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難了,快被逼瘋,還是回老家種地吧

炒股太難了,很難找到出路。

做震盪的,死在趨勢裡;

做趨勢的,死在震盪裡;

做反彈的,死在抄底路上;

可見,每一種交易系統都有“失效”的時間段。

沒有一種交易系統可以同時把震盪,趨勢和抄底的錢都掙了。

如果你足夠貪心,想把市場探底、震盪、上升三個階段的錢都掙到,

那麼你至少要有三套適應不同市場階段的交易策略,

而且要有超強的判斷能力,能準確識別出市場處於哪種階段,

能完美撤換交易策略,踏準市場節奏。

真做到這樣,你可以說是‘用兵如神’。

如果你自認為沒有這樣的本事,也不奢望把所有的錢都賺了。

那麼你只能堅守一種交易策略。

問題是,做突破的,通常死在假突破手上,而且死得特別慘烈,

因為一旦是假突破,意味著,買在市場短期的最高點甚至是歷史的最高點,不及時撤退。後果真的很嚴重。

因為“累了,換不動了,乾脆就拿著”的自暴自棄,只能在高高的山頂上替主力站崗。

即使你內心足夠強大,假突破的都止損出局,止損三五次,先是懷疑自己的交易系統,接下來就是懷疑人生了。

做突破性趨勢行情的交易系統本身並沒有問題,而且前程遠大,不需要有任何懷疑。

因為一旦真突破,股價分分鐘短期翻番,回報巨大。

問題是,如果才能迴避那些假突破陷阱,擁抱真身?

其實判斷能力再高,眼光再毒的人也不可能迴避所有的假突破,

你只能加個過濾器,過濾掉一些陷阱,當然也會過濾掉一些機遇。

筆者(潛龍交易)常用的過濾器,就是指數系統。

在選股系統的基礎上,加一個指數過濾器。

舉例:

第一種突破:個股突破,該股所在的大盤指數也處於突破形態,這叫“多頭共振 ”

這種突破通常出現在中級反彈行情和大牛市的中後期,這種雙突破,真突破的概率最大,上漲的空間也是最大。

這時候,重倉參與,設置相對寬鬆的止損線。

第二種突破:個股突破,該股所在的大盤指數處於震盪整理階段,這種突破,成功的概率五五開,空間也有限。

中等倉位參與,止損線相對於雙突破收緊一點點。

第三種突破:個股突破,該股所在的大盤指數創出新低,不斷尋底階段,假突破的可能性大,輕倉參與或不參與,嚴格止損。

指數過濾器選擇本身也比較考究,例如你做次新股的突破,就不能簡單參考上證或深圳指數。

因為次新股不夠交易日期是不納入大盤指數的,做次新股需要加的是次新股指數過濾器。

例如上段時間以601318中國平安、600519貴州茅臺為代表的大藍籌大消費股為代表的白馬群,行情洶湧。

而留戀在小盤次新股裡的人不斷關燈吃麵,絲毫也沒察覺次新股指數已經破位下行。

炒股太難了,快被逼瘋,還是回老家種地吧

炒股太難了,快被逼瘋,還是回老家種地吧

有人會說,指數本身也會失真,指數真突破,可能就是幾個藍籌股在拉昇,大部分個股都在吃麵,這時候去追突破一樣被打臉。

這種情況就需要自己做更細緻的統計工作,例如統計這段時間指數突破時,哪類型突破股貢獻最大。

是藍籌股帶動,就建倉突破形態的藍籌股,是題材股帶動,就去做題材股的突破。

不花功夫研究統計,不付出就能賺錢,跟幻想不勞而獲有什麼區別?

你賺不到錢,一是你懶,二是你沒有悟性(或者懶得去領悟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賺到錢),三是你的意志毅力太薄弱,一點點回撤,就丟掉交易系統,丟了交易靈魂。

說回到指數過濾器,能過濾掉一些陷阱,可當然也會過濾掉很多的機遇,很多逆勢逞強的強勢股是不看大盤臉色的。

例如2015年12月突破整理平臺的萬科,當時大盤指數處於橫盤整理階段,其後大盤還有一波主跌行情。

炒股太難了,快被逼瘋,還是回老家種地吧

但是萬科無視大盤,股價震盪攀升,如果加了過濾器很可能就錯過這類個股。

做投資分析,一是定量,一是定性。定量容易理解,突破不突破,突破多少,這是數量問題。為什麼突破?這是性質問題。

萬科的突破屬於股權爭鬥的結果,這就是性質,你評估這個事件本身,加個權重,就知道自己該不該參與,參與多少。

最近這波大消費大藍籌股突破,為什麼成為了真突破,而且是大行情?

因為這波突破的性質不同以往。背景一:中國股票納入MSCI指數,有望帶來鉅額資金,相關個股開始湧動。背景二:IPO加速而且常態化,過往稀缺的中小創資源突然供過於求,不再稀缺,相反為數不多的大藍籌白馬股成為了稀缺品種,供求原理髮生作用。背景三:去槓桿,市場不斷失血,配資的爆,質押的爆,中小創是這類槓桿股的主體,私人企業融資難,抵禦風險能力差,質押比例高,機構不斷在中小創踩雷,加速了資金向少數藍籌股轉移。

當然這種分析有事後諸葛的嫌疑。但在事前,在行情突破的正當下,難道你不稍稍動下腦子,想想原因麼?

做投資要有確定性的交易策略,為了使這種策略適應當前市場,需要安裝行情過濾器。而且要對相關個股進行定量定性分析,才能形成比較好的大局觀。

當然,如果你交易的週期足夠長,在突破時,已經有了市場直覺,而且你的直覺越來越準確,那是因為你經過足夠的歷練,提升了境界和層次。

加過濾器能過濾掉一些大盤性系統性的風險,對於個股風險依然無能為力。

說白了,怎麼能在陷阱裡少虧錢,在機遇裡多掙錢才是王道。

這時候最厲害的武器就要登場了。

這武器是:倉位控制。

做投資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兵法雲:慎重初戰。

做買賣開的第一倉最關鍵。

索羅斯說,如果我要買入1億美元的股票,我會先買4000美元。

你沒看錯,是1:0.000004。這並不是公式,大師只是在強調試倉的重要性。

筆者要是做突破股倉位原則如下:

根據定性定量分析確定參與權重,例如總投入最多10萬

第一次買1萬, 買入後如果直接一路拉昇,到達目標價後,清倉離場,賺多賺少都是賺。或者拉昇到一定位置,有了成本優勢,適當逢低加1到2萬,併為加倉設置嚴格的止損線。

如果買入後,衝高回落,不破前期高點,股價站穩增倉2~3萬,震盪整理突破新的交易平臺後,加最後一倉1~2萬。這樣主體倉位大概就是3~6萬不等。還有幾萬用來盤中做T。

第一次買入1萬,股價跌破減倉日最低價,無條件止損離場,虧損率大概是3%至7%,也就是虧300到700。

如果買入真突破,收益大概是主體倉位(3~6萬)的5%至50%不等。以最低的算,也獲利1500元,一筆獲利能抵消三到無五筆的虧損。

當然按照最好的算,做錯了虧三百,做對賺3萬。三月不開張,開張頂三月。如果想盡辦法也要實現大賺小賠,這才是穩贏之道。

再好的交易系統,沒有持之以恆的執行力,1億乘以0還是0。

筆者也是想得很好,做到好少。想到10,經常也只能做到1或2。但又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到,就認為別人也做不到,暫時做不到,就認為永久做不到。

甚至連想下的勇氣最後也沒有了。股票崩盤了,人生也跟著崩盤。

其實股民的問題來來去去就兩個,一是無法沒有認清市場,完全把握不到行情的節奏,沒有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看著機會很多,其實完全不屬於自己。二就是沒有認清自己,沒有研究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欠缺在哪裡,什麼功夫是有用功,什麼事無用功,越是勤快,虧錢越快。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信念問題。不相信市場,也不相信自己。幾次假突破了,就又改低吸去了。說好做短線的,過早賣掉獲利籌碼,懊悔後追高買回,套住了,說好斬的,又要漲回來。做好做波段突破,用調倉換股的名義,把可能的獲利籌碼做掉。打板的,不控制倉位,不加行情過濾器,吃了幾次大面,就開始控訴打板是魔鬼。不是僥倖買到一支真突破股,你的人生就真的突破了。你的信念有多厲害,你的人生就有多厲害。不是你成功了,才有信念。是因為你有信念才成功。

不管是用那種手法,那種理念,你堅持了,最後大敗,至少你知道自己輸在哪裡。你堅持了,最後僥倖成功,你就成為了傳奇。光是到處分享你的傳奇,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人跟人在起跑線的時候,真的差別不大,起跑速度就差個1%3%什麼的,可結果真的相差很遠,一個拿了冠軍,接受鮮花和掌聲,贏家通吃。第二名都沒人想得起。人跟人相差的那1%,其實就是決心和意志,你的信念必須足夠強大到穿透所有阻擋你人生的鋼板。正如股票需要三番四次碰撞才能迎來真突破。你的人生真突破,走一波牛市行情,何嘗不需要做同樣的嘗試?

炒股太難了,快被逼瘋,還是回老家種地吧

【點關注不迷路,炒股路很遠且難,相互鼓勵,一起乘風破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