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向记者表示:为了世界好,愿意和伊朗总统“无条件”坐下来谈?

七号台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跳出问题看问题,需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无论美国之前想打还是突然又想说谈,都是为其目的服务的,美国在中东和伊朗的最大目的,

就是想要削弱中东尤其伊朗的石油出口,自己接管,从而彻底冲决世界原有的能源体系,自己主导。

石油产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美国,将利用伊朗主导的中东乱局,加速实现这一目的。

下面详细谈谈——


媒体消息,日前,两艘沙特的巨型油轮在向埃及运送石油经过红海南端曼德海峡之时,先后遭到正在遭受沙特联军进攻、受到伊朗支持的也门胡赛武装导弹攻击。

媒体称,沙特巨型油轮在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时候,伊朗就已经完全掌握其动向。

也门胡赛武装声明对此事负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利伯曼都声称,如果伊朗试图借助“代理人”封锁曼德海峡,那以色列将不仅在叙利亚方向针对伊朗系作战,还将在红海作战。

就眼下而言,如果局势恶化,伊朗可能不仅会封锁波斯湾——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曾公开表态如果伊朗被制裁不能从波斯湾运输出去石油,那所有国家就都不能,言下之意很清楚,一旦情势有变将封锁波斯湾,美国中东司令部则声称,美国将武力保证波斯湾畅通。

从伊朗指使也门胡赛武装在红海曼德海峡攻击沙特油轮的时间可以看出,如果情势需要,伊朗还可能利用红海和曼德海峡附近的也门胡赛武装及其他极端势力封锁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是当今世界重要性仅次于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第三重要的水道,海湾地区运往欧洲的石油、印度洋太平洋沿岸与欧洲的商贸往来,都主要经过红海南端的曼德海峡和北端的苏伊士运河。

红海南端的曼德海峡,也是最危险的水道,各种极端武装和海盗盘踞在此附近,盘根错节。

伊朗可同时封锁世界第一和第三重要的海道,日前在曼德海峡向沙特巨型油轮发射导弹,应该是伊朗的牛刀小试,彰显自己有这个能力——暗示这个世界的命脉掌握在他手里。

不到万不已,伊朗应该不会直接在家门口向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商船发射导弹进行攻击、或者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因为这样,就等于直接宣战,不仅美国、其他相关国家都会直接发动进攻。

即便如此,也门胡赛武装在红海伏击沙特往埃及运送石油的商船,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刺激所有与伊朗不和的阿拉伯国家警惕和抱团、做群起而攻之的准备。另外,

美国正在构建中东版北约——中东大约55个国家参与——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的首次出访——第一站就是沙特,除过拿下额度高达4400亿美金1100亿美金立即生效的竞购大单之外,特朗普在沙特还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出席有55个伊斯兰国家代表出席的峰会会后各国发布“利雅得宣言”,并将组建“中东战略联盟”,各成员国将组建一支“3.4万人的后备军支持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反恐行动”。伊朗被排除在外。特朗普在沙特演讲时,更是直接点名伊朗支持恐怖主义,为其提供资金和庇护和其他各种支持。

就在日前,路透社消息称,为打击伊朗的区域扩张,特朗普政府正悄悄推动与6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和卡塔尔),以及约旦和非洲的埃及建立一个新的安全和政治联盟。

中东战略联盟,可看做“中东版北约”,而美国与6个海湾国家以及埃及和约旦构建的“9国集团”,则是抽取中东最重要的国家构建。

就美国的如上战略而言,胡赛武装攻击沙特商船无疑加了一剂催化剂。

胡赛攻击沙特商船,也刺激世界其他与伊朗不和的国家一起针对伊朗。

不仅如此,还会刺激几乎所有国家(包括与伊朗和睦的国家)都考虑与伊朗乃至于所有波斯湾和l红海两岸的国家削减经贸,转而购买美国石油天然气

——这将加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国的美国冲击和主导世界能源格局的进度,事实上,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开启对伊朗制裁、并要求其他国家在11月4日前断绝与伊朗的经贸往来主要是石油以来,欧洲、印度、日本、韩国等都开始压缩和削减从中东尤其是伊朗进口石油,转而进口美国石油天然气,俄罗斯都大幅削减了与伊朗的石油合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乐见于伊朗挑事威胁中东航运安全。2012年以前,美国主要依赖中东石油,2012年以后,美国页岩油越来越发力,现在已经基本不依赖外来能源了,但美国想利用好能源这个新权力最大动力,就来自于伊朗在中东掀起风云——这是美国在中东眼下最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美国会想尽办法利用好伊朗这把开启新权力的钥匙,松动了,就紧紧,太紧要崩断了,就松松。这就是美国一会儿说要打一会儿说要谈的根本原因所在。

就个人看法而言,美国在实现自己的目的(让欧洲、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尽可能多地进口自己石油天然气)之前,在买卖没有夯实之前,是不会贸然向伊朗动手的。

但美国会刺激伊朗,让中东局势更加紧张,让自己的石油出口量继续增加,购买关系稳固。美国会想办法利用好这枚棋子。

在伊朗失去利用价值之后,美国或许会武力进攻,但也或许伊朗在那之前就力竭而妥协或者发生其他变化了。

即使到时候伊朗还完整,但应该也元气大伤。美国还在扶植中东阿拉伯国家组建“中东版北约”,并扶植中东第四大民族人数达3000万的库尔德(前三大民族是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到时候也差不多可以克制住伊朗了。

总之,怒气冲天的伊朗,只是美国冲击和主导世界能源的一枚棋子而已。或许伊朗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想办法配合着美国,说不定配合差不多了,就学朝鲜和谈······但在美国的目的实现之前,美国是绝对不会谈的,所谓谈,只是打的马虎眼、和稍微松动螺丝,而已。


西北大地


道不同,不相为谋。伊朗和美国不论坐下来还是躺下里都谈不出结果的。面对软硬不吃的伊朗,特朗普打,打不得;制裁,和全世界为敌。按目前的僵持局面,伊朗没有好处,美国也赚不到便宜。特朗普又想走“新加坡峰会捷径”了!只是伊朗不是亚洲小国,伊朗追求的不仅仅是自身安全,美国不改变在中东地区压制什叶派的终极目标,谈不出个所以然的。

据美国媒体报道,本周一,特朗普告诉记者:“如果他们也愿意,我非常愿意和他们见。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目前准备好见面吗 。。。。。。 没有任何条件,只要他们愿意,随时我都可以。”

特朗普强调,伊朗和美国坐下来谈“对国家好,对伊朗好,对美国好,对世界好。”

特朗普的态度证实了先前伊朗通讯社的公开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特朗普已经八次私下里向伊朗传话,表示愿意和伊朗会谈,但是都被伊朗总统鲁哈尼驳回了。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军踩遍了中东大小国家,就是没有一个美国总统敢于向伊朗出兵。这是因为伊朗不是一个可能被征服的国家:

1. 伊朗的地形以山地居多,比阿富汗还要险峻。美军不可能重复42天打残伊拉克的奇迹。从边境杀入伊朗之后就要面对无穷无尽的伏击。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伊朗打成另一个阿富汗。

2. 伊朗捏着霍尔木兹海峡通道。这是世界经济的咽喉,全球40%的原油、或者说中东地区六大产油国90%的出口石油要通过这个海峡运往世界。伊朗没有核武器,但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效果不亚于一颗核弹。2002年,美国曾经耗资2.5亿美元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尝试在伊朗实施封锁之后,强行开通海峡。但是该演习结果以美军损失包括一艘航母在内的16艘战舰告终。(参看《七号台》问答:42天打残伊拉克的美军为何面对伊朗缩手缩脚?)美国没有能力保证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

因此,美国对伊朗无可奈何,唯有借助经济封锁来挤压伊朗。可是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反而被全球国家抵制,在实施中必然会打折扣。

要永久性解决伊朗问题,特朗普想借助年初和亚洲小国“新加坡峰会”直接谈判的方式。问题是伊朗和亚洲小国不同。亚洲小国追求的是国富民强,经济发展,为了这个目的,可以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放弃核武器开发。但是伊朗不仅希望成为经济大国,也需要继续“承担”中东地区什叶派老大的“职责”。

动摇自己什叶派老大地位的事情,是不可能谈判的。而另一方面美国,以及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沙特是绝对不会允许什叶派在中东坐大。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坐下来,也谈不出结果的。


七号台


有句话“打个巴掌给个枣”,特朗普政府在“极限施压”伊朗后突然又放低了调门:先是国防部长马蒂斯表示不以推翻伊朗政权为目标,并否认将在八月军事打击伊朗;现在特朗普又出来发声,表示愿意无条件会见伊朗领导人。特朗普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特朗普对伊朗打的是“迷踪拳”,但万变不离其宗

特朗普在竞选和上台后一直表示对伊朗核协议的不满,在今年5月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实行“史上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措施”后,伊朗立即成为中东局势的焦点。过去两个多月围绕着伊朗核问题,各方的博弈层出不穷,美伊互撂狠话。但对于美国而言核心的只有两点:

一是在原有的伊朗核协议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限制伊朗的核能力,而且还要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这就是5月2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抛出的“12条”。二是通过“极限施压”挑动内乱,实现伊朗现政权的更迭。从第一个目标来看,伊朗嘴硬而手软,已经作出了让步的表示(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对美国的12条和伊朗的反应已经进行了对比分析),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鲁哈尼和阿萨德通话表示可以撤军;在也门问题上,鲁哈尼通过欧盟喊话愿意和谈;在弹道导弹开发问题上,伊朗军队的高官已经表示“不需要开发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特朗普觉得有谈判的基础。而且只要能谈,就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奥巴马在伊朗核问题上获得了“超额收益”,这是他在美国中期选举前可以宣扬的“外交胜利”。从第二个目标来看,那是美国的终极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而且有点得寸进尺,如果继续冒险,他对伊朗动武的准备和决心不足,很有可能导致伊朗局势的崩盘,
莫如见好就收,先把第一个成果消化了再说。


鲁哈尼需要欧洲和俄罗斯给台阶下,还要得到最高领袖的许可

真正想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还是要靠美伊双方来谈。根据伊朗官方此前公布的消息,在去年联合国大会期间,鲁哈尼八次拒绝了特朗普会见的要求。但此一时、彼一时也,从伊朗最近的表现来看,并非不想谈,而是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作风不放心,而且对美国当前的战略目标存在疑虑:

是想对伊朗核协议进行修改,还是有推翻伊朗现政权的目标?如果在伊核协议上让步,特朗普会不会得寸进尺?特朗普作为一个大国总统的表态可以满嘴跑火车,反正他也不要脸,可鲁哈尼作为一个政教合一国家的领导人还是要顾及脸面的。但是如果关上谈判的大门,美国“史上最严的经济制裁”还是会对伊朗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的,并且为美国煽动内乱提供了诱因。伊朗现在需要台阶下,美国也一样,因为特朗普表示愿意“无条件”见伊朗领导人实际上是有一个条件的“需要伊朗先提出会见的要求”。现在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在最高领袖的批准下,美伊的代表在技术层面先在私下里开始了接触(就如同内贾德政府那样),有一定基础后,双方再开始正式的官方会谈,但伊朗肯定要把欧洲和俄罗斯拉进来),给自己加点筹码,找个台阶下。俄罗斯居中调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美俄两国首脑已经在赫尔辛基讨论过伊朗问题,这也可以作为特朗普的“外交成果”来堵住国内反俄势力的嘴。


大笨蛋6703


特朗普与意大利总理孔特

1.特朗普想要与伊朗总统鲁哈尼进行会谈,是为了美国好,是为了个人政治利益好。7月30日,特朗普在与意大利总理孔特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为了世界好,他愿意不设任何条件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特朗普上台以后,这已经是第9次要求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不过,均被伊朗方面拒绝。特朗普为何要与鲁哈尼会面?难道真的为了世界好?如果真的为了全世界好,特朗普就不会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在经济制裁、石油封杀令都不能让伊朗屈服的情况下,特朗普当然希望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当面谈谈“条件”。要知道,2018年国会中期选举只剩下不到100天。如果伊朗问题能够在中期选举之前得到“圆满”解决,无疑会给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加分。

特朗普与伊朗总统鲁哈尼

2.特朗普所谓“无条件”已经被证实是又一次谎言。《华盛顿邮报》统计,特朗普在2017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以来,已经发表了4229尺误导性眼里,平均一天6到7次。特朗普刚刚谈到了“无条件”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加以补充,列出了会面的三个条件:第一,伊朗在对待民众的方式;第二,伊朗在减少‘邪恶行为’方面作出承诺;第三,伊朗同意(与美方)达成一份防止核扩散的协议。如此看来,特朗普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不仅不是“无条件”,条件反而很苛刻!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3.特朗普真心希望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谈。“特金会”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有传言,特朗普会因此被提名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此后,特朗普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特普会”。这一次,特朗普又希望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特鲁会”,复制“特金会”的成功。只有鲁哈尼答应与特朗普会面,不论是否有具体的谈判成果,特朗普都将成为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第一位与伊朗领导人正式会面的美国总统,都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利益!

欢迎大家讨论,特朗普能否实现与鲁哈尼会面的计划?


美国观察室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向记者表示,为了世界好,为了美国和伊朗好,愿意和伊朗总统鲁哈尼“无条件”坐下来谈判。“无条件”这种说法恐怕鲁哈尼并不会相信,出尔反尔的特朗普必然会在伊朗核协议上附加很多额外的条款,到最后只能是对美国好,对伊朗不好了。自从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美国就对伊朗发动了全面的制裁,试图压垮伊朗政府,或者简单点说,让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按照美国的意思签署新的伊朗协议。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制裁效果恐怕远远没有达到特朗普的心中的理想水平。美国通过制裁伊朗,是想从政治和经济上给伊朗施加压力,从而让伊朗退缩,最终回到谈判桌上签署新的协议。实际上在特朗普的高压政策下,伊朗政府在各个方面还是有所收敛的,如今特朗普又没有非常好的办法让伊朗认输,采取军事行动不仅不现实代价也非常大。

特朗普上台后实施的所有政策,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能力强,如今马上到了中期选举,特朗普需要业绩来加分,如果能让鲁哈尼回到谈判桌上,即使伊朗不能满足特朗普的所有要求,但只要在原有的核协议的基础上填加新的条款,特朗普足以向美国人民证明自己的能力。特朗普也是看到短时间内对伊朗的制裁并不会取得太大的成果,才会愿意退一步让美伊双方暂时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双方都僵持下去,特朗普遭遇的会是更多反对的声音,如果签订新协议,目前来看对特朗普必然是个好消息。但鲁哈尼已经拒绝特朗普很多次会晤要求,鲁哈尼已经见识过特朗普的出尔反尔了,特朗普想要坐下来谈恐怕并不容易。


元龙解局


特朗普的这个表态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特朗普最大的特点,或说给外界最大的印象就是不靠谱,就是你永远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会干什么事。众所周知,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大批,上任后不顾国内外反对,坚决退出了伊核协议。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要对伊朗挥舞制裁大棒,要联合盟友和伙伴孤立伊朗。前不久,特朗普还与伊朗领导人开骂,互相威胁。戏剧性的是,特朗普如今又说要和伊朗总统坐下来谈。


其次,特朗普此举看似鲁莽,实则精明。众所周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引发一片批评,也损害了美国的信誉和形象。如今,特朗普表示愿意无条件地与伊朗总统坐下来谈,实际上是把球抛给了伊朗。如果伊朗拒绝谈,那么美国就可以说不是美国不想要和平,而是伊朗的原因,将不愿和谈,不愿和平的罪过推到伊朗身上。如果伊朗同意谈,美国也没什么损失,可以在谈的过程中开出伊朗所无法接受的条件。

第三,从当前美国与伊朗的表态看,两国领导人坐下来谈的可能性非常小。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已经对伊朗构成了最大的伤害,也很难再让伊朗相信美国人的话。特朗普所说的无条件,也就是意味着美国要已经退出伊核协议是事实,美国要在此基础上与伊朗谈。可以说,美国是给伊朗挖了一个坑。而伊朗的要求是美国必须返回伊核协议,不然伊朗不会和美国谈。否则,对伊朗而言,就等于要重新和美国谈相关问题,就等于承认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因此,可以预见,两国能够坐下来谈的可能性非常小。也许,特朗普的表态,仅仅是故作姿态而已。


西域都护


这事典型美国“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先是禁止所有国家购买伊朗石油,再是三个航母编队集中中东准备大战,推特威胁伊朗。一时间中东伊朗,大战一触即发。特朗普极限施压伊朗。



特朗普最近表示,可以无条件和伊朗领导人会面,东亚半岛也是如此,希望和最高领导会面。因为撕毁《伊朗核协议》,影响中东和平。中断东亚半岛和平进程目的已定达到,对抗不激化是美国策略。现在给激化美伊矛盾,东亚半岛矛盾降温了。

美国需要动乱中东

动乱中东符合美国利益,只有中东动乱,就会分裂,伊朗和以色列,沙特,矛盾中东不团结,美国利用矛盾控制中东,控制石油,保护美元。所以缓和和伊朗矛盾不符合美国利益。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就是想激化和伊朗矛盾。

伊朗影响国际油价

但是真和伊朗打仗,激化矛盾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



如果中东大乱,伊朗石油产量全球第三,石油价格必然增长。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石油已定从40多美元涨到75美元。美国是世界石油使用第一大国,石油价格上涨,必然蚕食美国经济。

另外一个原因,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最受益,美国打压石油价格,一个重要目的是打压俄罗斯经济。

美伊关系紧张,国际油价立马上涨,还有一个原因,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是中东咽喉,世界60%石油要通过这里。伊朗支持约旦武装最近袭击沙特油轮,沙特立地终止石油运输。对美国以及盟友威力巨大。美国不会轻易和伊朗动武。

美国目的达到

既然不能和伊朗动武,经济制裁伊朗货币贬值200%,三艘航母编队也已定在中东集结威胁。目的已定达到,到了该缓和时候了。

特朗普这个时候无条件愿意和伊朗领导人会面,无非就是大棒之后“胡萝卜”,想缓和关系而已!


石轩木屋7


每次特朗普发表与油价有关言论,油价都会有所波动,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7月30日,布伦特原油曾涨破75.70美元/桶,创上月23日以来新高,日内涨超1.2%。不过,当特朗普对伊朗释放善意后,称愿意无条件和伊朗总统谈谈,结果国际油价涨幅收窄,油价从75.50美元上方跌至75.30美元下方。难道特朗普这次是冲着油价向伊朗“服软”吗?

1、美国财富遭高油价洗劫,美国人民:都怪特朗普

当前油价处于高位,如果油价再继续上涨,美国的经济将遭受高油价的“侵害”。从今年年初以来,原油价格延续了2017年下半年的涨势,从60美元/桶涨至7月份达到75美元/桶,涨价幅度25%。如果从2017年中的低点40美元/桶开始计算,原油价格已经上涨近90%。而美国的汽车普及率相当高,汽油价格上升将大大侵蚀美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财富,对于还要竞选下任总统的特朗普来说,绝不能放任油价过快上涨,让自己成为油价上涨的“罪人”。

自上任之初,特朗普一直强调“提振美国经济”,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美元回流,助推美国经济繁荣,要不然美国怎么会频繁加息。而油价过高,会消耗国际市场上更多美元,那么“美元回流”无从谈起。再加上,伊朗多次放话,如果美国不让伊朗卖石油,伊朗则要封锁石油运输“咽喉”的霍尔木兹海峡,这样势必加剧国际原油市场的紧张局势。德国商业银行指出,如果运输路线遭到了封锁,这对于全球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2、伊朗掀起“去美元化”大旗,美元霸权或将动摇?

不过,最让美国担心的还是近来伊朗动作频频,大有挑战美国“石油美元”霸权的趋势。据报道,近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有意与伊朗延长“石油换商品”协议,即俄用卢布购买伊朗石油,伊朗用这笔资金购买俄罗斯的商品。事实上,早在2014年,俄罗斯就与伊朗签署了为期5年的“石油换商品”备忘录。

随着合作时机愈加成熟,伊朗完全绕过美元已经成为可能,届时可能会引发全球效仿。

此外,伊朗重要石油进口方欧盟也有意直接使用欧元进行使用结算,打破美元限制。数据显示,2017年欧盟自伊朗的石油进口额达到101亿美元,进口量几乎是2016年的两倍。对于欧盟而言,伊朗石油廉价,轻易放弃对欧盟带来的损失太大。为了维护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伊朗也计划取出存在德国的3亿欧元现金,并空运回国。

不难想象,如果世界刮起石油甚至其他大宗商品交易的“去美元化”浪潮,那么美国离衰落也就不远了。


金十数据


你会相信一只猫对着老鼠说:“你从洞里出来吧!咱俩可以好好聊聊,我保证不吃你!”😱😱😱你会信吗???现在的伊朗就犹如这只洞里的老鼠,而特朗普就是门口那只狡猾的猫。你让鲁哈尼怎么敢在相信特朗普呢?



美国的不是前题就是最大的前提,美国特朗普又想使用朝核问题的套路,先以最大限度的施压,包括军事恐吓,然后在提出和谈。这样让对手在承受不住压力的条件下而选择和谈。进而为美国日后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而铺垫。


美国虚伪的套路已经让世界众多的国家承受了太多的灾难,而这次又想对伊朗展开同样的方式。在7月27日,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爆料,美国欲在8月份准备对伊朗展开军事打击。随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出来否认。接着29日,美国防长马蒂斯同样出来否认,并声称美国没有制定打击和颠覆伊朗政权的计划。

而从另一面,美国却不是这样的,美国已经派出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编队配备一个中队的F-35B战斗机,携带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奔赴中东地区。而今天又爆料出美国已经向波斯湾地区运送了3000枚航空炸弹。大有备战波斯湾的滋味。



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

特朗普在在出席阿拉伯峰会期间,又倡导沙特,巴林,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建立一个“阿拉伯版北约”其意图就是要排挤伊朗在中东的势力。而同时又把伊朗的原油份额排挤在外,妄图形成北约一样的铁杆联盟,以绑架阿拉伯国家一同对抗伊朗。


而这样的动作,明里就是给伊朗施压,想让伊朗就范,屈服美国的压力,而答应美国的条件。伊朗对于这样的美国是根本不会再次相信的,毕竟2015年7月的《伊核协议》已经被特朗普在5月8日撕毁,为了达成该协议伊朗总统鲁哈尼动用了大量的政治资本。而再次想要说服国内与美国进行谈判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那么伊朗国内的强硬态度,必然必然导致鲁哈尼对外也要表现强硬。而美国此时特朗普摆出这样一个架势,大有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伊朗于一身的味道。似乎所有的问题和责任都是由伊朗一手单独造成的,而为美国日后再打击伊朗提供理由。特朗普这是来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虽然表面上说什么为了世界和平,美国你不撕毁《伊核协议》,伊朗会有今天的强硬表现吗?美国特朗普这是利用舆论的话语权和宣传权,为美国的“不要脸”行为在开脱责任。明知道这个时期伊朗不可能同意,根本就不是什么真心想要和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对于美国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而无信的行为,你老总统鲁哈尼,包括伊朗国内是根本不会相信美国的。只不过是世界无论的话语权不在伊朗手中,伊朗永远会被美国描画成为一个恶魔,世界灾难的潜在威胁者。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的留言评论,谢谢大家的点赞,转发和关注!


淡然小司


特朗普发出此声明是因为同期胡塞武装袭击了沙特途径红海的大型油轮,这使得沙特关停了红海地区的燃油运输,这势必推高国际原油价格,这不利于美国管控世界;

其次,来自欧洲盟友的压力!美国好不容易跟欧洲谈妥贸易战的事,欧洲答应跟美国达成贸易零关税以及购买大豆的事。现在胡塞武装袭击导致沙特游轮运不出去,那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经济崩盘,欧洲没钱买美国产品,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事。这部分确实是为了世界好的。

但是对于特朗普这种奸商,听一半就好,另外一半绝对不能听。那就是,缓兵之计。美国是不可能跟伊朗谈判的,这一点可以从胡塞武装袭击沙特后沙特立马报复胡塞武装看出来。现在的胡塞武装与沙特联军从实力上还是有差距。胡塞武装还达不到胜券在握的程度。谈判与停战反而给了沙特联军喘息的机会。胡塞武装应该趁着这个有利的机会趁热打铁,歼灭一部分荷台达的沙特联军武装,让美国彻底失去缓兵的筹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