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婚姻有70%離婚離錯了

大多數的婚姻有70%離婚離錯了​1.一個在婚姻登記處工作的朋友曾說,看多了中國夫妻的離婚,會對婚姻慢慢失去敬畏感。因為他感覺,去離婚的人,不少都太隨便了。任性者居多,理性者居少。情緒用事者過盛,審慎處事者鮮有。

如一對80後的夫妻,因為丈夫鼾聲太大,要離婚。一對90後的小夫妻,因為老公擠牙膏總是從中間擠,而她是從底部往上擠,鬧矛盾,離婚。

一對70後的夫妻,因為丈夫老是將微信“附近的人”打開,她覺得居心不良,離婚。一對60後的夫妻,因為在麻將桌上,丈夫幫對家出主意,導致對家和了個槓上開花,氣炸,離婚。離婚離婚離婚......大家拎出這兩個字時,你能明顯地感到,那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一股怨氣、半腔怒火。

而怨氣與怒火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五臟六腑內流竄著不被看見、也未曾被安撫的渴望。渴望什麼?渴望溫柔的聯結,渴望平等的相處,渴望對方在某些方面的改變,或者說,盡他所能地改變。

2但中國式夫妻呢?卻總是在這方面交出負分答卷。大家習慣了專注於“我要什麼”,而非思考於“ta要什麼”。我要紅花,你給綠葉;我要綠葉,你給輕風......我得不到滿足。所以我委屈,所以你不好,所以要離婚。但他要什麼呢?我們不知道,也不關心。這是幼稚的。因為一份成熟的、健康的關係,都涉及三要素:什麼?多少?怎樣?“ta想要什麼”,我大致知道;“ta付出多少”,我也能給予相等的回報;“ta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大致也是我能接受的方式。這三點做到了,關係差不到哪兒去。做不到這一點,關係就會問題重重。而問題出現,兩人又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會直接將婚姻推到絕境。

3我的表妹於2017年6月離婚。離婚當天,她在朋友圈說:一次摳鼻屎引發的離婚。因為丈夫有潔癖。結婚以後,她必須做到讓家裡一塵不染,床單必須一週一換,在外面穿的衣服一進門就必須扔進洗衣機。丈夫更嚴苛的要求還有:一天得洗10次手,早晚各洗一次澡,洗澡時必須同時清洗鼻孔、耳朵等孔孔洞洞。一年後,不知是出於潛意識的反抗,還是無意間的疏忽,有一回吃完晚飯,她伸出食指,捅進鼻孔,摳出一大坨東西。丈夫當場就愣住了,然後甩門而出。次日離婚。還看過一個新聞,一對結婚不久的90後夫妻,因為丈夫在被子裡放了一個大臭屁,然後騙妻子進去聞。妻子一進去,他立即蒙緊被口,吭哧吭哧笑個不停。妻子臭暈了。一出來就和丈夫大打出手。離婚。這些離婚,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可笑又可氣。
大多數的婚姻有70%離婚離錯了

兩人如此不成熟,就像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在玩過家家,玩膩了,一個不爽,就去了民政局。說實話,這不是追求自我,而是過於任性。更不是追求自由,而是瞎胡鬧。他們的關係沒有救嗎?有救。只要丈夫看見真實的妻子,妻子理解丈夫,通過非暴力溝通,商議出兩全辦法,關係就能繼續。但90後的他們,都沒有去挽救婚姻,而是急著為它安樂死。

4錢鍾書說,婚姻是圍城。城門裡,有無數人在進,也有無數人在出。進進出出都是常態。不少人早已將婚姻,當成一種體驗,而非一個結果。這當然是好事。只是,太多人的離婚,不是關係確實破裂,而是兩人無法解決問題,也不想解決問題。騰訊女性網站曾做過一個專題,稱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離婚率持續走高;2005年,離婚夫妻達到178萬對。2014年,離婚夫妻達到363.7萬對。2016年,離婚夫妻達到415.8萬對。離婚率截止目前,還在一直飈漲,且從未有緩和趨勢。面對山呼海嘯的“離婚”聲,一些社會學、心理學專家紛紛開始發出警示:“小心,中國70%的婚都離錯了!”哪裡離錯了?錯的地方,無關財產、撫養權、債務,而是太多婚姻,只是微染寒疾,而非病入膏肓。而這種錯離的婚,專家們認為,已經達到了70%。也就是說,10對離婚的夫妻,有7對本不該離。他們本該過得和諧幸福,而非天各一方,各行其路。

5這7種錯離的婚,婚姻家庭指導師張文軒認為,大致分為以下3種類型:

一是外力干預型。比如婆婆到來後,干預了夫妻間的很多事,婆媳衝突頻生,由此導致夫妻離婚。

二是經濟困難型。由於沒錢,貧賤夫妻百事哀,矛盾層出不窮,最終導致離婚。

三是生活瑣事型。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吵鬧,最終鬧到離婚的地步。

以上三種,都不是婚姻的絕症。如果是外力干預,有條件的,最好分居兩處;沒條件的,切記兩條準則:夫妻關係第一,父母要退居次要位置。為父母的勞動付費,而不是一邊享受,一邊指責。付費了,有些規則就好說了,長輩自然就懂得界限與分寸。如果是經濟困難,但人又不錯,那就一起打拼。如果是生活瑣事,那就要我們學會傾聽、理解、寬容、忍耐,不到最後,不輕易拋出離婚的底牌。
大多數的婚姻有70%離婚離錯了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論是妻子,還是丈夫,在聞見對方的臭屁,看見對方的鼻屎時,你一定要反覆在內心念三遍這句話。這樣可以讓你免於躁怒。列夫·托爾斯泰則說:已婚的人從對方獲得的快樂,僅僅是婚姻的開頭,絕不是其全部意義。婚姻的全部含義,蘊藏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中。當你被小事弄得煩不勝煩,想要開車去民政局時,將這句話在內心默唸三遍。這樣可以讓你去除不必要的怨念。

我們要明白,戀愛時的“哎呀媽呀,他居然說愛我了”、“我好想他,整晚整晚都睡不著”、“為了他,我什麼都願意”......等心悸、甜蜜、不顧一切的心情,以及被照顧、被噓寒問暖、被搞風搞雨送花送禮物的行為,都是激情。激情不是維持婚姻的根本,更不是衡量一段婚姻幸福與否的標誌。婚姻圖的,不過是秩序。在秩序之中,獲得安寧。在安寧之中,贏得長久。而對於家庭的秩序感而言,夫妻二人過於感性,或者說,過於情緒化,都是有害的。

因為,情緒化本身,就是一種對秩序的破壞。你不要試圖在婚姻中驚天動地,也不要奢望一時鮮花著錦,四季春風,更不要以為如同灰姑娘,嫁了人,就意味著一切問題的終結。

從此,只有幸福,沒有痛楚。這是不可能的。你要做好準備的是,在這條通往幸福的路上,慢慢成長,艱難修行,變成一個真正的大人。最後,你可能要問,那30%離對的婚,是什麼樣的婚姻呢?

答案只有一個:愛與責任都已經缺席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