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百多名學生借校園貸買手機不還錢成被告 竟認爲不用還

近幾年關於“校園貸”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一般來說,受害者通常都是學生,但是在今年南寧西鄉塘區法院受理的一起案件中,發佈“校園貸”的金融公司卻成了受害者。這家公司將400多名在校大學生告上了法庭。

據瞭解,這起校園貸案件涉及到的大學生,來自廣西、江西、貴州等各地高校。這些大學生通過廣西某金融貸款公司一款貸款業務,向其申請貸款,用於購買高檔手機。在拿到由該公司提供的手機後,學生需要分12期付清貸款。然而,一些學生沒能按照借貸合同,清償相關債務。

立案後,法院通過合同上大學生留下的地址,快遞寄送應訴材料,但由於很多大學生不在南寧,不少材料遭到拒收。由於最早立案的3名被告就是江西本地3所高校的大學生,法院便向這3名學生所在高校發函,希望校方能督促被告應訴。但開庭時,3名大學生並未應訴。

為了保障被告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瞭解他們的真實心態,6月初,主辦法官和原告方專門趕赴貴州省貴陽市兩所高校,找到20名被告大學生,希望對方參加座談會協商還錢事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竟無一名大學生願意參加。

主辦法官只好和高校老師進行溝通,並通過老師將原告出具的調解方案告知被告大學生。希望願意和解的學生能和他們聯繫。就在法官准備離開貴陽時,有3名被告大學生找到法官和原告,選擇和解,並一次性歸還了借款。他們表示,因為已經找到了好工作,怕此次事件會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影響,所以主動歸還了錢款。

4百多名學生借校園貸買手機不還錢成被告 竟認為不用還

然而讓法官大跌眼鏡的是,這3名大學生稱,收到法院傳票後,眾多被告大學生專門成立了QQ群。學生們一致的觀點是,國家在打擊高利貸、非法放貸,而這個“校園貸”就是非法放貸,所以,他們借的錢根本不用還。

就本案目前的材料來看,該校園貸並不存在違法之處,法院為學生爭取的調解條件依然有效。

4百多名學生借校園貸買手機不還錢成被告 竟認為不用還

法官表示,待法院對案件做出判決後,判決一旦生效,該貸款公司一定會申請強制執行。屆時,如果學生們繼續無視生效判決和法院執行,將會面臨被列入失信黑名單的不利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