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法家事|雨山法院首推「養育計劃書」 柔性司法暖人心

“因本人在之前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如女方繼續同意婚生子仍由本人撫養,我將在做好原有事項的同時,加強以下幾點事項……”

  “因為愛孩子及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願意將孩子暫時繼續由孩子爸爸直接撫養,我作為孩子的媽媽將做好以下方面事情……”

  在雨山區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庭內,一起變更撫養關係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指導下,通過自行協商分別擬定了一份“養育計劃書”。法官通過這種“養育計劃書”的創新方式,暖心化解了一場“爭子大戰”。

  秦某(男)和沈某(女)原系夫妻,因感情平淡,雙方於2014年協議離婚,自願達成將婚生子秦小某由秦某直接撫養的協議,此後,雙方在孩子的撫養、探望等方面均達成一致意見。秦小某雖然未能和媽媽生活在一個城市,但是每週均被媽媽接回去生活一兩天。秦某與沈某雖已離婚,但也算是一對不錯的合作父母。

  爭議發生在2017年的9月,因為秦小某學習成績驟然下降,秦某將此歸結於孩子在媽媽那邊的時候媽媽管教太鬆懈而導致;而沈某則認為是因為秦某再婚,現任妻子不僅帶過來一個孩子,現在又生育了一個孩子,混亂的家庭環境才導致兒子成績急劇下降。兩人為此鬧得不可開交,因此,沈某一紙訴狀將秦某告至法院,請求變更撫養關係。

  這一場庭審,更像是一次家庭會議,雙方正是因為太愛孩子才有了今天劍拔弩張的態勢,承辦法官給了他們陳述和傾吐的最大空間。秦某雖為七尺男兒,在庭審現場淚水仍不聽使喚地奪眶而出,他說雖然自己現在再婚了,但是這個孩子永遠是他最愛的孩子,離婚的時候,生意失敗的時候,都是他們父子兩人相依為命的,他離不開這個孩子。也許是最近煩心事多了點,抓孩子學習抓得緊了點,導致孩子學習壓力太大,但這不能成為變更撫養關係的理由。他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但如果孩子執意跟媽媽走,那麼他也不會阻難……作為母親的沈某更是哭得一塌糊塗,說自己當初離婚是因為經濟條件太差才忍痛讓孩子先跟著爸爸生活,自己現在條件好了,沒有理由看著孩子受苦。秦某現在的家庭裡除了自己的兒子外,還有兩個孩子,而她自己仍然單身,可以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無論如何,她都一定要把孩子帶走……法庭之外,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在焦急等待著。

  令承辦法官感到欣慰的是,這是一場關於“愛”的爭奪戰。法官及時將案件焦點轉向“什麼樣的方式更加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上,並且向雙方出示了庭前家事調查員在孩子所在學校、社區調取的相關證據材料。事實上,孩子在本地生活得很不錯,有自己特別要好的朋友,和老師、同學相處融洽,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好,只是最近略有下降,但老師直言孩子的成績一定還能趕上去。周圍鄰居、親戚都肯定秦某是一個不錯的爸爸,秦小某也十分認可爸爸,說爸爸除了教育方式略微嚴厲之外,其他都很好。

  隨著庭審的深入,沈某似乎也意識到貿然將孩子帶離他熟悉的成長環境,似乎確實不太妥當。秦某更是通過這次庭審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此基礎上,承辦法官提出擬定“撫養計劃書”的建議,雙方自行協商,可以僅就撫養事項羅列框架,也可做到事無鉅細。正當擬定過程中,沈某突然說道:“我撤訴吧,但我會一直監督你的,孩子跟著你不適應的話,我還是會帶走的。”秦某滿臉堆笑道:“歡迎一直監督指導,歡迎隨時來探望孩子,你放心,我的缺點一定會改,孩子的成績一定還會提升上去。”至此,這段“爭子大戰”算是案結事了了,也希望離異家庭的秦小某能夠在秦某和沈某這對離異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養育計劃書”是父母關於孩子撫養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詳細解決方案,通常在離婚案件、變更撫養關係案件中用到。在孩子的撫養關係尚不能確定的情形下,可先嚐試擬定一份“養育計劃書”,計劃書可按照雙方意願進行大體框架或具體細節問題的一一羅列,還能附加時間或者條件上的限制等等。它誕生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將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