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学琴家长配合,怎么配合

总说学琴家长配合,怎么配合

想把钢琴学好,就不得不说一个话题,就是家长的配合。

总说学琴家长配合,怎么配合

关于配合,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其实说实话,我觉得这甚至比教师还要重要。


先说几个大的。


叛逆型家长:

比如孩子偶而生出逆反情绪,很正常啊,但如果家长也跟着孩子一起逆反“嗯?今天不想去上课?好,那就不去,一起休息。”别说,这样的家长还真有。

这哪有好处啊,时间不用长,半年以后别跟孩子要成绩,要也没有,也不给你。到时候无论怎么做,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了,习惯养成了。


戏精家长:

这类家长我是又爱又恨,当然恨多一点,他们经常迎合教师表现,随后向孩子道歉。


来个案例吧:

我有一位学员家长很有趣,每次上课,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骂的最凶,每次我看都觉得不太好,经常劝孩子家长不要这样。

说实话最开始我感觉很不错的,家长对教育很重视,我也得掏心掏肺,争取让孩子多养成点好习惯。

但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我发现孩子并没有什么进步。

很苦恼啊,我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了?我的教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至于期间看了很多东西,学了很多东西,就为找到病根,解决问题。


有一天,我带着口罩走在街上(东北的冬天),我下课了准备回家,看到孩子家长带着孩子补其他课结束,路过我机构门口,孩子看到了就说:“妈妈,我不想学琴,一上课你就跟平时不一样了。”,“宝宝,妈妈每次下课不都跟你道歉么,如果妈妈不这样老师会。”


我当时想撕掉口罩冲上去,义正言辞的告诉她,我不需要你外表上配合我,而需要你实实在在的配合教学。但是,我忍住了,想了一下,让孩子看到教师暴跳如雷的滑稽样子也没啥好处,就咽下去了。


孩子出现学习状态问题,我提出来了,你跟我逢场作戏啊?你也根本不想改啥啊,合着是想让我崩溃然后不要求啊?好哒,我就崩溃的让他们去学尤克里里了。

在这也提示大多数家长,教师也不傻,你有没有配合,从成绩上可以体现的一览无遗好么,千万别抖机灵坑孩子了,多看看教育的书,揣着明白还得装糊涂呢,大家都是活了几十年,想想那是坑谁呢。



额,有点激动。


说了一些比较气愤的,就得拿出一些解决问题的。

如果您不是以上两类家长,您想让孩子学的更好,想让孩子更出成绩,那么后面的东西,值得一看。


今天先分享学习:三个点的配合,知识点,练习方式,复习方式


一,知识点


知识点分为两类,理论和实践,我建议家长解决理论部分就可以了,实践就留给教师解决,因为解决错了更难改。


孩子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掌握,离不开家长的课后复习,我经常说一句话,孩子怎么记住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记住作用了。

举个栗子:

比如五线谱的线,间,孩子不比成年人,对于音符符头的位置有自己的逻辑观感,所以一定得强调位置,在哪个线或者哪个间,建立逻辑。

前期学琴,乐理知识不少而且很重要,并且这些都是记住了,一直都有用的知识,所以,知识点一定要带孩子复习。

中期呢,知识点就比较深奥了,家长最好也记住教师的原话,这对于督促练琴也是有作用的。简单点说,就是把所有知识点,比如连奏断奏,跳音落提都注意到。


二,练习方式


学到中期,随着程度加深,练习肯定会越来越复杂,但是如果会练琴,依然不会耗费大量时间,重点就在于会不会分段练习。

一般孩子弹到599程度,练琴就不能是一遍一遍的硬弹了,效率低不说,枯燥都是从这来的,一个问题解决一个月都不一定解决,家长呢,也要知道。孩子谈到这里总出错,那就解决这里的问题,大多数孩子糊弄家长就是一遍又一遍,家长最后看孩子练了几十遍,挺辛苦,就停了。

上课了,一片一片错音,然后质疑教师教学有问题,或者孩子没天赋。(我是早就习惯了)

在这呢,强调的是分段练习,哪里不会哪里不熟练哪里,然后再从头到尾缕一缕,看看还有没有不熟的地方,如果没有,基本就合格了。而不是跟孩子说,你练啊,练啊,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多动动脑,对孩子的学琴是一种真正的善待。


三,复习方式


这来点干货,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复习,我呢也就说一些前期理论知识里常用的一些知识。

总说学琴家长配合,怎么配合

谱号,可以形象记忆,让孩子想他们像什么,然后结合双手。

例:高音谱号,看到这个像棒棒糖的符号了么,你吃糖用哪支手?右手,那它就是右手的意思。(前期教材大多数都是右手高音谱号,左手低音谱号,这里也是方便区分左右,当然,如果直接能记住最好,因为有太多的孩子不分上下左右了。)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后期换谱号对于孩子也好理解了。

例:小节线和终止线,可以形容火车,车厢有固定的座位,坐满了,就得去后面的车厢,同时后面的车厢也是同样的座位,走到头了,就堵上了,否则就掉下去了等等。

例:音序,这个可以带孩子上下楼梯的时候练,一般楼梯不都是8阶么,从Do开始一直到Do也是正好8个,上去的时候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下来的时候do si la sol fa mi re do,练几天就记住了。


有很多人觉得这东西难啊,庞大啊,其实就是细节没记住啊,随着程度练习一定会记住的啊,所以不能忘记复习的同时,多找找有趣的复习方式。


如果孩子不会,一定要找思考顺序的错误,而不是上来就问答案。

比如某个音,在弹琴之前,我会问孩子四个问题。

哪支手,哪根手指,哪个音,弹多长。


建立思考顺序以后,慢慢的,手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就解决了,甚至不需要思考直接就知道了。练习都是循序渐进的,重点在于是不是认真和用心,还有坚持。



当然啦,可以踊跃留言,或许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呢?有问必答。

好咯,最后求一波关注,原创不易,不过您能看到这里,也是棒棒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