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政策傾斜頻亮綠燈 湧現台IC企業大陸上市潮!

近年來,證監會對臺灣IC企業和大陸IC企業的上市併購採取不同的政策。對待臺灣IC企業,政策頻亮綠燈;而對待大陸IC業,卻嚴把政策關卡。這種政策偏向,會導致大陸IC企業無法獲得與臺灣IC企業公平競爭的機會,更會嚴重阻礙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中興事件之後,國家更加重視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對此,在A股資本化方面大陸IC企業應該享有與臺灣IC企業同等的政策待遇。

本文為集微網“中國IC業發展困境破解之道”系列報道之“臺灣IC篇”。

(集微網 張軼群)近年來,隨著大陸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的速度和數量漸漸提高。優惠的政策、較高的市盈率以及充足的資金人才保證等因素驅動臺資企業頻頻登陸A股。

自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在上交所上市後,聯電旗下的和艦科技也在積極尋求A股掛牌,近日又傳出日月光大陸業務擬登陸A股的消息,可以說A股對臺企的“寬容”正加速臺資企業登陸的上市潮。

臺產業乏力促使臺企謀求在大陸上市

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的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成為這一波臺企赴大陸上市的標誌性事件。

此外,鴻海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鵬鼎控股申請在深交所上市並已“過會”,預計年內將可掛牌,成為今年內第二家在深交所上市的臺資企業。隨後,臺灣聯電旗下的和艦科技宣佈赴A股上市。近日,有消息稱臺灣封測大廠日月光也準備整合大陸業務登陸A股。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公司合計30家。日月光旗下的環旭電子、亞翔旗下亞翔集成等臺上市公司子公司赴大陸掛牌者已經有6家。據統計,包括和艦科技在內,臺商約有18家上市上櫃公司的大陸子公司,都有謀求赴大陸掛牌上市的計劃。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臺商服務部總監張兆隆表示,整體而言,臺商在A股的表現優良,市盈率高於A股平均值。比較A股主要臺商發行至今股價漲跌幅,70%以上臺商現股價較發行時股價有漲幅,其中更有22%臺商漲幅超過70%,顯示出臺商在A股市場屬於優質企業。

而對於臺灣股市而言,雖然也出現了時隔多年的短暫繁榮。不過,產業空洞化以及缺乏新老更替,成了IPO數量的絆腳石,這也是很多臺灣企業願意大陸上市的外部環境原因。

從全球範圍內看,2017年,全球範圍內的股市興旺明顯促進了企業上市。調查公司Dealogic的數據顯示,全球新上市企業數量約為1700家,比上年增長45%,創下10年來的新高。

有分析人士指出,鴻海本屬於勞動密集的代工製造產業,要在臺灣持續擴大發展空間有限,所以很早就到大陸發展,這也是“臺灣接單,大陸製造”的典型模式。如今順流而動,鴻海和臺灣其他大廠如聯電、日月光等也以子公司名義尋求赴陸上市。通過分拆事業體設立大陸子公司在A股掛牌,也將給臺灣其他大公司帶來參考意義。

在大陸上市可獲得資金、市場等優勢

如今,上市正成為臺企在大陸發展的關鍵。資金、大陸市場以及人才是其看重的三個方面。

臺企對逐鹿A股市場感興趣,首要原因還是在於資金。臺灣市場融資利率低,企業從內地融資的需求也有限。但隨著大陸市場的快速增長,投資大陸的臺商在滬深上市的必要性正在提高。

“大陸的資本市場很活躍,上市能幫助獲得充足資金,有利於加快上下游垂直整合,幫助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一位在大陸上市的臺資企業人士表示。

研究報告顯示,同為在大陸投資的臺商,回臺IPO募資的平均金額為7.78億元新臺幣,而在大陸IPO,平均每單的募集總額為27.81億元新臺幣,後者幾乎為前者的四倍。

崑山漢邦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李仁祥表示,臺商在大陸上市,投資報酬率非常高。聯電總經理王石也表示,在A股上市後,將提升公司的資產規模,進一步充實公司的資本實力。

一位半導體行業分析師指出,半導體產業通常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包括聯電以及日月光等在大陸的

晶元製造和封測項目看,前期投入都很大,如果能夠實現A股上市,則有助於臺灣企業爭取股民信心以及降低大規模資產佈局帶來的風險。

“上市是在數億人之間最快樹立品牌的方式,品牌價值遠遠超過市盈率的吸引力。”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在大陸上市對臺商的業績貢獻非常直接,除了獲得和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更可以搶佔大陸新行業的制高點。比如工業富聯所側重的中國製造2025、物聯網等領域,正值大陸物聯網行業風口興起之時。

作為首家在臺灣交易所退市後轉戰A股上市的公司,鼎捷軟件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主要考慮到整合兩岸研發、人才資源,拓展大陸品牌、競爭市場,突破法令對資金限制三方面因素。

“綜合而言,臺企選擇在A股上市,根本原因還是看好大陸市場,對大陸發展充滿信心。”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政策傾斜加速臺企大陸上市潮

今年這一波的臺商大陸上市潮,其實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暗流湧動”,但當時大多數的臺商多處於觀望轉型期,慢慢將公司體制和財務調整到可以準備上市的狀態,真正下定決心要去A股的業者並沒有那麼多。

但近兩年,隨著2016年底蘇州亞翔、2017年艾艾精工等臺商成功在A股登陸。去年年底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曾表示要推動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希望未來能形成“臺企類股”,以及今年3月,我國宣佈推出31條惠臺政策等,均表明大陸正在對臺企赴A股上市給予積極的支持。

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來,大陸官方對於臺企上市的數量,不再做硬性規定,審查速度大幅加快。從臺商申請赴A股上市起算,到真正具體審查,之間的“排隊時間”,已從先前的3年以上,降到1年左右,這讓很多臺灣企業躍躍欲試。

據知情人士介紹,工業富聯先是創造A股IPO最快過會紀錄(36天),其後又在3個月內實現上市,在上市過程中幾乎觸犯了證監會的所有紅線,不過依舊順利完成上市,說明證監會對加速臺資企業登陸A股政策上的傾斜。

“工業富聯相當於開了一個口子,如果臺灣方面沒有采取進一步的約束動作,其他臺灣企業毫無疑問會跟進。聯電、日月光相繼宣佈登陸A股說明這一趨勢還會加速。”該人士表示。(校對/範蓉)

「專題」政策傾斜頻亮綠燈 湧現臺IC企業大陸上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