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真的可以「一三五不論」嗎?「拗救」可不可以認爲是今人爲古人寫詩失律做的掩飾?

揚沙蔽日


格律詩真的可以“一三五不論”嗎?“拗救”可不可以認為是今人為古人寫詩失律做的掩飾?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這句明顯不符律句規則,被歸納為拗救,是因為大詩人不可能失律嗎?純格律問題,不涉其它。

……

以上是題主的問題

一、片面的“一三五不論”

其實知道有救拗這個詞,自然就知道了一三五不論是片面的說法,不過這也是記憶的一個簡單的方法,相對二四六來說,一三五寬鬆很多,確實有很多種情況下一三五不論

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

1、◎仄⊙平平仄仄,2、⊙平◎仄仄平平。
3、⊙平◎仄⊙平仄,4、◎仄平平◎仄平 。

可以看出,“一”,肯定是不論的,四種都是平仄均可;

“三”,有123種句式是不論的,第4種“◎仄平平◎仄平”有一種救孤平的變格“◎仄⊙平平仄平 ”,也可以算是不論的;

“五”,只有第3和4兩種句式是不論的,另外第1種句式“◎仄⊙平平仄仄”有兩種變格,三仄尾“◎仄⊙平仄仄”、鯉魚翻波◎仄仄平仄,可以看出第五個字也是可平可仄,是有條件的“不論”。但是第2句式第五個字不能不論,否則成了三平調,就不是格律詩了。

所以說一三五不論不是金科玉律,是“大致如此”,這個口訣有利於學習並記住律詩的句式。

二、“拗救”可不可以認為是今人為古人寫詩失律做的掩飾?

拗救在宋朝的詩話裡就有了記錄,不是今人為古人的掩飾,應該算是一種歸納吧。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再青”上句拗,“⊙平仄仄仄仄仄”,對句救拗:雙鬢向人無再青,即“◎仄⊙平平仄平 ”。這個句式是對句雙救,本句救孤平“向”。

相同的句式有杜牧的江南春,大家都知道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出句與對句的句式與陸游詩完全相同。

仄仄仄仄仄,這種句式還有: 向晚意不適,對句救拗,驅車登古原,這是五言詩,句式和七言救拗句式後五個字完全一樣。

還有“仄仄平仄仄,野火燒不盡,對句救拗和上面一樣, 春風吹又生。

這幾種的救拗方式完全一樣,對句:◎仄⊙平仄平。第五個字必須平。

結語

關於救拗可以看看《 老街詩詞閒話11-格律詩怎麼救拗? 必讀》,古人的拗句可能是追求一種音韻的特別味道,救拗的句式,因為有普遍應用的規律,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式,不是今人發明的。

宋人關於救拗的詩話名字我忘記了,作者在某個詩話中寫了一小段,我查了半天找不到,這就是不做筆記的壞處。記得李敖說讀書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書剪了下來分門別類歸檔,寫文章隨時可以查找。李敖是真讀書人也,買書都買兩本,一本用來看,一本用來剪。

@老街味道

……

拗句 魯直換字對句法,如 〔只今滿坐且樽酒,後夜此堂空月明。〕 〔清談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杯。〕 〔田中誰問不納履,坐上適來何處蠅。〕 〔鞦韆門巷火新改,桑柘田園春向分。〕 〔忽乘舟去值花雨,寄得書來應麥秋。〕其法於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體,獨魯直變之。
苕溪漁隱曰:此體本出於老杜,如 〔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一雙白魚不受釣,三寸黃甘猶自青。〕 〔江外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日疏。〕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沙上草閣柳新晴,城邊野池蓮欲紅。〕似此體甚多,聊舉此數聯,非獨魯直變之也。今俗謂之拗句者是也。

以上可以看出,有人以為拗體出自黃庭堅,有人說杜甫時就有了。

還有一本詩話裡也有記載,以後找到再加上吧。


老街味道


應友答題。

先說‘’一身報國有萬死‘’句,嚴格說,一、國都是入聲字,應屬仄聲,那麼本句僅‘’身‘’為平,就不是什麼孤平拗救的事了;就按新韻說法,一、國都算平,那二、四同為平,尾三連仄,也跟孤平拗救八竿子打不著。

詩歌有很多種體裁,只有內容好孬之分,沒有名稱華貴之論。有好的內容,幹嘛非要去謀一個律詩名號?是古絕就古絕,是古詩就古詩,李白古詩的成就就不知道比律詩成就高好多個檔次。

為什麼會有律詩?是因為古人們在寫了那麼多代古詩後,發現了平仄韻味,覺得沒有平仄韻味的詩不夠過癮,於是制定了些條條框框,大家都覺著好、過癮,那麼大家就這麼玩吧!

唐代中前期律詩還是個發展時期,格律也不很規範。崔顥的《黃鶴樓》,被公論為最好的黃鶴樓詩,李白看了都嚇身冷汗,幸虧沒貿然題詩,要不然出醜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可這首詩的承聯,按照《七律》現在的規定,那就必須對仗: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句前面除黃外,全為仄,後句空悠悠三平調,悠悠一疊,也不對仗了。可見那時的人對平仄對仗不是那麼講究的。

律詩的成熟當在宋之後,特別是明清科舉原因,對形式要求愈發嚴格,稍有不合律,就打入古詩,寫不出律詩就當不成讀書人了。

我們現在就完全不必要有這方面顧慮,能寫出啥樣就啥樣,以質取勝、以情感人、以境為優、以志為聲不挺好嗎?能在哪方面有突破,有特點,那就是好詩嘛!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古已有之,沒有爭論。所爭論的是因為一三五不論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最重要的就是孤平和三平調。孤平這個概念古來沒有具體的論述,但古人都會盡量避免。當代有兩種觀點:

一種為王力和王士禎先生為代表,那就是一律句中,如果沒有兩個連續相連的平聲字,那就是孤平。如:

五言律詩中的孤平句: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這個句法就不光屬孤平,還連帶尾三連仄。

七言律詩中的孤平句: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這個句式前面雖有兩個連續平聲字,但也算孤平。因為越到後位,要求越高,第一字通常是不講究的。

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因為濫用一三五不論,在第三、第五都用了仄而來,這種句子也不光孤平,也尾三連仄,看了最不讓人舒服。

第二種就是啟功先生說法:凡是有兩仄夾一平的句子,都算孤平,這種說法也有好處,那就是容易分辨,是不是孤平,一眼就看出來了。那就除上面的孤平句外:

仄平仄仄平平仄,這個也是孤平。就這一點被人詬病,太嚴了,因為第一字平仄從古以來都是不講究的。

我也覺得啟功先生的說法很實用,初學者一句話就聽懂了,兩仄夾一平不犯,只要記著最後這式稍可保留就行了,有時候簡單粗暴就是管用。

三平調問題。也是一三五不論的後果:

五言句:

仄仄平平平。

七言句:

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為一三五不論,在三、五位多用了一個平聲字造成的。

如果說在一首律詩中,僅一處有尾三連仄還可以諒解的話,那麼尾三連平也就是三平調就是絕對不可原諒的(大師原話,不是我說的)。

所以說一三五不論要靈活運用,不能簡單粗暴,在一位當平處用了仄,再在第三位補個平聲字,或在第三位用了仄,再在第五位補個平,就能很好地化解孤平。但第五位當平處用了仄,本句就不好補救了,只好在下句同位置再多補個平聲字補救了。

至於拗救問題,本文已夠長了,不想多說了,以後再說吧!

上面可能還有疏漏,再討論吧!


雲卷飛山


“一三五”在有效規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的前提條件下,才可“不論”。

格律詩起於唐,盛於宋,成熟於清。古名人名作是古體詩者不在少數,不一定都是格律詩。

格律詩嚴格遵守上下句平仄相反,叫做“對”;上聯第二句與下聯第一句平仄相同,叫做“粘”。“粘對”是格律詩區別於古體詩的基本規則要求。失“對”失“粘”的詩,包括古代名人名作中的古體詩在內,都不是格律詩。所謂“拗救格”、“特定格”、“寬格”,其實都是借古名人名作中的古體詩為例來否定格律詩正格平仄規則,誤導初學的“玩法”。平仄規則是格律詩體裁形式要求,“意境”是思想內容方面的要求,不能以“因律害意”來否定格律詩賴以存在的平仄規則。

格律詩詩句中的漢字是按“兩兩交替”的原理組合的。詩句中若有“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等平仄“失替”都違背了“兩兩交替”的組合原則,破壞了詩句鮮明突出的節奏感和抑揚頓挫的聲律美,被詩聯界公認為“詩病”、“聯病”,所謂“拗救格”也不例外。

在有效規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的條件下的平仄“變格”,才是被詩界允許的。“拗救格”其實是以孤仄“救”孤平,改變不了詩句“失替”的本質,換湯不換藥,應該不在“變格”之例!

平水韻與中華新韻是格律詩創作審美的兩把不同的“尺子”。前者是古代皇帝“欽定”的,為古人格律詩創作審美的古人對話工具,今人可用以讀古格律詩和那些用平水韻創作的今人所做的格律詩。後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大力推廣普及普通話而頒佈的,以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為依據的,適於現代格律詩創作審美實踐的,今人對話工具和當今國家官方“欽定”的聲韻系統 。由於平水韻有古“入聲字”,中華新韻已將古“入聲字”分別歸類到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四聲系統中,並且簡化了“韻部”,有利於格律詩逐步走向大眾化。當兩種“尺子”平仄押韻有衝突時,作為今人詩聯創作審美對話工具,中華新韻應該是今人首選!因為今人寫格律詩是與今人對話,不是與古人對話!初學者宜以中華新韻和正格起步,否則會誤入邯鄲學步的泥坑。當然了,那些熱衷平水韻和“拗救格”、“特殊格”的人相互欣賞吹捧是沒有誰幹預其“自由”的,只是不要故作高深否定新韻和正格,不強詞奪理誤導初學,大家就“燒高香”了!

特別重申一遍:今人現代格律詩創作審美宜用新韻。讀古詩用平水韻去審美,用平水韻創作的格律詩,有必要表示為“平水韻”,方便今人讀者以平水韻平仄押韻“尺子”來審美!任何以平水韻否定新韻的強詞奪理論調,都是不科學的詭辯,因為現代格律詩創作審美面對今人對話,而不是與古人對話!


詩聯創作審美


格律詩就是戴著腳鐐跳舞。這是藝術,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果音樂沒有節奏,那是噪音。但確實也有亂七八糟的節奏,聽起來也不錯。

詩歌同樣如此。沒有韻律沒有平仄沒有對仗,可能就會像小孩子的塗鴉,是線條雜亂的堆砌。而有了一系列規則,只會埋沒天才的靈感。寫出的東西,華而不實。

有人說,感動人心的,就是那完美中的瑕疵。的確,流傳千古的是唐伯虎,而那些狀元們誰又記得起?

格律詩大概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打油詩,人人都能順上兩句。看上去是那麼回事,卻格調不高,經不起推敲把玩。

第二層按格律來,少數的天才如杜甫王維白居易等等,千百年來出幾首好詩。

第三層則如太極拳。法無定法,但每一法都那麼美,都是藝術的呈現。到了這個境界,就是李白的詩仙了。

寫詩不能較真。真正好的作品,就像禪宗所說的:直指人心。至於符不符合格律,沒有太大關係。


Fandy


格律詩創作,只要按粘對規則去安排就可以了,無須理會“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這個口訣是不準確的,按這個口訣安排平仄往往會產生許多糾纏不清的問題。學會粘對規則後便會發現,這個口訣基本用不上。至於拗救、變格等問題,也並不能就推定古人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格律作品出律的瑕疵。格律規則是慢慢形成的,並非某個時期突然形成或某個詩人的發明創造。只能說是某個人起到推動作用,比如沈約等音韻行家,杜甫等大詩人。當格律規則定型以後,詩人們出於變通或遊戲的目的,就會變出許多新花樣,畢竟文人本來就事多。像蘇東坡,就喜歡創作一些拗救的詩作,僅僅只是為了多點樂趣而已。寫拗救詩的人多了以後,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新的玩法。只要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就會成為規則,甚至是官方也視為常格。如是而已。


高樂中國



老戴72402061


一三五不論只是個簡約說法。具體應該說音節內第一聲平仄可互換。因為音節的第一聲在句子中一般落在第一、三、五的位置上,故有“一三五不論”的說法。但也有不一致的句子,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兩句的五就不可輕易不論。

拗,拗口。孤平為拗。失律是音步出錯,又叫出律,與出拗不是一回事。


51111780005


平仄分享。

一身報國有萬死

古:\t仄平仄仄仄仄仄

今:\t通平仄平仄仄仄

雙鬢向人無再青。

古:\t平仄仄平平仄平。

今:\t通仄仄平平仄平。

題主網友

用格律詩判定此詩不合七律的格律。

做為今人核心要了解先有格律後有格律詩,還是先有格律詩後有格律?

如此,則就不會逾於教條。

一身報國有萬死 雙鬢向人無再青。出自:

夜泊水村 [ 宋·陸游 ]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凱騰聚知


村夫偶爾小草,多以普句面世,格律少之。村夫寫格律一般遵循三條半:立意、對仗、平仄,半條是字詞飾。立意是主體,對仗副之,平仄保流暢,字詞飾美觀。至於一三五不論等等(不知何處來的遵規)不戚興趣。就拿“一身報國有萬死”一句來說,如果國字不合律你拿什麼字替換?與國同義的字有邦,一身報邦有萬死這句話豈不笑死人乎?網上有人總提韻,這個韻是漢語拼音韻母的韻嗎?現代漢語有專門論韻的書,講的是韻的用法呀、注意事項呀等。並沒教人一個字一個字的敲韻。上次有位老師說:中古音平聲為平,其餘上、去、入為仄聲……詢她中古音解釋隨唐至宋這段時期。(其實就是古漢語)古漢語果真是這樣嗎?古漢語一三為平聲二四(五輕聲)為仄聲。這是古今中外一至認同的。總之:什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呀、這韻那韻呀、什麼韻腳呀還有這也出韻那也不合律呀等等一概不認同。


司浩中135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