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爲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6月13日上午,日本成人年齡由現行20歲降為18歲的民法修正案,在參議院院會由執政黨議員多數贊成通過,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面臨老齡化危機,日本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完善人口比例,支撐經濟發展。於是,把更多的勞動力從未成年的概念下解放出來,變為成年人,就成了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日本老齡化的根源

日本政府規定65歲以上為老齡人口,佔比已達全國人口的1/4,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老齡化的根源,首先是年輕人少了。上世紀80年代以後,日本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造成人口比例出現倒金字塔結構。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估算值,2017年出生人口僅為94.1萬人,創1899年建立統計制度以來的最低值。

據日本總務省的人口統計及預測,2025年,1.8個20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就要供養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60年將減少到1.2個勞動力供養一位老人。

此外,日本的晚婚晚育傾向對老齡化的影響也很大。日本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0.7歲,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隨著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升高,之後繼續生育的數量就會減少。

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是導致一個國家勞動力短缺、消費低迷、通貨緊縮,其社會資源、財政資源越來越不堪重負。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各國生育率圖表

如果說日本是在富裕情況下變老了的話,中國則是在還未變富裕的情況下,同樣面臨老齡化與年輕人不願意生育的問題。

中國離日本的現狀有多遠?

中國當下的年齡結構類似於20年前的日本——都有25歲和50歲左右兩個人口高峰。在最後一個人口高峰之後,都出現了出生人口的大幅下滑。


再過20年,中國的年齡結構就會和當前的日本類似(如下圖所示)。屆時,最後一個高峰期的人口將會達到45-50歲,而目前50歲左右的高峰人口將大規模進入70歲,成為退休的主力軍,為養老金帶來極其沉重的壓力。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2016年中國和1995年日本的年齡結構對比圖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當前的中日年齡結構對比圖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2016年中國、1995年日本

2006年韓國人口年齡結構對比

上面的三張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最早的人口高峰即將進入50歲,從而宣告其生產力盛年的終結,而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口則是急劇下降,勞動力即將進入青黃不接的拐點。

日本和韓國在這一拐點後的經濟發展速度如何呢?


1995年,日本的人均GDP達到4.25萬美元的高峰(高達美國的148%),2015年回落到3.25萬美元(僅為美國的57%)。


2006年,韓國的人均GDP為2.09萬美元(美國的45%),2015年增長到2.72萬美元(美國的47%)。


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日本和韓國在達到和中國目前類似的年齡結構後,經濟都進入了低速增長。日本的人均GDP從90年代的超越美國,變為不足美國的六成。韓國的經濟增速則大體和美國持平。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其年輕人口出現了急劇減少,那麼勞動力供給在短時間內也會發生大幅下滑,人少了,消費需求也會大幅度降低,進而導致經濟進入低增長、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日本為解決老齡化危機,降低法定成年年齡,中國也會如此嗎!


中國老齡化的現狀與思考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比2016年出生人口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僅為12.43‰,這一數據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更是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二孩數量上升的同時一孩數量卻大幅度減少。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並出現近20年來首次二孩生育數量高於一孩的情況。


上述數據說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於一孩出生率的下降抑制中國家庭生育的意願的因素很多。比如,醫保、教育焦慮,使得很多家庭不敢輕易多生一個孩子。

隨著中國整體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國家可能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支撐經濟發展,比如日本此次對年齡的定義擴大等等。


財富星球話題

留言說說,你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