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四川“5+1”产业总规模将超8.2万亿

2022年 四川“5+1”产业总规模将超8.2万亿

封面新闻记者 殷航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提出着力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打造成主营业务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特别强调要加强培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5G、网络安全、医疗健康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轻工纺织、建筑材料、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快建设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引领支撑四川省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环节攀升,构建起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四川已制定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通过5年时间,基本建立。到2022年,5个万亿产业的总规模预计将超过6.2万亿,数字经济规模也将突破2万亿。

为什么构建?

破解四川工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推动四川工业质量、效益、动能转变

陈新有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 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 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使命,也是四川省建设经济强省 、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了解到,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对四川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 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工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推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 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2022年 四川“5+1”产业总规模将超8.2万亿

二是破解我省工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现实需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解决四川 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体系不优、产业层次初级化低端化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为推动全省经济 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动实践。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是在充分考虑四 川省独特的生态环境地位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通过加速推动四川工业质量、效益、动能 转变,切实发挥好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切实把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陈新有表示,四川省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基础雄厚、优势突出、规模较大,其中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产业规模均已超过8000亿元,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也已经超过 60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2年,5个万亿产业的总规模预计将超过6.2万亿,数字 经济规模也将突破2万亿。

有何内容?

电子信息产业或先破万亿

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达1.7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构建的“5+1”现代产业体系就是指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 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从目前的产业规模和产值来看,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可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四川将重点聚焦 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培育5G、智能穿戴设备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产业上 ,重点抓好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等高端领域,着力推动汽车产业提档 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2亿元;在食品 饮料产业上,重点推动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药等领域发展,培育一批茶、竹、果蔬、中药 材和饮用水全国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和全国重要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力争到 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4万亿;在先进材料产业上,推进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钒钛钢铁稀 土等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1.1万亿元; 在能源化工产业上,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资源开发和促进水电消纳,优化天然气(页岩 气)开发模式,提升化工产业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精 细化工生产基地,力争到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除了“5”还有“1”。陈新有称,目前四川省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并且保持高速增 长态势。下一步将建立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机制,围绕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建设目标 ,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据流引领集聚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提升大数据产 业能级,形成数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区。

如何构建?

六大行动路线出炉

到2022年基本建立“5+1”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四川将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5+1”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一干多支、五区 协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第一动力” 作用更加突出,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工业综合竞争力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引领西部、辐射全国 、融入世界的制造强省地位基本确立,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力支撑。

陈新有透露,在行动上,四川将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工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按 照“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要求,以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为重点,优化调整市州产业布局,打造各 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版图。同时,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重点是对标世界500强、制造业“ 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等,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加快中 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

此外,将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 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工业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坚决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着力提升工业清洁生 产水平,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还要推动产业全域开放合作。”陈新有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下,推动“四川制造”市 场拓展、对外投资、产能合作“三位一体”开放合作。最后,还要优化营商环境。以降本减负为重 点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切实推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电用水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 精神,为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