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熟悉明史的朋友,儘管能夠看到這個朝代存在的許多腐朽黑暗,但這個朝代卻有一點十分值得後人尊敬,就是無論國內有多大的災難,或者有多少的暴動,大明王朝在抵禦外侮方面,每個皇帝都是一如既往地固執,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比如我們能夠看到英宗皇帝被俘以後,瓦剌想要以此為要挾,索取更多的好處,沒想到大明根本不讓半分,反而是馬上擁立了新君,讓英宗皇帝在瓦剌手裡失去了作用。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時候內憂外患,國內又頻發自然災害,農民起義軍又此起彼伏,但焦頭爛額的他,面對北部遊牧民族的不斷南下侵襲,脖子是一點都不曾彎曲,腦子裡根本不想著虛與委蛇,完全就是要與對方血戰到底,結果讓李自成的軍隊趁虛而入,殺進了北京城。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沒想到這撤到南方的南明小朝廷,在這點上完全和明朝並無二致,對於南犯的清軍是誓死抵抗,就連這鄭成功也在收復南京的希望成為泡影之後,還居然扭過頭來,對準荷蘭侵略者一頓飽揍。讓當時很多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苟延殘喘的南明政權下的一支軍隊,竟然在鄭成功的帶領下,打敗了當時歐洲的海上霸主荷蘭。

當時南明王朝面臨的情況就是,整個國土的八成以上都已經落入清軍手中,而掌握在南明王朝手裡的軍隊已經微乎其微,完全不具備與清軍一戰的實力。就在這個時候,鄭成功聽取了沿海地區一個商人的建議,開始將臺灣作為自己的經略重點,並試圖以此為契機,守住南明的最後一線希望。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當時臺灣的實際情況。當時的荷蘭通過優先發展海上軍事力量的戰略,使得他們很快從整個歐洲脫穎而出,並經過無數的海戰,最終為自己嬴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就是這麼一個強國組成的軍隊,卻在瀕臨崩潰的南明軍隊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也許當時的全世界震驚,這東方王朝即使到了窮途末路,也是如此的強勢難惹!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不過鄭成軍功的軍隊其實並不是與荷蘭整個國家為敵,而是為了收復臺灣,而攻擊盤踞在這裡的侵略者。當時荷蘭人乘著中國北邊的戰事頻仍,肯定會無瑕南顧的時機,派出侵略軍隊侵佔了臺灣。因此在南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時候,鄭成功接受了他人的建議,決心拿下臺灣,為南明王朝嬴得一個發展機會。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當時盤踞臺灣的侵略者有數千人,而鄭成功手裡的軍隊卻更是差勁,他僅僅是對手的二成左右,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退路的他,指揮著自己手裡有限的軍隊,硬生生地從荷蘭軍隊奪回了港口。並由此一鼓作氣,將他們的支援部隊打敗了,最終完全收復了臺灣。

中國最強勢的朝代:國土丟失八成,卻依舊吊打歐洲強國

從歷史上來看,儘管鄭成功的這番舉動,並沒有使南明王朝延續更長時間,但是他所代表的是中國王朝的軍隊,在瀕臨滅亡的時候,仍對外國侵略者予以迎頭痛擊,因此也被當時世界各國的人們稱為最強悍的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