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7月27日,有媒体再次曝光了北京南站周围乱象:站外黑车横行堵塞交通;正规出租车变身黑车,25公里路程叫价300元……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27日到7月30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1048篇。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如上图所示,话题热度自7月27日起就有着不低的热度,自7月27日到7月30日话题热度持续升高,截止到7月30日发稿前话题热度达到声量最大值,且仍有上升趋势。

媒体类型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媒体类型方面,新媒体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微信占比将近五成。另外,新闻门户网站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比35%。

正负面分析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报道倾向上,正面报道所占比重最大,占比36%。其次是中性报道占比32.7%,负面报道占比31.3%。

媒体观点

光明网:不让北京南站变“难站”,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它需要车站方面能够正视问题,重视乘客的诉求和权益;也有赖城市管理理念的更迭和进化,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当中去。

钱江晚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大规模、超快速的城镇化,城市建设是日新月异,让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但是,一个先进的城市光有高楼大厦、地铁高铁这些光鲜外表还不够,还要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城市管理领域。管理者只有如匠人般苦下精雕细琢的功夫,用细节化管理的药方治疗城市粗放发展引起的痼疾,才能使城市建设的成果不断造福人民。

网友观点

@saintcruz:商场能不能都他妈关掉啊?想钱想疯了。

@skyone_cheung:坐京沪线从上海虹桥到北京南,感觉两个站的管理天差地别。

@鴨丸:还是研究一下西站吧,又脏又乱又臭。

@按时吃饭r:感觉也就这一段时间 过了这个时间段之后 又恢复了。

复兴观点

机场、火车站是其他地区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门面。而北京南站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打车贵、“黑车”横行,堵塞交通等问题。7月27日经媒体报道后更是又引发了网友的疯狂吐槽……

经常出行的人知道,几乎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会存在黑车揽客的情况,但是这个问题出现在北京南站早在2012年就被央视新闻所报道,但是至今仍没有改观,因此不少网友质疑,明显存在的问题没有经过媒体曝光基本上不会被解决,即使被曝光等过了这段时间又会重蹈覆辙。北京南站不仅是一个客运站,更是北京的另一张名片,这里会给来自他乡的游客留下他们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我希望北京能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亲切、热情,而不是杂乱不堪和没有底线的“宰客”。

北京南站成“难站”:细节体现公共服务水平

因为北京南站每天都有可观的人流量,所以颇受“黑车”师傅的欢迎,甚至不少出租车都通过特别手段将车牌挡住,行“黑车”之实。2008年奥运会北京的热情好客给全国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正面的印象却正在被这些只认利润一味“宰客”的黑车司机慢慢侵蚀,改变已是当务之急。

北京南站成“北京难站”,说来最主要的可能是难以彻底肃清的“黑车”现象,但实则这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的水平。这么多年以来,“黑车”的猖獗和堵塞一直得不到解决究竟是什么原因?出租车拒载、不打表随意定价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恐怕是车站方面难以独自解决的问题,

对于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光是将客运站修建的富丽堂皇并不是优秀的城市建设的体现,重要的是精细化管理,让来自他乡的人一踏入北京能感到舒服、亲切、人性化,才能称作是杰出的城市管理,而北京在这一点上做的还远远不够。

图/复兴大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