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这种风格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这不意味着这种音乐的衰退。

谈论音乐的衰退最客观的依据,应该在音乐本身。无论是老一代摇滚音乐人,还是新一代摇滚音乐人,都在为创作作品而努力。

表面上我们这些年优秀的作品少了,但是其实回想一下,在你印象中所谓的“辉煌年代”的作品,总量到底有多少。

在你提及摇滚在中国的衰退的时候,你对中国摇滚乐的现状关心了多少?

摇滚乐是在进步的,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作为听众,你的耳朵到底有没有在摇滚乐的滋养下变得更有生命力呢?

说到这儿,我举个例子。

万能青年旅店

万能青年旅店的介绍,我记得第一句就是,这是一个九十年代的乐队。对,他们说的没错,他们的音乐做的很好,很地道。但是,这的确是一个九十年代的乐队。在你们在二十世纪开始十几年之后追捧他们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们的耳朵。也一直停留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问题的不是摇滚乐,而是你们的耳朵,你们的审美。

好妹妹乐队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好妹妹乐队那些你们熟悉的歌儿,其实不比毛宁的音乐强多少。如果你们是客观的人,没道理只喜欢好妹妹而不喜欢毛宁。

其实摇滚乐中的很多东西,从那时到现在,一直没被大众所重视过。当很多听友自以为以某种历史的高度去回看中国摇滚乐所谓衰落的时候。

我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你对音乐的审视,其实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有些偏颇的。

中国的思想确实开放了,这种开放也确实作用在音乐人身上,但是却未必作用在听众身上。

这可能是社会的问题,但是把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摇滚音乐人,那实在太冤枉了。

所以那些喊着摇滚不死,或是摇滚死了的口号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从未重视过摇滚乐的大众们。


欢迎关注行舟乐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今日头条、百度贴吧、百度百家、网易号、豆瓣、知乎、快传号、大鱼号、搜狐号、东方头条、新浪看点、QQ看点、简书、喜马拉雅 、大风号,请在相应平台搜索“行舟乐评”,您可一键关注。

行舟

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