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開庭,兇嫌陳世峯卻冷靜登場,你怎麼看?

誰殺了陳世峰?

(2017年12月11日),江歌案開庭。兇嫌陳世峰冷靜登場,但陳方隨後發言卻引發外界譁然,除了“劉鑫鎖門遞刀”的說法外,還給出了新版本的作案動機——第一刀是在衝突中的誤傷,但見到江歌倒地後,陳世峰“不想給自己父母帶來經濟負擔”,只得選擇徹底殺死江歌,向江歌又刺了九刀。

這個說辭看起來合情合理,從窯洞出身的陳,為家庭算經濟賬似乎也符合認知。於是外界輿論繼續將矛頭指向了謊話連篇的劉鑫,一如此前,殺人者依然被社交媒體“冷落”了。

但反覆花式痛罵一個自私、虛偽、無擔當的靈魂,是否真是這起事件中最值得我們花費精力的事情?一個被同學同事評為上進、帥氣、懂禮貌的青年,為何能在異國雨夜將十幾刀扎向他人身體?探討其背後的心理動機,正是預防類似的心理機制形成、以儆效尤的過程。比起痛責騙子,追問殺人心態恐怕要有價值的多。

更何況,陳世峰所述的“動機”,很可能是一個有意或無意的謊言。

從藥家鑫到陳世峰:他們不是最終的罪犯

陳世峰給出的殺人動機,很快就被明眼人發現,非常像7年前藥家鑫的說辭——同樣是在夜裡,西安大學生藥家鑫開車撞倒女服務員張萌後,發現對方正在看自己的車牌號,由於“怕撞到農村的人,特別難纏”,於是藥下車用水果刀連捅受害人8刀致其死亡,後駕車逃跑。

這又是個謎團,雖然中文互聯網上一直流傳“撞傷不如撞死”這類致命謠言,但當決定人生死動機的那一瞬間,這樣的理性計算是否會直接作用於人的行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驅使一個從未有過暴力前科的年輕人揮動刀具?藥家鑫當時那樣果決的身手,是否完全出於對“照顧一個農村植物人”的恐懼?

正因為這些疑惑,很多網民當時就把惡魔、瘋子的標籤扔給了藥,的確,如果不是失心瘋,根本無法解釋這樣違背常理的情況為何會出現。

數年後,另一起高智商人群犯罪又引爆了社交媒體。復旦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對其同學兼室友的黃洋投毒,致其死亡。然而事後無論各方怎樣追問,林森浩給出的犯罪動機一直都是“愚人節整人,開玩笑”。這也是當事兩個家庭最大的困擾,兩個死了兒子的父親,都在案件審理的兩年中百思不得解:他為什麼要開這種玩笑?

投毒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殺人方式,其手法殘酷而幽暗,一般用在與投毒者有深仇大恨的對象身上。但投毒者林森浩,將其用在一名普通室友身上,讓人很難理解。由於找不到明顯動機,“林森浩不是最終的罪犯”——這種聲音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困擾著關注這起案件的人。

難道,只能用失心瘋來解釋他們了嗎?

江歌案開庭,兇嫌陳世峰卻冷靜登場,你怎麼看?

知其殺,更應知其所以殺

犯罪心理是門複雜的專業技術,即便是國內知名的犯罪心理畫像專家李玫瑾,也常常陷入責罵和口水之中。作為媒體人,我更缺乏專業基礎,惟願能夠基於已有事實,為公眾認知打開更多可能性,以便專業人士不斷向真相靠攏。

相關研究發現,犯罪人員雖然形形色色,但究其原因大致可歸為這兩類:一是家庭背景有缺陷,一是個人天賦有缺陷。前者如家庭極度貧困、父母受教育程度低、錯誤的撫養方式等,都可以讓一個人因為沒有經歷好的社會化過程而出現認知、情感、意識和人格上的缺陷。後者即個人天賦有明顯缺陷,這類人在監獄服刑人員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個人天賦方面的缺陷主要與遺傳有關,其中最常見的有智力水平偏低、智力不均衡、有精神類疾病等。

但很明顯,無論藥家鑫、林森浩還是陳世峰,他們都不是能力平庸之輩,智力上更不會低於社會平均線。因此破解他們的殺人動機,應當從家庭缺陷入手。

江歌案開庭,兇嫌陳世峰卻冷靜登場,你怎麼看?

藥家鑫、林森浩、陳世峰

生於此,也毀於此

藥家鑫21年人生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裡度過的。藥家鑫的父親從小就命令孩子努力學琴,他一方面自認為對兒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要求兒子絕對的服從;另一方面,他很少認為孩子有做好的,不會去表揚孩子。

正如大部分孩子一樣,藥家鑫想試圖逃離這種掌控,“常常會在背後罵父親”,換來的是被皮帶抽、被尺子打。有一段時間,父親看藥家鑫成績不好,沒有努力學習,將其關在地下室裡面,除了吃飯能上樓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地下室裡待著。更令藥家鑫無法接受的是,父親曾經諷刺他,“你那麼醜,沒有人會喜歡你”。

因此,藥家鑫不止一次感慨“恨不得捅死他們”、“看不到希望,經常想自殺”、“我想把家裡的錢都花光,也許我心理有點扭曲了吧”。

直到投案自首那天,藥家鑫依然說“我害怕我爸爸,害怕見到他”,並阻止母親給父親打電話,害怕面對。這種感情甚至超過了對即將承擔刑事責任的恐懼——懼父甚於懼死。

不難看出,藥家鑫所謂的“怕撞到農村的人,特別難纏,我害怕她沒完沒了地纏著我的父母和家人”,藏在“害怕她沒完沒了地纏著我的父母和家人”後面的實際意思,是“害怕父母(尤其是父親)會沒完沒了的對我失望、斥責”。

害怕父親發現自己惹事,因此想趕緊遮掩過去,別讓眼前這個女人向家裡告發——這恐怕才更接近於藥家鑫捅出那8刀的真實動機。

再說林森浩。

上海高院的二審判決書是這樣寫的“林森浩因瑣事對黃某不滿,逐漸對黃懷恨在心”,這就讓人不能不想起當年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時,昆明中院的判決書同樣寫著“瑣事積怨”。

然而馬加爵的悲劇,更多是因為其人格缺陷導致的,這個人際衝突頻率較高、自小對吵架極為敏感和憤怒、很難換位思考的人,屬於學術意義上的“危險人格”。

林森浩又何嘗不是?這個從任何角度來看的學力富足者,卻有著內心深處的自卑點——在中山大學的“博濟論壇”上,他用一個賬號總共發表了458個主題、13777個帖子,他在其中傾瀉來自人際交往的挫敗感,特別是與異性交往的不順。

“像我這種女生都討厭我,我一走近她就走開的,怎麼跟她聊天呢?”

“有誰會喜歡我這個人?醜男第一、手無縛雞之力、木訥、迂腐、時代的落伍者。”

曾有女孩子當著林森浩面說“我對你沒有一點興趣”,然後就去找帥哥搭訕。“以後眾多人物聚集的場合,我不會再和MM(女生)交流!等她們來和我交流。”

於是這個在異性面前極度自卑傢伙,一直在努力找回面子——在微博上,林曾經大罵木子美“極品骯髒女,跟狗上床的飢渴女”;曾有女孩明確向他示愛,在大雨天的圖書館給他送傘,結果他把傘留下,卻讓女生先走,女生氣得衝進雨中跑開了;林曾經談了一個女朋友,他對那個女孩的要求是“可以幫他一起做實驗,上閱覽室自習,但當他需要一個人安靜和思考的時候就希望女孩不要煩他”。結果這段感情很快告吹,同事形容他的愛情觀“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林自認為是個“沒有價值觀,沒有原則,無所堅守,無所拒絕”的人,因為從小就被當成一家的希望,因此只要搞好學習,沿著中國多數村鎮尖子學生的道路在大城市找到鐵飯碗,林便完成了任務,家裡也不會過問其餘事情。

然而家庭出身帶來的自卑讓林很難抬頭,“每次聽說誰的父母是什麼醫生、大官的,我就會內心小羨慕一番”,後來,林決心反擊,“反省自己不夠強勢,一直在糾正,但糾正的路有點偏,開玩笑都要佔上風”。同學總結說,“他記仇,但絕不輕易外露。”

因此,當黃洋曾稱呼林為“鳳凰男”,還拍著他肩膀喊“屌絲”時,這些在外人來看或許都很難記得的平常玩笑舉動,便會導致林的殺機潛伏——林所謂的“愚人節開玩笑,整一下他”,其內核實質就是“為什麼這種人會能和我並列,他膚淺,沒有思想,無憂無慮,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他?為什麼我總是不受歡迎?我要在他面前找回面子!

林殺的是黃洋,其實是在向整個世界比出中指

江歌案開庭,兇嫌陳世峰卻冷靜登場,你怎麼看?

最後我們再來看陳世峰。

正是通過以上幾個案例,我才認為陳世峰所謂“害怕經濟負擔”才捅向江歌的殺人動機,是某種有意無意的謊言。就如同藥家鑫用“農村人難纏”掩蓋“怕被父親知道自己惹事”,林森浩用“愚人節玩笑”掩蓋“我要找回面子”一樣,陳也掩蓋了什麼

陳不是第一次對女生動用暴力,此前曾有陳的前女友寫文指證,陳在大學時期曾對她動用暴力,連踢帶打。不過與林森浩不同的是,陳的異性緣簡直好到爆炸。

據媒體報道,在大學期間,陳世峰至少談過5段戀愛。同學院的一名學妹仍記得,那時候陳是“久聞大名的師兄”。就連男生,也承認陳世峰身上有那種吸引女生的魅力。

這個從小不和父母在一起,出身窯洞的男生,同樣有著自卑感。但出色的外表,將陳的自卑轉移為某種自戀。作為別人眼中的班長、校草,如果不深交,所有身邊人都會認為陳是有禮貌的大帥哥。

然而這些社交認可並沒有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或者說只是通過這些認可,掩蓋他內心深處的自卑。有朋友說,陳言談間不太看得起女性,談到女生出軌,惡感明顯。談到歷任女友,他總結有的關係是“一夜情”,有的女孩子是“沒有感覺,所以投入都不多”。來來回回的情感顛簸,陳所需要的,是異性(外界)對他心理模型的認可——

他是個全知全能的巨嬰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全能自戀,是每個人在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即覺得我是無所不能的,我一動念頭,媽媽就會按照我的意願來運轉。然而,當全能自戀受挫的那一刻,你會體驗到自我和整個世界都破碎了,隨即陷入似乎根本不能動彈的無助感中,於是立即變成暴怒,轉而攻擊那個破壞你的全能自戀的人或物。最好是弄死那個破壞自己全能自戀的人,這樣就可以證明,自己對這個人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並且你會覺得,那個人或物是惡魔,是專門來害你的。

陳第一次對女生施暴,就是處於自戀狀態被打斷的暴怒期。陳認為自己不能被拒絕,就像這次面對劉鑫,和麵對保護劉鑫的江歌一樣,陳暴打前女友,也是因為那個女孩提出分手。

因此,陳世峰所謂的“不想給自己父母帶來經濟負擔”,更接近真相的說法應該是“誰也不能拒絕我,破壞我的美好體驗”。陳的前女友通過及時呼救和路人經過逃了出來,而江歌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

嬰兒期的全能自戀,是可以通過良好的家庭關係,逐漸與世界整合的。顯然,陳的人生經歷,並未促成他與世界的和解,反而加深了鴻溝。

他們生於家庭,卻也毀於家庭。

這正是我們應當從江歌案等一系列案件中吸取到的經驗教訓:不要再讓家庭成為埋骨地。

本篇頭條文章由焦慮症候群出品 寫作是取悅自己的手藝

團隊成員:伯通、劉彥偉、鄭褚

今日出品方:焦慮症候群 本文作者:伯通 摘自《 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