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平津戰役之解放張家口(一)

「烽火张垣」平津战役之解放张家口(一)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張家口市第二次解放,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平津战役之解放张家口(一)

張家口市第二次解放

12月24日,張家口第二次解放。解放張家口戰役和新保安戰役同屬平津戰役。新保安戰役結束當天,解放張家口的戰鬥打響。在解放張家口戰鬥之前一個月,中央軍委就開始決定對張家口實施“圍而不打”的戰略部署,待22日新保安戰役結束後,解放張家口的戰鬥隨即打響。

平津戰役,是毛主席根據遼瀋戰役取得完全成功,淮海戰役鏖戰正酣,華北敵人處於東北、華北兩大野戰軍夾擊的威脅,已成“驚弓之鳥”的大好時機,而決定發起的。當時,華北地區傅作義所部有4個兵團12個軍52個師計60餘萬人,龜縮於北平、天津、張家口、塘沽、唐山等地,在長約600公里的狹長交通線上,擺成一字長蛇陣,企圖“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敵人做出了一個防守的姿態,同時做了撤退的準備,妄圖根據形勢的發展,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南逃或西竄。這就是傅作義的所謂“可戰、可守、可退”的如意算盤。

為把華北之敵穩住並全殲於平津地區,在戰役發起前,中央軍委就明確指示各部隊要採取“隔而不圍”“圍而不打”,以待部署完成之後,各個殲敵的方針。遵照軍委的作戰方針,我軍首先以迅速突然的動作,對平、津、張、墉諸點實施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以達置敵欲戰無力,欲守無能,欲退無路的境地,造成我軍從容不迫地逐個殲敵的有利形勢。張家口,是傅作義集團賴以西竄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因此,首先實現對張家口之敵的包圍,是關係到平津戰役全局的第一步棋,它對於控制平張線,以抓住傅系,拖住蔣系,保障東北野戰軍主力迅速進入預定位置,有著重要的意義。

「烽火张垣」平津战役之解放张家口(一)

張家口市第二次解放

當時華北三個兵團,第一兵團圍攻太原,第三兵團圍攻歸綏,第二兵團在曲陽地區準備赴太原作戰,東北的第十三兵團剛剛進到冀東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敵人決心逃跑的話,我軍將無法阻止。11月18日,中央軍委電告華北解放軍,命令一兵團停止攻擊太原,三兵團停止攻擊歸綏(今呼和浩特市),二兵團準備隨時向張家口附近出擊,阻止敵人向張家口附近出動,阻止敵人向西逃跑。24日,毛主席指示華北第三兵團“迅速向東包圍張家口……。以抓住一批敵人,不使向東跑掉為原則,抓住包圍之後不攻擊”,25、26日,華北第野戰軍第三兵團(一、二、六縱)分別由卓資山、官村、集寧分三路東進。一縱以6天行軍進抵沙嶺子以南及洋河以南地區。二縱以二天半行程抵東洋河、宣平堡一帶。六縱以三天半行程到達洗馬林區。27日,毛澤東電令楊(得志)羅(瑞卿)耿(飈)率領的二兵團“於十二月一日集中於易縣西北紫荊關地區隱蔽待命”。29日,毛澤東在電令中指示:“在包圍張、宣之敵後,即應迅速完成阻擊工事,務使敵人不能逃跑(注意不使敵人黑夜逃跑),以吸引東西敵人增援。”

「烽火张垣」平津战役之解放张家口(一)

張家口市第二次解放

為了加強我軍對敵的包圍圈,我六縱先前部隊11月29日將洗馬林、東洋河之敵地方武裝殲滅後,首先包圍了懷安城、柴溝堡、周家河之敵。當時,柴溝堡有敵騎十二旅兩個連和地方武裝一部。郭磊莊、周家河、左衛有敵少數部隊,萬全有敵地方武裝1500人。暫四軍主力,暫十一師,暫三十師在宣化、下花園、趙川堡,二一〇師在孔家莊、張家口之間,新三十二師在張家口。11月30日拂曉,我華北一縱渡洋河佔領了沙嶺子,切斷了張宣通道。同時佔領懷安、深井。二縱分別殲滅了柴溝堡、左衛之敵。六縱殲滅了萬全、郭磊莊之敵。僅一日之戰,俘敵2000餘人,控制以上各點。形成了對張家口的密集包圍。(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市志》《張家口地方史》《張家口文史·四—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圖書資料館檔案資料,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北嶽日報》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