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精品鉴赏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精品鉴赏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

龙章

重量:208.1克

凤章

重量:205.1克

印文:「皇六子和硕恭亲王」

边款:「东风帘卷小红楼,三月梨花唤锦鸠。

曾记玉人将凤管,隔花低按小梁州。

已亥重九后二日,鹿原林佶。」

凤章

印文:「御赐为国藩辅」

边款:「夕云敛余晖,稍稍归鸟集。

清磬林际浮,樵歌峰外急。

怀人南斗边,露下银汉湿。

瑶草春复生,深山共谁拾。紫微内史。」

这一对印章,有3.3公分见方,高约近9公分,分重208及205克。其保存完好,载传有序,所具有的学术、艺术及重要性价值,不言而喻。

这一对田黄石印章,剖自同一块带皮的「田石」籽料,其中一块尚存试切下刀的痕迹,石质极佳,油润光洁,金灿夺目,其中「红筋」及「萝卜丝纹」清晰可见。在过去,极佳的石材,如田黄、鸡血、红白芙蓉之类,只有破方雕钮开成印章石料,才能获取高估值。此印石料只做了尽量少的切方规正,做薄意雕的一面,皮色微存。两石印面的一侧上角,也因籽料的关系,略缺而保有斑驳的石表。现代作品田黄多留皮,以表示这是「田石」,而过去贵石在「留意不留皮」,就是尽量将皮去干净,只留其「意表」。这样精心而艺术、恰到好处的处理,非雕琢高手、艺术巨匠不可能为之。

小编互动:ForeverloveDiana

此对印装裹,则全是清宫内府的手工,且保存十分完好。二印立摆于红木几上敷黄色双包绸衬湖蓝匣座之上,其上再覆以厚锦匣盖,匣外表包衬明黄色四季花卉暗花绸,内通体包裹双衬软卧囊,匣盖、底合上以后,印章在内可以纹丝不动,同时由于是软卧囊,即防冲撞,也不会磨损印石。外面再衬以红木提梁立插盖的定制木盒,这是清宫内府最考究的做法。无论是印石雕工、装潢用料,可以说这是清内府制作的标准器。

说到乾隆鼎盛时期的田黄印,当一提曾被溥仪藏于夹袄衣襟中的「乾隆田黄三连印」,此印曾多次手扶观察、研究。其一,它不是田黄石;其二,它也不是由一块整料琢成。简言之,石材坚硬,印面四边锋刃,相连石链碰击声音清脆;而其中一印的环形钮是巧妙粘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