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半面積屬地質災害易發區,3783萬人易受地質災害威脅

近日,省國土資源廳下發《安徽省地質災害防治“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到,我省四分之一以上的國土面積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佈於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和淮北平原煤礦集中區。下一步,經過治理等手段,將基本消除威脅100人以上及重要地段、重要設施周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全省3783萬人易受地質災害威脅

“十二五”期間,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528起。“十二五”末,全省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680處。其中,皖南山區最多,共2444處,佔全省總數的52.20%。

《規劃》提到,我省地質災害點多、面廣,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6.82萬km2,佔全省總面積的48.85%,受威脅人員3783萬人。加上我省地形複雜,丘陵山地面積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29.3%,斜坡發育,不穩定巖組廣泛分佈,地質環境脆弱。

依據地質環境背景及人類工程擾動等因素,把我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分為高、中、低、非地質災害易發區。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佈於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和淮北平原煤礦集中區,總面積3.62萬km2,佔全省總面積的25.83%。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發區主要分佈在皖南山區、大別山區;採空塌陷高易發區主要分佈於淮北、淮南煤礦集中區;岩溶塌陷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佈於淮南、銅陵石灰岩淺覆蓋區;地面沉降易發區主要分佈於淮北平原阜陽、亳州地下水超採區。威脅人口5萬餘人,威脅財產20多億元。

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則主要分佈於皖南山區中南部的休寧-屯溪、青陽-繁昌-廣德一帶,沿江丘陵平原的懷寧-廬江、明光-全椒一帶和江淮波狀平原的定遠中部地區。

下一步基本消除重要地段地質災害威脅

目前,我省依託地勘隊伍每年汛前、汛中、汛後都會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核查,基本查清了全省地質災害現狀和隱患點的動態變化情況;38個重點防治縣(區、市)的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完成;完成了129處隱患點勘查。

我省也已經建立了覆蓋全省四級聯網的地質災害信息採集與動態監測系統;建立了縣(市、區)、鄉(鎮)、村、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絡;建成了4798人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隊伍,全面覆蓋全省所有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行政村。一旦發現地質災害可能,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將聯合會商、進行預警信息發佈。

下一步,我省將全面推進群測群防網格化建設,到2020年底,實現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基本消除威脅100人以上及重要地段、重要設施周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對可能威脅城鎮、學校、醫院、旅遊景區、集鎮和村莊等人員密集區以及交通幹線、水利工程、輸供電輸油(氣)設施、大型工礦企業等重要設施周邊,適時開展高精度地質災害隱患調查;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及重要地段、重要設施周邊和重點村鎮部署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試點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