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每一年随着时间的变化,同学们在备战艺术留学作品集的过程中,心理也会不断的产生变化。但殊途终有同归,历届的艺术留学预备生基本都会经历以下3个阶段:

  • 创作初期-感觉自己要马上行动,却又感觉时间还早;
  • 创作中期-满足阶段性成果,不断心理暗示我没问题;
  • 创作尾声-突然就没时间了!deadline离我只有1米;

发泄情绪永远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此文记录梳理历届艺术留学生心理起伏,疏导备战情绪,辅助大家结合我们的作品集成功辅导经验,在今年8月以最正确的心态备战2018年申请,取得最好的申请结果。

艺术留学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01 备战初期

“磨磨蹭蹭不着急”

想必大家的心绪首先都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留学信息”所扰乱,“6个月,零基础转专业成功申请中央圣马丁服装设计研究生”,如此励志的类似网文,于百度不绝于耳,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会将“成功学”嵌套于自己身上,反正还有时间,更何况,我还申请本专业,到时候再说,也肯定来得及。

但同学们是否有注意过自己的身边,比如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仅基础缝纫就要锻炼1年,更何况申请圣马丁还有经历面料改造、立体剪裁、创作大量sketchbook。如此推敲之后大家不难发现,自己的懈怠其实在起步阶段就致使自己落后于同年竞争者至少1个月时间。

以申请的Z同学为例,他本科就读于清华美院,今天是8月1日,已经创作并排版完成4个项目。如此神速倒不是因为他本科毕业于清华,而是不盲目迷信网络信息,也不会因为基础好而感觉安枕无忧,只不过踏踏实实跟着主带老师推进进度,按时完成作业而已。

正是同学们思维认知上的困扰,造成自己对于备战作品集情绪上的懈怠。“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最为危险,如果问一下身边那些已申请上顶级院校的学长学姐们,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都会提前1年开始准备,以免后期作品集、语言成绩、文书材料等资料压的自己分身乏术。

正是在磨磨蹭蹭之间,留给自己备战的时间从2年压缩至1年,1年又压缩至半年,直至现在真的只剩4个月时间。

艺术留学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02 创作中期

“自信感爆棚”

当下已是8月,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1个项目,照此推算之后的项目应该会越来越顺利,1个月做1个项目时间也够,不是万事开头难吗,难都挺过了,以后就不难了。

第一个项目的成果往往会深沉的打动同学们自己。相比之前在学校的作业,尤其是此前没有经历过作品集创作的同学,在看到自己完成的第一个项目时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我原来这么厉害”的兴奋迷途,于是坚信自己接下来的项目一定会顺丰顺水,甚至还会陷入自我感动式的熬夜加班状态,在工作室呆到很晚,但巨大部分时间却在“农药、吃鸡”。

你要是问,现在项目做几个了,他很自豪的回答:“我的第二个项目我已经开始做Mindmap了”!但半个月后再问其进度,发现只是补充调研了一点Mindmap上的灵感点,几乎还在原地打转。

在实际的作品集创作过程中,适当的放松自己是可以的。正如去年成功斩获RISD,Pratt等9所名校offer的Z同学曾告诉我们他的心得:艺术留学的道路枯燥而漫长,在心态压力很大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一定的放松,但是更多还是需要你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心态,放松不是放纵。

终点未到,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小成果而自我满足和放纵。如果放纵了自我,创作尾声的你一定会过得非常辛苦。

03 创作尾声

“Deadlne离我只有1米”

悔不当初!

“如果以前我不拖延就好了,我要是早点开始就好了。。。”可无情的现实会告诉每一届学生:世界没有如果,时光不会倒流 。

压力感真的爆棚!前面慢悠悠的什么都不急,最后什么都急。

比如美国语言和作品集是要求同时递交的,如果在作品集提交之前你没有搞定语言,尤其是想要申请建筑专业最顶级综合类院校的学生,你的作品集必须完成、托福成绩至少过100分、文书需要你写出中文等等。

此时,真的危机到了,时间没了,大多同学们才会开始从“自我感动式”的挑灯夜战中抽离,进入真正的疯狂创作当中。

正如17届H同学说:“在印象最深的就是deadline那几天大家都很忙,老师也经常陪着我们熬夜赶工创作。基本上要是看第二天哪个老师来晚了,我们就知道昨晚又熬夜了。有次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刚把做完的图给李老师发过去准备睡了,没想到他竟然秒回我,震惊!”

学员写实记录▽

艺术留学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艺术留学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以上便是历届艺术留学学员的真实情况,而“Deadline是最高的生产力”也被奉为历届众多艺术留学生的名言。但这样的最高生产力,一定是以牺牲身体和作品细节质量为代价的

如果同学们想今年成功申请,又何必以身犯险?你只需做到一点:立刻行动,不给自己其他理由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