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三十年的数字化零售,为什么近年才火起来?

讲了三十年的数字化零售,为什么近年才火起来?

随着新零售浪潮的兴起,同时带火了许多概念词语,譬如“无人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数字化”,无论是无人零售还是智能零售,其实都是建立在数字化零售的基础上进行赋能和升级,正如诸多业内大咖所言:零售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是必然的趋势

其实,数字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概念,早在三十年,甚至更久之前就已走入零售行业,只是那时候的数字化并不叫数字化,而是电子化

在计算机设备引入国内并得到广泛普及之后,传统零售那种手写账单、人工核算的老一套玩法开始逐步被淘汰,尤其在大型企业里,员工数多、商品复杂、账单明细繁琐等等诸多问题,极大影响着企业的扩张进度。

而随着计算机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国内零售也开始高喊“数据电子化”,主张摒弃人工记账,统一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电子化,而国内零售也正式步入了POS时代。

讲了三十年的数字化零售,为什么近年才火起来?

随后而来的,便是ERP、CRM、MIS等等各式软件服务,电子化零售也进一步升级为更高阶的“SaaS”时代。SaaS对大体量连锁店的效率提升十分明显,从采购端、运营端到会员管理端,几乎全渠道都实现了电子数字化管理,譬如在财务系统方面,SaaS实现了促销计算、成本核算、多阶提成结算、财务税收核算等等自动化报表生成,且满足多店总-分式的统一管理。

零售电子化在国内发展已有数十年,但至今为止,仍未能做到100%的零售全覆盖,毕竟,在许多夫妻小店、乡村卖场里,仍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核算和纸质记账方式,这与农村网络、交通等环境密切相关。

虽然零售电子化可以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却不能解决地域局限性带来的消费限制,所以,互联网电商应运而生。

互联网电商突破了传统零售的物理平面,也打破了零售“人-货-场”的传统格局,让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触达路径变得更直接、更快速,同时也更全球化。

而以往零售企业一直专注于商品和场地之间的运营,但在电商时代里,企业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因为与过去那种等消费者上门的模式不同,在互联网里,若是不主动获客,消费者将会淹没在万千同类商品之中。

于是,电商时代里的数字化零售,其实就是信息化

讲了三十年的数字化零售,为什么近年才火起来?

企业希望将商品推送给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什么城市、什么收入的消费群,都可以根据平台信息化营销完成精准推送,甚至可以获取不同渠道信息,譬如电商平台、微博、微信等等,而在获取消费者信息之后,结合互联网营销的大流量优势,将会员、卡券、移动支付等各种营销工具与商品管理系统对接,从而实现“广撒网、多敛鱼”。

零售信息化在微信平台的亿量用户群里,开始衍生出社交化零售模式,但其本质是没有变化的,都是围绕用户信息进行精准零售,不同的是,社交化零售是基于更为私密的亲友圈,而其延申的零售模式便是“微商”。

信息化零售虽然拓宽了传统零售的获客渠道,降低了经营的成本,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日益明显,体验感差、注重用户信息管理却容易忽略商品服务,商家往往打着促销低价去吸引消费者,可商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而当部分品牌商品做起了规模之后,流量的获取成本也水涨船高,时至今日,获客成本已远超线下。

所以,近些年很多线上品牌纷纷转战线下,开始寻求线下的零售市场,其中所主张的转型,正是数字化零售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无非就是零售的三要素:成本、效率和体验

讲了三十年的数字化零售,为什么近年才火起来?

在成本方面,线下企业的房租、人工、水电都是令人头疼且难以避免的问题,而对线上企业而言,成本的问题更多还是获客方面。

在效率方面,数字化零售即全渠道零售,其核心转变就是线上线下的无界融合,将线上的渠道优势整合到线下,将线下的体验优势通过线上实现裂变放大,然后打通两者之间的消费信息,实现商品、库存、促销、会员等实时同步。

在体验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AI机器人的数据处理能力远远高于人类,也正因如此,企业可以围绕商品进行全数字化管理,将品类、库存、订单、支付、消费、结算、退款、物流、供应等等多层次、多维度的高精度数据进行整合记录,根据这些数据,企业可以获取诸多有利信息和结论,譬如输出针对某年龄层推出的定制化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个性化零售服务。

总体上说,零售的数字化必然是未来的大趋势,从电子化到信息化,在到数字化,虽然我们一直在摸索其中的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的零售升级,都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只要把握住,才能决胜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