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性骚扰 高校岂能只作旁观者

7月8日,来自网易“人间 theLivings”的一篇名为《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文中的主人公,中山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青年长江学者的张鹏,被披露在2011年至2017年对多位女学生及女教师性骚扰。这一行为在今年5月已被五名女性向中山大学纪委实名举报。

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网友进行转发,表达对文中张鹏性骚扰行为的不满。还有一些中大学生在文章下面留言,表示并不是第一次听说张鹏这样的行为。

教授性骚扰 高校岂能只作旁观者

7月10日,中大对外回应:“已经关注到网络反映人类学系教师张鹏有违师德师风的信息。今年4月份,中大已经开始调查核实工作,之后基于调查核实情况,给予了张鹏党纪政纪处分并在单位内部进行了通报。网文存在与学校调查核实不相符的情况。”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7日到7月11日,共监测到相关报道569篇。

教授性骚扰 高校岂能只作旁观者

教授性骚扰 高校岂能只作旁观者

从上面的舆情趋势图可以看出,从7月8日开始出现相关舆情,随即舆论开始发酵,并于10日达到传播峰值,11日舆论热度开始降温。

教授性骚扰 高校岂能只作旁观者

媒体类型方面,新闻和微信在此次报道中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总共占比超8成,其中,新闻平台占比约35%,微博平台占比46%。

通过对新闻类网站属性进行分析,商业类门户网站占有主导权,占比约29%。其他类网站共有近39%的占比。

【媒体观点】

新京报:师德不是小事,毕竟每一年每一级都有初入校园、单纯软弱的女学生。如果任由一个看上去“德高望重”“值得信任”却有性骚扰前科的教授长期存在于学生之中,对很多女学生来说无异于深水炸弹,谁也不知道他哪天爆发,会对谁造成一生不可逆的伤害。

澎湃新闻网:关爱学生、培育学生、保护学生是大学的天职。对任何有违师德师风的言行,学校始终应该态度鲜明、坚决反对,无论涉及什么人都绝不姑息、绝不容忍,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惟其如此,才有大学之“大”,才有高校之“高”。

钱江晚报:面对这个教授性骚扰事件,该高校一直有“被推着走”的感觉,而不是一种果断果敢的“主动作为”。公众并没有看到其勇敢与受害教师学生站在一起,在不畏风雨中,捍卫师生核心利益,积极回应学生群体乃至社会层面的相关关切。反而是不断地给公众带来疑虑甚至焦虑,给公众留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刻板印象,呈现与社会正义“背道而驰”的状态。这是莫大讽刺,耐人寻味。

【网友观点】

@鸡汤:每次都压下来,下一次只会爆发的更厉害

@Pp言末:上次女大学生被性侵跳楼的事件,被压下来了,最后换来的是消防员痛心疾首的哭声....这次的事就是这样处理吗……

@雷蒂娅_阿道夫:学校明显要包庇罪犯,从11年到现在性骚扰性侵了多少学生年轻教师不得而知,能不能靠法律来维护正义?长江学者、优秀dang员难道是特权阶级,犯法不能用法律制裁吗?

@攀攀全球粉丝后援会:4月份的处理是针对当时有学生提供证据的处理,即所谓“党内处分”,那么党内处分是什么处分?5位女性的举报是发生在5月份,按照这一说法5月的举报并未得到任何回应;请问“不实情况”具体指什么?是张鹏的性骚扰事实描述不实、对张鹏的处理不实、校方对提案的态度不实、还是校方对采访者的回应不实?

图/复兴大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