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成翔的P2P,還有哪些期待?

被黑成翔的P2P,还有哪些期待?

在家帶娃的時間過得特別快,經常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感,更別談節假日了。

又是一年新春到,本應是一片祥和。“錢寶事件”一聲炸雷,讓很多投資人沒了安全感。

1.

擔驚受怕是肯定的,這兩天我陸續從幾家P2P平臺出來了。

一來年底開銷大,是該烹羊宰牛且為樂了。二來,由於平臺投得太多,好些我都沒時間看,靠天收心裡沒底,索性收割了。

儘管錢寶並不是P2P,但就是甩不掉那頂“不靠譜”的帽子,慣性,這絕對是慣性。

P2P和非法集資其實很好區分的,真正的P2P實際上是信息中介,重在搭建平臺。說白了,只是起撮合作用的紅娘,不能碰到錢的。

非法集資的特點就很明顯了,像錢寶,不僅能碰到錢,還把錢都揣自己口袋了。

它做了一個電商平臺,將主頁設置成購物網站的樣子,非常草根。

註冊為錢寶用戶,就可以去“任務大廳”領取任務,賺錢啦。

對了,所謂的任務就是天天打卡、分享等無腦操作。號稱年利率能夠達到72%,簡直不可思議。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繳納保證金後進行的,投入越多返現越多。

總結來看就是:短時間、低風險、高回報,龐氏騙局的特徵都佔盡了。

正常的理財產品,一定是對標某種資產,然後在獲得投資資產的收益之後,資產方、渠道、個人再按照各自的約定分錢。

假如你買的這個理財產品對標的資產,收益率只有10%,那麼下游的你無論怎麼折騰,收益率也不大可能超過這個上限。

沒搞清楚你的錢投在了哪,背後對應的資產,所獲利潤是否符合邏輯,你的投資只是送人頭而已啊。

錢寶不是第一個,必然也不是最後一個崩盤的。

不少人要發出那句經典的天問:P2P我能不能投?

有一些經驗之談可以作為參考,比如說,儘量選擇信息披露透明的平臺。

有人說,我怎麼知道P2P平臺披露的信息是真是假。

獲取P2P平臺的信息,可以上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https://dp.nifa.org.cn/)查看。

根據歷史的經驗,很多人選擇P2P平臺主要看平臺實力。

關於這個平臺實力怎麼權衡,我覺得具體的可以看這麼兩個指標。一是平臺能獲得C輪以上且融資額超過10億的風險投資;第二個就是看平臺在第三方測評中(比如:網貸之家)綜合排名是否能靠前。

再者,有個不算經驗的經驗,北上廣深和浙江地區的P2P平臺,出事的概率低於其他地區。

基於瞭解之後再去投資就會自信很多。

P2P理財的水還是比較深的,什麼樣的平臺風險相對低一些?

大家在心中要有個排序,銀行系(銀行旗下的P2P平臺)<巨頭系(大集團旗下的P2P平臺)<上市系<人氣系。

銀行系,不用多說,銀行信用加上資產來源銀行內部,風險極低。

巨頭系,主要是一些大財團、大集團旗下的P2P平臺,典型的例子:比如平安。可以做保險,也可以做P2P平臺。

上市系,嫡系部隊,做這個有優勢,也有實力,不必多說。

人氣系就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資金和資產都向他們集中,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類平臺風險也較低。

2.

P2P這幾年一直是背鍋俠,一有跑路事件,P2P就會被扔臭雞蛋。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P2P是一種相當靠譜的投融資活動。

別看國家經常有政策出臺,其實是愛之深責之切,骨子裡是鼓勵的。

跟焦灼的股市相比,P2P仍然是最優選擇。

未來,P2P的發展可能會呈現這麼幾個趨勢:

在新的一年,存管備案將會完成,沒有完成備案的將會逐漸的被市場淘汰。

與此同時,平臺會大幅減少,這意味著在選擇上終於可以不再亂花漸入迷人眼了。

所以現階段不宜買太長的標,等明年中小平臺備案成功,到時候可以多平臺對比選擇利率更高的平臺。

另外,中國特色的P2P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要遵循小額、分散的方式。

平臺運營大標的,現在、暫時也不宜再投了。

比如口碑還不錯的PPmoney、網信理財,倒不是說平臺不行,主要是不符合監管趨勢了。

還有被政策明令禁止的一些活期寶產品,也要慎投。典型的像牛板金的牛錢包,儘管這類產品的收益都還不錯,但刀口舔血的事還是少做吧。

當然,大家對於風險應該有自己的認知,瞭解風險之後面對收益覺得值得冒險的,也可以放手一搏。

被黑成翔的P2P,還有哪些期待?有句順口溜說得好:狼膽大,虎膽威,要想多賺別怕賠,富人膽比窮人肥。

最後,2018年,把所有的小幸運送給你們!

原創不易,承蒙不棄,本公眾號長期專注各種生活理財諮詢分享,副業專注各種情感問題解答。歡迎騷擾~

*小貼士:該總結這一年的理財收穫了,我以為我會暴富,然而我沒有。老鐵們,還記得年初立下的flag嗎?來,說出你的故事。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聰明錢,笨投資。公眾號:touzi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