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故事游安徽:老雁馍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淮河的北部有个地方叫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民淳俗厚,物产丰美,土厚水甘,风和气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一条河,名叫颍河,河水川流不息,岸边草木茂盛,经常有大雁在这里栖息。清澈的颍河水孕育着颍州大地。

在颍河的岸边,有一个村庄叫谭菜园,住着一位姓谭的私塾老先生,名叫谭顺昌。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为人忠实厚道,心地善良,常常接济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孩子在这里读书,从不收取学费。受到当地百姓的敬重,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百姓尊称他谭先生。谭先生有三个儿子,可是没有闺女,而谭先生很喜欢女孩,很想要个闺女。

一天,谭先生在给学生批改作业,妻子谭氏在一旁陪伴。他猛然对妻子谭氏说“夫人,我很喜欢女孩,想要一个闺女,可以吗?”谭氏笑着说“相公,你不是在说梦话吧,我们俩都是五十岁的人了,怎么生啊?”。确实,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五十岁的人确实不能生育。谭先生很无奈没有说话,沉默了片刻,继续批改学生的作业。

谭先生很内向、牛筋、真诚,要闺女的想法已经在他脑海里扎根了。由于他盼闺女心切,也没有心情教学生了,饭食也减了很多,身体渐渐的消瘦了。老是自言自语说,有一个闺女该多好啊!谭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也没有办法。

也许是谭先生的诚心感动了上帝,也许是天道酬德,没有多久谭氏就怀孕了,谭先生夫妇很是高兴,心里乐滋滋的。

时间过的很快,十个月过去了,谭氏就要分娩了。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谭氏果真生了一个女孩。谭家人都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全村百姓都来为他们道贺。

几个月过去了,可是闺女还没有名字。这天谭氏对谭顺昌说:“相公,你给闺女起一个名字吧”。谭顺昌立刻想起颍河岸边美丽的大雁,张口就说:“给闺女取名大雁吧,希望闺女向大雁一样美丽,有志向”。谭氏很赞同:“不错,就给闺女取名大雁”。从此女儿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大雁。谭先生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对大雁疼爱有加,大雁聪明伶俐,天生丽质、懂事,很讨人喜爱。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大雁已经十八岁了,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大雁聪明、漂亮、美若天仙,有“人见不走,鸟见不飞”之美。而大雁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尊敬长辈,人见人夸,谭先生老来得女,大雁又那么优秀,心里充满无限喜悦,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西汉末年,公元前36年,汉元帝诏书天下,遍选天下秀女。皇帝诏书谁敢不从。于是全国各地的郡县都在积极的挑选漂亮有才的女孩,向皇宫推荐。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的王昭君因为漂亮有才被选应诏入宫,成为一名宫女。

此时的颍州和其他郡县一样,也在为皇帝选拔秀女。这天县令派人来到谭家庄,对谭顺昌说:“谭老先生,你家大雁那么漂亮,又有才,让他参加竞选秀女吧!将来大雁会有很大的前途的。”谭顺昌是一个明智的人,为了大雁的前途,就同意让大雁参加竞选秀女。由于大雁美丽有才艺,表现出众,被选中秀女,进入长安皇宫。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缘分。大雁和王昭君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两个人一见面,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大雁彬彬有礼地对王昭君说:“姐姐,我叫大雁,来自颍州”。王昭君看到眼前这位美丽、有礼貌、有教养、有素质的妹妹,不禁感到敬佩,笑着说:“妹妹,我叫王昭君,来自南郡秭归”。由于两个人的共同爱好,又都有教养有素质,两个人关系特别密切,并结拜为姊妹。王昭君比大雁长一岁,称作姐姐,大雁称作妹妹。从那以后,两个人形影不离、相互依靠、相互照顾。王昭君对大雁说:“大雁妹妹,以后无论怎样,我们姐妹两个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甘共苦,永远都不要分离”。大雁默默点点头:“我会的,我们同甘共苦永远不会分离,你无论到哪里,我都会跟着你。”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汉元帝要召见新来的秀女。由于秀女太多,汉元帝都累了,不想召见了。一个大臣给汉元帝出主意说:“陛下,让画师把秀女的画像画下来,让你挑选,漂亮美丽的召见,其他的就不要召见了”。汉元帝满意的点点头。于是,就命令画师给每个秀女画像。让汉元帝挑选召见秀女。一些想让皇帝召见的秀女,为了让画师把自己画的漂亮些,对画师行贿。当轮到王昭君和大雁时,画师向她们索贿,王昭君和大雁认为自己漂亮,就没有给画师银两,结果,画师在王昭君画像的脸上点了许多点,好像许多麻子,把大雁画像的鼻子给画歪了。当汉元帝看了王昭君和大雁的画像后,认为王昭君是个麻子,认为大雁的鼻子有一些歪,她们两个人都没有被召见,继续在长安皇宫过着清苦的日子。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到长安,对汉朝称臣,永远归顺大汉,请求和亲,以接永久之好。汉元帝同意和亲,并和单于达成协议。接着,汉元帝就琢磨“和亲”的人选,汉元帝很发愁,派谁去呢?这时他想到了画像上麻脸王昭君,于是他决定让王昭君作为“和亲”人选。为了民族的团结、为了天下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为了大汉的安危,王昭君同意了和亲,自愿嫁给呼韩邪单于。到了举行仪式,欢送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汉元帝亲自送行。当他看到王昭君那么漂亮,丰容靓妆,光彩照人,不禁大为后悔,很想把她留下,可是他又怎能违背诺言、协议呢?只好眼睁睁看着让王昭君远嫁匈奴。汉元帝很气恼,之后他把这种气愤,发泄到画师身上,下令把画师给杀了。

王昭君去匈奴时,由于她和大雁关系密切,情同亲姐妹,两人又誓言永远不分离。请求皇上让大雁陪她一起去匈奴。汉元帝也深深的爱上了王昭君,就同意王昭君的请求,让大雁作为侍女和王昭君一起去匈奴照顾王昭君。

到了匈奴,王昭君对大雁不是当作侍女,而是当作妹妹、当作亲人。王昭君作为匈奴王后,侍女自然很多,也不需要大雁伺候。她想不能委屈了大雁妹妹,她应该有自己的幸福。在王昭君的提议下,大雁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弟弟左贤王。从此大雁也有了自己的家,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可是大雁经常思念远方年迈的父母,谭顺昌夫妇也想念闺女大雁。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雁思念、感恩、孝敬父母的心情与日俱增。大雁渐渐的消瘦憔悴了,她时常惦记着父母,想的很多很多:父母身体怎么样了,生病了没有,生活的怎样;她想起了家乡的大雁,小时候经常到河岸去看大雁,并且和大雁一起玩耍,大雁陪伴她度过了欢乐的童年。这天夜里,大雁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真正大雁,飞到了父母的身旁,大哭一场,边哭边说:“爸妈,我很想念你们”。谭顺昌也流下眼泪说:“我和你妈也想念你”,大雁痛哭不止,可醒来却是一场梦。

又是一年元宵节,这天大雁在厨房做馒头,当她在揉面团做馒头时,想起了远方年迈的父母,不禁暗暗地流下了眼泪。忽然有一个想法:把馍做成老雁的形状,蒸成老雁馍,送给远方的父母,代表自己去看望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感恩、孝敬之情。于是她把面团轻柔慢搓,把馍做成老雁的形状,蒸熟之后,准备派人把老雁馍送给父母。左贤王看到妻子大雁那么思念父母,那么贤惠、善良有孝心,不想让大雁忍受思念父母的痛苦。决定亲自和大雁一起带上大雁亲自蒸的老雁馍,一同去看望大雁的父母。看到女儿女婿带着老雁馍到来,谭顺昌夫妇喜出望外,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女儿了,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此时的心情,大雁痛哭流涕。女儿的孝心让谭顺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雁思念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亲自蒸老雁馍回来看望父母的孝心传遍了整个村庄,传遍了颍河两岸,传遍了淮北大地。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出嫁的女儿都纷纷效仿大雁,亲自蒸上老雁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那以后,颍河两岸,淮北大地,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老雁馍已成为风俗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以后,二月二之前,蒸上老雁馍,给父母送去,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感恩、敬仰之情。至今阜阳人还有把闺女称为“老雁馍”习惯。

现在老雁馍是采用优质面粉和面,轻揉慢搓上百次,把握好火候,温火慢蒸而成。存放数十日不干不霉,爽口如初。作为阜阳特产,老雁馍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食品、礼品,赠送给父母、长辈、领导和自己敬重的人,以表达思念、感恩、敬重之情。希望老雁馍飞出阜阳,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