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故事|從被動到主動,我與P2P的不解之緣

“人人故事”是我們新上線的系列故事。

“我知道P2P行業比較早,那是在2012年”,我們這次的被採訪用戶闞小姐開場說到。

“那時接到了一個電話,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所謂P2P平臺。電話端的銷售向我詳細地介紹了P2P行業,而當時我正在帶一個銷售團隊,腦海裡想的都是,怎麼才能把這個銷售挖過來”。

這是闞小姐第一次聽到P2P這個概念。

從被動到主動

第一次接觸金融的時候是在大學畢業後,剛工作的時候。因為是在一家炒股軟件公司工作,在新員工培訓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接觸到了一些金融知識。

一段時間後,闞小姐發現金融並不想自己想象中的“低買高賣”那樣簡單,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多了。有時輸贏似乎全憑運氣,有時還要搭上時間與精力。

“那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好難啊,再加上,我有時覺得花錢享受才是最安全的。”她幽默的這樣聊到。

就這樣,闞小姐一直對投資這件事並不太關注。

人人故事|從被動到主動,我與P2P的不解之緣

直到2013年某寶上線,貨幣基金一下子火了起來,闞小姐很快服用了同事的”安利”。

貨幣基金成了她投資初期的“入門教材”。自此,闞小姐剛發下工資一般會選擇申購貨基。每天看到自己的賬戶裡能有一點回報,還能攢下一點錢來,一時間闞小姐也成了貨幣基金的粉絲。

“不過隨著政策變化,貨幣基金與自己的回報預期差距開始變大”。闞小姐稱,那時候我也開始積極地尋找其他的投資方式,並主動地尋找好的資產增值的方式。

投資對她來說,已變得不再陌生。

懶人的選擇

談起為何最後選擇P2P投資的方式,闞小姐直言“因為我太懶了”。

P2P投資操作方便,節省精力的優勢,再加上之前腦海裡有了P2P相關的概念。所以從貨幣基金轉戰P2P投資,闞小姐基本沒有猶豫。

“P2P投資的方式剛好吻合我自己的性格,一方面平時工作沒有過多精力,另一方面自己對基金、炒股的方式實在沒有經驗。幾個投資方式對比下來,那時的P2P對我來說上手比較快。”

而談到回報的問題,闞小姐則顯得比較佛系。

“選擇P2P,我們自己心裡要對它有一定的心裡預期,就是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能接受的。”

人人故事|從被動到主動,我與P2P的不解之緣

闞小姐稱,自己選擇P2P的年回報率一般會設定在8%-10%之間。高回報意味著承擔的風險更高,所以她也不會因為平臺之間1%的差異,而不停地更換“陣地”。

對於風險,闞小姐更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她認為每個行業都會有不合規的公司,因為P2P行業有金融屬性,所以會選擇那些更注重嚴謹專業,敬畏風險的平臺。

“我覺得一方面做這個行業的人,應該更純粹,堅定專注發展的理念。既然做了金融,與錢打交道,就要讓人放心”。

另一方面,自己作為一個用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風險隨處可見,就好像炒股一樣,即使公司還在,但也一樣會發生虧損。重要的是我們要認清我們要做什麼,知道自己的評判標準是什麼,要建立完善的認知體系,才能從源頭上規避風險。”

令人上癮的強迫症

“雖然第一次在P2P平臺出借只加入了1萬元,不過在收到回報後也會非常高興。”

在有了第一次嘗試後,自己對打理閒錢就會變得特別上心。闞小姐稱:“

我也會主動地去看平臺季報、年報及平臺合規排名。不斷了解後,也會持續增加投入。”

闞小姐說,其實投資這件事是會上癮的,逐步滲透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她也會向專業人士請教,做好自己的資金配置。

人人故事|從被動到主動,我與P2P的不解之緣

“雖然在主觀上還是覺得錢花都花了而且花在了自己身上才是最安全也是最幸福的。但讓自己財富增值這件事,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闞小姐也向我們偷偷地透露了她在出借時的”怪癖”。

”出借這件事,我是有強迫症的,就比如說我出借了兩萬,到期後收到回報後,我會在從自己的存款中再拿出點錢,湊成整數出借。”

週而復始,闞小姐的資金有了一定積累,穩步增長。

寫在後面

本次採訪中,闞小姐講述了自己一步步投資的歷程,投資並不難,難的是我們要如何從自身做起把控風險,難的是我們如何戒掉自己一顆貪婪的心。闞小姐的佛系投資,並不是對自己不負責,而是相信自己的選擇,做好自己未來的規劃。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通過投資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我們下期見。

新手註冊享1288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