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今年7月,浙江省海宁市陆振飞、盛丹颖、李锴鑫、杨碧颖、朱海明、田继红

老师一起组队,在潮乡救援队陆敏强的带领下,作为杭州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的一支小分队成员前往贵州支教。他们来到了六盘水盘州市民主镇滥滩小学,为70个孩子组织开展了为期15天的夏令营。田继红老师告诉记者,很多成员都是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持续支教半个月,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里,感触很深,7月底回到海宁后,大家都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培智学校陆振飞:

站在滥滩小学这个山顶上的学校,让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来支教,每个人心里都做好了准备。小朋友们是住校的,意味着我们在支教期间,除了给他们上课以外,还要在生活上管理照顾他们,特别是要为他们解决一日三餐。我们4人一组,每天轮流负责90人左右的三餐。

同走上学路,是支教的一个必修内容。跟着孩子们走一遍他们的上学路,一会上坡,一会下坡,一会一个45度斜坡,一会一个360度转弯。风景是美,脚已软瘫。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有小朋友指着远处山头的白点,告诉我:“飞飞老师,你看,我们的学校就在那,很近了!”可那明明是在另一个遥远的山头。

连续几天,除了上课,空余时间一直奔走在家访的路上。在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天真,那么无忧无虑,可谁曾想到,在他们灿烂的笑容背后,有多少艰辛与不易。家访的路是弯弯曲曲的,可是因为有这些小向导的陪伴,时不时路边摘个野果给我们吃,时不时摘朵花送给我们,心里还是充满了感动。虽然这边的水泥路修起来了,但是经常会发生塌方,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培智学校盛丹颖:

支教,亲身经历过,才发现它非凡的意义。无论面临怎样艰苦的条件,我们都齐心克服。在和孩子们的逐渐熟识中,我发现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带去的课程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我们竭尽全力把课上好。我们带着教育别人的目的来到这里,最后发现深受教育的却是自己。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总能发现孩子们笑容灿烂、外表乖张,他们的懂事有时让人觉得心疼。深入孩子们的家中家访,那些简陋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孩子们始终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学习。在我们组织的文艺汇演上,两个小演员,给他们的台词,他们一个晚上就全背完了,然后会主动地催着我们帮忙排练,只求把节目演到最好。

短短的15天,我们亦师亦友,相互分享梦想,我被孩子们描绘梦想时坚定而充满希望的眼神打动。记得支教的伙伴田老师分享过一句话“不要觉得是你在教他们什么,是你在拯救什么,事实上,他们教给你的更多、更深刻。”支教结束后再回味这句话,确实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培智学校李锴鑫:

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向往,也紧张。感谢同行的队友,滥滩小学的孩子们,当地的村民们,造就了这充满爱的15天。第一眼看到这所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学校时,比我心中勾画了无数次的景象要好得多,至少第一眼的感觉是这样的。

虽然支教出发前已经备好了课,但每次上课的前一天晚上还是要根据班级情况不断地调整,清点教具、确认。三年级从吹画到纸扇手指画,四五年级的灯笼绘画,六年级的生理课。还记得给六年级上的第一节生理课,大家有害羞的、捂脸的、趴在桌子上的,上完课所有的学生连带我自己都是满脸通红,场面相当尴尬。

生活上,每天有队友早起准备早饭,有队友负责卫生管理,有队友深夜查寝,我们各司其职,相互帮助,照料着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山里的孩子纯真、朴实,乖得让人心疼。感触最深的还是同走上学路,孩子们带我们穿梭在山间小路,上坡连着下坡,下坡完了又是让人头痛的上坡,来回走了3个小时,但抵不过学生的一句“习惯了,每天都这么走的”。

每天的深夜例会,不管时间有多晚,不管门外风雨有多大都要进行。一天课程的总结,会看到自身的不足,一天生活的回顾,会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让明天的生活变得更暖心。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许巷小学杨碧颖:

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夏天的最高温度不超过30度;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出门就能看见云海;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即使已经离开依旧深深地牵挂着。这地方就是滥滩小学,一所村级完小,海拔近1800米,被我们戏称为“云端上的学校”。

初见,给人感觉这所学校条件还可以。可是当我们仔细走了一圈之后发现,拥有90位住校生的滥滩小学,没有浴室,学生洗漱的地方是食堂外一个不足5米长的水泥槽,所有学生共用一个水龙头。食堂旁边锈迹斑斑的双杠就是平时晾晒的地方。

15天的支教生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跟孩子们相处,总觉得他们眼神里的光好美,会在不经意间被他们感动到。来贵州前,曾思考过,短短十几天的支教,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是多掌握几个知识点?还是带着他们玩玩乐乐?其实都不是。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让它带给孩子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寻找幸福的能力。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了自己当教师的初衷——如果孩子们的人生,因为我做的一点点事,而有了一点点好的改变。那么对于我而言,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紫微小学朱海明:

在简单的开营仪式上,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眼神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还有他们未被尘世浸染的纯洁,犹如滥滩村上空洁净的蓝天和星辰。

我支教的第一课——《笛子启蒙教学第一讲:认识笛子》。我尽最大的可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对笛子、对民乐的兴趣。第一课,低段孩子每人赠送一支正宗儿童竖笛,中高段给他们每人一支F调小竹笛,上来先不教技法,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一节课一直讲到最后,才让他们尝试吹响笛子,让我惊讶的是:原本吹响竹笛子也要二到三周,而这里的孩子,一下课就几乎全部吹响了!听着课后满校园持续不断的“呜呜”声,我错觉自己身在紫微小学校园。

我在课堂上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还是有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低段的,不懂得怎么学习;中、高段的,信心不足。针对第一种现象,好办,教给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四节笛子课几乎不能教给孩子们多少知识和技能,还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的习惯和理念。

但针对第二种现象,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会对学习甚至生活失去信心。原来是一系列的苦难夺去了一个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我们的团队、社会爱心人士会在后续继续给予他们帮助。但课堂上,我说:“孩子们,生活给我们的苦难也是一笔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通过读书,通过学习来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硖石中学田继红:

感恩遇见,回想支教的十来天,好多场景唤起了自己的童年回忆:宿舍楼梯下自建的简易“淋浴间”;站着、或蹲着吃得津津有味的用餐时刻;口渴了,拧开水龙头就喝水……在云贵高原上,家访路走过一个个山头,嗅着泥土的香味,赏着路边的野花,还有孩子们纯朴的笑脸、暖心的话语和村民们热情的招呼、感激的眼神。这段记忆值得珍藏。

每天无论我们忙到晚上几点,支教团队的例会必须召开,梳理一天的情况:汇报班级人数、住校情况、通校生到校离校签到情况、上课情况、听课反馈、明日三餐安排、需要特别关注的人或事。待洗漱完,常常是凌晨。为了70个孩子的用餐,我们前期也向社会募集了每人每天20元的餐费,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我每天一节“阅读生慧”体验课,正好训练孩子们的“专注力”。我们的课上或角色扮演,或开火车朗读,或齐读,或老师讲解,枯燥的阅读马上变得有趣。“阅读生慧”课上,坚持专注者、声音宏亮者、主动举手者、边听课边记笔记者,都能得到老师的签名,汇总签名个数,决定了谁可以在夏令营结束时先挑选纪念品。

在绘本阅读中,我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特质,不要只羡慕别人而低看自己,不要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迷失自己,接纳自己当下的不完美,努力学习,培养好习惯,做更好的自己。有位孩子说:“田老师,您辛苦啦!我会想念您的,我们会改正做得不好的地方,您明年会再来吗?”我的回答:明年见。

不要觉得你在拯救什么,他们教给你的更深刻!浙江6名老师在贵州支教半个月后写下这样的感悟……

据了解,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正式成立于2005年,现在注册名称为杭州沃德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发展到现在,已经延伸出四个子机构:杭州益学堂(公益小天使)、杭州益学院、杭州创益园、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

目前,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拥有教师志愿者400余人,普通大小志愿者6000多人。重点围绕乡村骨干教师培训、乡村文化课堂、乡村图书室、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等方面展开实践,以推动和促进贫困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