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山西疫苗故事

你应该知道的山西疫苗故事

山西疫苗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十三年前,故事是这样的:

2005年,山西省疾控中心出现一场旷日持久的举报。

原疾控中心信息管理科科长的陈涛安被通知调任勤物业管理科。同年10月,山西省疾控中心生物制品供应站站长陈宏生、副站长张俊书停止工作,调任消杀用品供应站——一座位于疾控中心门口的平房门脸。

2007年,陈涛安开始向纪检部门反映情况。他称,取代生物制品供应站的负责全省疫苗配送和二类疫苗供应管理的北京华卫公司,存在致使疫苗长时间脱离冷藏环境“高温暴露”、财**败等问题。

当年10月,华卫公司向山西省卫生厅提出终止合同。

但纸已经包不住愤怒的火苗

2007年12月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发表《一家小公司是怎样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一文,率先揭露了山西疫苗市场完整的利益链条,引起巨大反响。

2008年初,省卫生厅调查后称,疾控中心相关领导在财务管理、抵押风险上负有一定责任。

随后众多媒体找到举报人陈涛安以及张俊书

在当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曾表示:“全省一共有三千多万的生命,咋能让一个五十多万的公司(指华卫公司实际注资),来承担这样大的责任。”

2010年3月,《中国经济时报》根据陈涛安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发表《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系列文章,引发公众极大的关注。

对于曝出的疫苗乱象,山西省在2010年、2011年用了2年时间专项整治,然后偃旗息鼓。

但陈涛安从2013年开始给卫计委写建议信,因为按照《疫苗条例》规定,药品批发企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二类疫苗,并允许独立储存、运输疫苗。但因接种二类疫苗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则是由疫苗生产企业来承担。

“这样会导致疫苗批发公司无忧地购买二类疫苗,他们会以营利为目的扩大利润空间,降低疫苗储存、运输质量和费用。”

这被认为是没有及时弥补的制度漏洞。

而在之前,山西疫苗风波波澜再起。

因怀疑孩子接种乙脑二类疫苗后发生抽风,落下癫痫后遗症,山西疫苗事件当事人赵梓玉的父亲赵国平于2015年5月18日,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告为山西省卫计委和省疾控中心。

起诉状称,山西省卫计委和疾控中心负有管理职责,具体行政行为,已严重伤害了赵梓玉的身体健康,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使用脱离存储环境的疫苗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违法无效。

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赵梓玉疫苗注射行为发生在2006年,确诊癫痫在2008年,而赵国平称于2010年8月通过报纸报道知道疫苗脱离存储环境。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解释,已超过两年起诉规定,因此驳回赵梓玉起诉。

后赵梓玉不服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令人称奇的是,一年之后的2016年6月山西对非法经营疫苗案3名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太原市小店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玩忽职守罪对太原市小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综合监管科科长张建、副科长李婷婷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6月3日,经山西省临汾市检察院指定管辖,乡宁县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对曲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负责人陈红星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同样在这一年,原来的“深喉”张俊书因卷入2016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而被爆光,当年监管部门列出了波及24个省份、近300名涉案人员的“黑名单”。张俊书的名字列在“下线”人员名单第139号。

2005年之前,他的身份曾是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制品供应站副站长。医科生出身的他,拥有很多其他“下线”难以企及的专业知识。

在多位同事和朋友眼中,张俊书正直老实、胆小谨慎,“根本想不到他会去倒卖疫苗”。

2017年,山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监管。

一年之后的今天,随着吉林新一轮疫苗风波,山西疫苗事件再次被人提及,尽管已经物是人非,但很多人相信,在制度缺陷下,疫苗问题也许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综合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