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三次开除他党籍,对他恨之入骨,建国后地位仅次于毛主席

1885年,李济深出生于广西苍梧县大坡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当晚,李济深为阻止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和同寝室的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六弟何贯中等同学一起自发行动起来,破坏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李济深不仅早年就参加辛亥革命,还当过陆军大学的教官,后来还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并且做过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代总司令,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学生,有“全国陆军皆后学,两粤名将尽门生”的美誉。

蒋介石三次开除他党籍,对他恨之入骨,建国后地位仅次于毛主席

李济深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军参谋总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1923年12月经孙中山同意,李济深以西江督办公署名义在广东肇庆创办“西江陆海军讲武堂”。该堂为其后黄埔军校的筹建、创立与发展提供了大批基层军事干部。同年李济深说服李宗仁、黄绍竑等桂系首脑人物参加中国国民党,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因而有了“半个桂系”之称。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蒋介石三次开除他党籍,对他恨之入骨,建国后地位仅次于毛主席

在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李济深毅然将刚入桂林汉民小学读书的儿子李沛钰,送进中国空军在四川成都建立的空军幼年学校,为抗战培养空军后备人才。1943年12月,他的儿子李沛琼刚上初中,正逢空军幼年学校第五期招生,他再次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把李沛琼送往军校。

李济深,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北伐战争期间,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等要职。在国民党中,李济深是位特殊人物,不是因为他功高位重,而是因为他曾三次被蒋介石永久开除国民党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地位也只是在主席之下啊。李济深曾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之后又3次被蒋介石撤职,甚至遭人暗杀。

蒋介石三次开除他党籍,对他恨之入骨,建国后地位仅次于毛主席

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宋庆龄被推选为名誉主席,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李济深曾说:我不懂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我相信共产党、毛主席是真正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一切稍微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感的人,都应该赞同和拥护共产党、毛主席的主张和事业

李济深育有7子9女,平常对子女要求相当严格,不许他们搞特殊化:学业和工作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在学校和单位,不能透露自己的家庭背景。李沛钰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全家住在西总布胡同五号院的大房子里。1959年10月9日,李济深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