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揭阳区域发展新格局示意图

(揭阳市规划局供图)

“我宣布:揭阳大道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8月2日,随着揭阳市长叶牛平一声令下,开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热腾。作为揭阳市“走在前列·百日百项大行动”的一批重要项目之一,该工程兼具着发展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重任。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动工仪式施工现场

今年以来,揭阳市各地以实施“走在前列·百日百项大行动”为重要抓手,按照“重要工作项目化、重点项目责任化”的要求,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数据显示,至6月底,纳入“走在前列·百日百项大行动”的236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有80%以上按期或提前完成工作计划;第一、二季度新开工总投资额613.15亿元的项目226个;30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4%;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46个总投资86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6.7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80亿元,其中52个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50%,为揭阳加快发展打下了厚实基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揭阳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在全市形成由揭普(潮)惠发展轴、惠来沿海经济带、西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三大功能区新格局。“让各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美其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高速度增长,努力成为我省沿海经济带主阵地,早日把揭阳建成新发展极。”揭阳市委书记李水华表示。


全力贯通揭阳大道

建设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一条以城市命名的大道,在区域发展中往往扮演着窗口展示、城市引领和产业集聚等重要角色,因而被称为“第一路”也不为过。揭阳的“第一路”——揭阳大道也已横空出世。

据介绍,揭阳大道以现莲花大道为主线北延至汕梅高速埔田出入口,南延至揭惠高速出入口(湖心立交),途经揭阳境内揭东区埔田镇、曲溪街道,榕城区东升街道(北部)、榕东街道(中部)、仙桥街道(南部),以及揭阳境外的汕头潮南区金灶镇,全长约20.6公里,揭阳大道改(扩)建工程总投资额约21.45亿元。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揭惠高速市区连接线效果图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莲花大桥效果图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南延至揭惠高速出入口(湖心立交)示意图

揭阳大道在揭阳发展大局中,有着独特和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为揭普(潮)惠发展轴上重要中枢,通过揭阳大道以及相交的东西向道路,将榕城区、揭东区、空港经济区、产业园区串联起来;通过揭惠高速、潮惠高速、揭普惠高速、省道236把普宁、惠来延伸连接起来。

作为城市创新发展脊梁,通过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联动揭东城区、中德金属生态城、揭东开发区、埔田特色小镇、揭阳古城、榕江新城、榕城产业园、临空产业片区、中国玉都等功能区。

作为城市重要景观廊道,北靠黄岐山,中跨榕江南北河、仙桥河,南临紫峰山和紫陌山,成为望山、跨江的黄金通道。

以中轴线战略为引领,揭阳将揭阳大道定位为统筹海陆联动战略轴线的发展中枢、支撑产业经济创新升级的发展脊梁、充分展示城市形象自信的景观廊道,打造成为城市交通轴、功能轴和景观轴。

交通轴,即贯穿市区核心区的南北向交通主干道、连接东西向道路交通组织,保障揭阳大道的通达性和通畅性;功能轴,即集中城市办公、商务、商业、文化、居住、创业、创新等主体功能,串珠成链,形成“1+4+N”功能布局;景观轴,即结合功能提升、更新改造以及重要节点、道路两侧景观设计,打造景观大道。

所谓“1+4+N”布局,“1”就是揭阳大道,协调创新发展轴。“4”就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四个功能片区:揭东片联动城区园区,强化生态+制造;榕北片拓展高端功能,强化服务+休闲;榕中片激发古城活力,强化文化+特色;榕南片整合产业空间,强化科创+制造。“N”则是功能节点,规划以“路+单元”细化规划指引,实现功能提升、交通提速、景观提质、更新改造等要求。

揭阳大道对改善揭阳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破行政界限、促进资源要素整合、推动揭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力推进揭惠高速

串联南北经济带,统筹海陆联动

向海而兴,是开放经济的必然选择。揭阳市区除了通过榕江达到出海的目的,还急需一条快速直达惠来的陆路通道,揭惠高速应运而生。

揭惠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的联络线和加密线,是纵贯汕头、揭阳两市南北向的重要通道。其主线起于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接省道S234),向南经过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揭阳市普宁南径镇、麒麟镇,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铜盂镇,潮南区司马浦镇、两英镇、红场镇、雷岭镇,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神泉镇,终于惠来县前詹镇,与拟建的惠来沿海一级公路相接。

据介绍,揭惠高速批复概算79.7亿元,该高速主线长约63.4公里,设桥梁20828.4米/48座,隧道14362米/6座,互通立交共9处,按照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进行设计施工。

揭惠高速于2013年12月底全线动工建设,一期工程(两英至惠来段33.535公里)已于2017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榕城至两英段29.835公里)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

专家认为,揭惠高速的建设,具有五大意义。

首先,将促进粤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揭惠高速将空港经济区与公路沿线的经济带和产业区有效地串联起来,并直通南部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粤东一体化发展。

其次,将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揭阳东西向路网发达,而南北方向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绕行距离长,已无法满足快速通行的要求。揭惠高速将大大加强揭阳、惠来、潮阳、潮南之间以及与潮汕机场和沿海港口间的联系。

再次,将构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目前,粤东地区有铁路、水运、航空、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但各种运输方式还缺乏有效接驳。揭惠高速将实现铁路、内河、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的连接。

此外,将是潮汕国际机场快速集散通道。揭阳潮汕机场正在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节点,揭惠高速直接将潮汕机场与汕头西部区域、揭阳南部港区连接起来,有效提高潮汕机场的集疏运效率。

最后,将加快惠来沿海产业带建设和发展。揭惠高速直接联系惠来沿海产业带和揭阳市区,将拓展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腹地空间,促进惠来沿海产业带的建设和发展。

谋划三大功能区

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构建揭阳新的发展路径

善谋者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揭阳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紧跟省委创新思维,在全市形成由揭普(潮)惠发展轴、惠来沿海经济带、西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三大功能区发展新格局。

一为揭普(潮)惠发展轴,是汕潮揭一体化的重要轴,是以揭阳大道、揭惠高速为轴,西至揭西,东至汕头潮阳、潮南部分乡镇,南至惠来出海口,北至汕梅高速,串联揭阳市区、普宁、惠来和汕头潮阳潮南,规划面积2439平方公里,涵盖7个县区、61个镇街,21个重点产业园区和19个专业镇,集中了汕潮揭三分之一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汕梅、汕湛、潮惠、揭惠、深汕高速公路和梅汕客专、厦深高铁、汕汕高铁交错贯穿,榕江、枫江、练江、龙江环绕,交通设施发达,生态本底良好。规划依托区域经济产业、资源禀赋、交通设施,以一体化、组团式发展战略,重构空间格局,将发展轴分为揭阳主城区、普潮两大板块,并串联惠来滨海新区,推动海陆高质量联动发展,打造成为区域协调的发展轴、海陆联动的开放轴、资源集聚的创新轴、绿色宜居的生态轴。

二为惠来沿海经济带,拥有109公里海岸线,是全省沿海经济带的主战场,聚集了世界级大石化产业、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粤东新城、国家级示范性渔港、国家级新能源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滨海旅游示范区等,是即将飞跃的现代工业集聚地和粤东沿海经济带,具有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一中心两基地多节点”格局,主动融入省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粤东沿海经济带的主战场,在区域新发展极上走在前列。

三为西部生态发展区,以揭西县为主体,包含普宁市南阳山区和揭东区玉湖、新亨、埔田三镇,以保护和修复生态、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促进形成全域旅游,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现代生态示范区、区域性生态旅游度假服务区、潮客特色旅游板块。

“三大功能区发展新格局,结合揭阳实际,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将成为揭阳打造发展极的强劲引擎。”观察者认为。

揭阳大道:揭阳“第一路” 将是揭阳景观大道、功能大道、发展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