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一提到“无人零售”,你会想到什么?

亚马逊的Amazon Go?阿里巴巴的淘咖啡?缤果盒子的无人店?还是甘来科技的智能微超?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无人零售”,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人类服务的零售模式。在国内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逐渐成熟的时代,“无人零售”已演变出“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以及“无人售货机”三种模式。

其中,“无人货架”已经凉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点,“无人”并不能解决传统零售的痛点。在渠道和物流这两个零售基础都没有得到质的改造时,“无人货架”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噱头,浮于零售的表面,并不能带来什么新的价值,所以,不到一年,就垮了。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至于“无人便利店”,其实也是诸多后来者发现“无人货架”市场已经失败,只好将“无人”这个想法构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也就是“无人店”。

“无人店”或许是未来的一种零售常态,但不会是现在,更不是“无人”,且不说无人技术的体验是否解决了排队购物的便利性,亦或是满足了24小时购物的需求,光是零售最核心的物流与渠道问题,也远远比不上7-11、全家这类传统便利店,更何况,便利店的核心营收项目,更多是来自毛利润更高的熟食,且通过熟食带动饮料等其它商品的销售,而这些并不是“无人”所能解决的问题。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对于扎根在社区的夫妻便利店而言,社交情感因素,远比“无人”更重要。所以,如今的“无人便利店”基本上都靠砸优惠维系用户的复购,大多数用户也只是冲着新鲜感去体验一番。“无人便利店”的货损虽然没有“无人货架”那么恐怖,但也比传统有人便利店要高得多,一旦没能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这将会是一个定时炸弹。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自助售货机”并不能等于“无人零售”,因为这铁盒子已存在在市面上百年了,作为新零售的一员,这未免也太“老”了。所以,很多自助售货机企业都会将自己升级,装一个移动支付、或者弄一些人脸识别,就变成了新的零售方式。

当然,这与传统自动售货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其实“自助售货机”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成为“无人零售”的核心方式,尤其在邻国日本,人均体量更是世界第一,而且大多数售货机使用的还是货币支付,虽然看上去挺不方便的,但日本的零售格局早已完善,物流成本也控制到占比5%,而这一数据在国内可是高达15%(部分非大型连锁占比约20%),加之自助售货机本身的占地空间较小,管理方便,无人经营等优势,使得这一零售方式在日本大受欢迎。

另一方面,自助售货机之所以能成为日本“无人零售”的霸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无人零售”的定义是“不需要人类的服务,也能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这与自助售货机的优点完美匹配。

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自助售货机一样

​自助售货机在日本与其说是一台零售机器,不如说是一个基础设施,就像大马路上的路灯或是垃圾桶,是满足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日本一些荒无人烟的高速公路上,也总能看到一两台自助售货机,或许一年下来也卖不出去一罐饮料,但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路过的汽车和行人,一旦有需求的时候,便能快速找到服务。

在日本的自助售货机里,人们还能买到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最普遍的饮料到便餐,甚至是化妆品或香烟,种类十分丰富,而且许多便利店门口都会放几台自助售货机,以此补充消费场景,方便顾客快速购买商品。

所以,真正的无人零售,应该像日本的自助售货机一样,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单纯的“无人”,如果“无人”并不能解决便捷的需求,那么“无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