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的霍金,把科學帶入中國,99%的中國人卻沒聽說過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他半生潦倒,連秀才都不曾考取,終其一生備受歧視,卻因為研究聲學,成為第一個在國際頂級科技期刊《自然》(Nature)發表論文的中國學者。

不僅如此,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輪船、第一艘軍艦、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第一場科學講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份元素週期表……的誕生,都與他息息相關。

他是徐壽。他既是中國傳統工匠的謝幕者,也是近代科技知識分子的開

路人。他遠遠走在了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的晚清時代的前面。

1

1818年,徐壽生於江蘇無錫縣橋社崗裡村

據其好友華蘅芳之父華翼綸載:

“(徐壽)曾祖諱士才,祖諱審法

,父諱文標,世為望族。”

父親徐文標27歲便去世,

其時徐壽僅5歲,

母宋氏將其撫養成人

童年徐壽是“賴學精”,

藉口家塾教師水平差,經常逃學。

10歲時,母親將徐壽送到鎮上讀書,

徐壽學習態度大變,

走上“幼嫻貼括,習舉業”之路。

在舊式的“童子舉”中,

他竟連個秀才都沒考上。

他痛覺學習八股文的無用。

在這之後,

他便毅然放棄了“應試教育”和科舉當官的打算,

開始通往“經世致用”之學——科學。

他涉獵的科技範圍極廣,

律呂(音樂)、幾何、重學(力學)

礦產、汽機、醫學、光學、電學

就沒有一樣是他不喜歡的。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而這一次一時的放棄,

換來他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他的志向一瞬間清楚無比:

以經世致用之學,

尋富國強民之路!

17歲時,徐壽的母親去世。

徐壽靠修理農具、樂器等維生。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自鳴鐘,小鳥報時

一次,他去縣城修一架七絃琴,

清代舉人華翼綸旁觀,頗有愛才之心,

將徐壽邀至家中,

介紹給正研習數學的大兒子華蘅芳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他和華蘅芳一見面就覺相見恨晚,

二人都喜歡科學之道,

茫茫大清朝,

他終於有一個可以談論科學技術的人了。

2

22歲時,徐壽在座右寫下兩銘,

一為“不二色,不誑語,接人以誠”,

一為“毋談無稽之言,毋談不經之語,

毋談星命風水,毋談巫覡讖緯”。

在他心中已經深埋下“科學”的種子

在當時閉關鎖國的大清王朝,

能學到的科學知識實在有限。

所以徐華兩人也結伴,

到處尋找“科技發燒友”,

只要弄到一本科學書就互相傳抄,

學習新知識和互相交流。

一次,徐華二人到上海尋書時,

覓得一本新編譯的西方近代科技書《博物新編》。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這本書雖說是歐洲普通的科學常識書,

但對比清朝的科技水平,

徐壽彷彿穿越到了未來200年一般。

得到這本書後,

徐壽便立刻開始驗證書中一些科學理論和實驗。

把水晶圖章磨成三稜鏡,

用來觀察光的折射和光分七色的問題。

做了許多《博物新編》裡還未有定論的實驗,

並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研讀《博物新編》中關於現代蒸汽機原理

甚至經常跑到西洋人的輪船上,探究造法。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在那個閉關鎖國、封建落後、民智不開的清朝,

徐壽的“奇技淫巧”完全是異類,

更是引來不少關注。

正為洋務運動發愁的曾國藩,

把徐壽等人聘到安慶機械所。

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自制輪船”。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徐壽信心十足。

就算沒有任何進口零件(當然國產也沒有)

但徐壽自己本身就是個手藝人,

像蒸汽機所有的零部件,

他都能憑銼刀一個個銼出來。

而擅長數學的華蘅芳,

則在測算、繪圖,配置動力等方面給予他幫助。

就連他的兒子徐建寅也“屢出奇招”,

幫忙解決了一個個難題。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3個月後,中國人自制的第一臺蒸汽機誕生。

1964年,徐壽等人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

製造出了完全國產的“黃鵠號”蒸汽船。

曾國藩對徐壽、華蘅芳等人讚不絕口道:

“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

後獲得清同治帝御賜的“天下第一巧匠”

但是徐壽並不以為榮,

反而是將這塊牌匾收著,不以示人。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因為在他看來,

輪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近半世紀,

大清還關門自稱第一,洋人看了是笑話。

1867年被調往從事軍工生產的江南製造總局。

然而,他並不滿足現階段的只求技術,

而不求科學原理的洋務派思想。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一上任,他就依據民族的“剛需”,

向曾國藩呈送了四項建議,

分別為:一、開煤鍊鐵;二、自制大炮

三、操練輪船水師;四、翻譯西書。

“惟聲出於實體者正半相應,故將其全體半之,而其聲仍與全體相應也。至於空積所出之聲,則正半不應,故將同徑之管半之,其聲不與全體相應,而成九與四之比例。”

這是1878年《格致彙編》第7捲上

發表的《考證律呂說》一文,

3年後,該文被譯成英文,

以《聲學在中國》為題,

被英國著名科學雜誌《Nature》刊載。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1881年3月10日《自然》雜誌

該文通過實驗推翻了著名物理學家

約翰丁鐸爾在《聲學》中的定論,

糾正了伯努利定律,

被《Nature》編輯贊為“非常出奇”。

這是當時中國科學家在《Nature》上

發表的第一篇科學論文,也是唯一一篇。

徐壽與徐建寅與西洋傳教士合作,

譯出《汽機發軔》《金石識別》《運規約指》等,

贏得專業人員的一致好評。

見有成績,曾國藩改口說:

“該局員等殫精竭慮,

創此宏觀,實屬著有成效。”

請皇帝予以獎勵,並正式成立翻譯館。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徐壽編譯部分書籍

在翻譯館

徐壽與比自己小21歲的傅蘭雅合作

傅蘭雅是英國人,

出身貧苦牧師家庭,

少年時嚮往中國,

被同學挖苦為“傅親中”。

傅蘭雅參與翻譯的西書多達“十之六七”,

徐壽他們譯書的過程,

傅蘭雅把書中原意講出來,

繼而是徐壽理解口述的內容,

用適當的漢語表達出來。

徐壽和傅雅蘭等人於1874年

在上海創建了格致書院。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格致書院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徐壽和上海格致書院

這是中國第一所教授科學技術知識的場所。

開設礦物、電務、測繪、工程、汽機、製造等課目。

定期地舉辦科學講座實驗表演,

為中國興辦近代科學教育起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在格致書院開辦的同年,

他就創辦發行了,

中國第一種科學技術期刊

一《格致彙編》。

介紹了不少西方科學技術知識,

對近代科學技術的傳括起了重要作用。

我們現在學習的“化學元素表”

也是徐壽當時和傅蘭雅合作翻譯而成的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利用西文第一音節而造新字的原則來命名,

例如鈉、鉀、鈣、鎳等。

徐壽採用的這種命名方法,

被化學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徐壽批評中醫,

因他閱讀了傅蘭雅、趙元益的《儒門醫學》

在文中,徐壽寫道:

“西醫用聽法以知心肺之病,華人未習其法也;用器以測肺之容氣多寡,定人強弱,華人未有其器也;以化學之法以分溺中之各質,華人習化學者甚少也。”

徐壽並不全面否定中醫,

而是主張“中西醫匯通”

1884年徐壽病逝在自己親自創辦的書院,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徐壽兒子徐建寅)

而他離開之前,

還為我們留下了他最珍貴的東西,

他留下了一手培養的兒子徐建寅,

替他在這條為國為民的道路上前行。

後來,徐建寅成功研製出了硫酸,

結束了中國近代硫酸靠進口的歷史。

他的兒子也因一次工廠意外事故去世。

父子兩代,俱為大義而生,亦為大義而死!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他這一生,

不圖科舉功名,

不求顯官厚祿,

不做為己謀私的事情,

只做利國利民的舉動。

這樣嘔心瀝血、凜然大義的老人,

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致敬!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