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翔淺底復現潮白新河

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一場汙染防治攻堅戰在津沽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檢察機關在這場攻堅戰中要做些什麼?天津市檢察院日前召開的生態環境檢察工作新聞發佈會給出了答案。

天津市檢察院於近日出臺了《關於發揮檢察職能保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汙染環境犯罪,堅決懲治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背後的黑惡勢力和職務犯罪。加強公益訴訟和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積極推動受損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加強與相鄰省市檢察機關司法協作,構建“公益訴訟京津冀+”和“環渤海公益訴訟”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推動源頭治理和全流域治理提供司法保障。

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2017年以來,天津市檢察機關共摸排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48件,立案64件,通過訴前程序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36件,行政機關回復採納28件,向法院提起訴訟3件。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推動了環境汙染問題的解決,取得了明顯的監督效果。

流經天津市寶坻區的潮白新河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水源,也是國家級保護溼地。近年來,該水域常有上千艘船隻進行非法捕撈,河面上還非法搭建了數百個用廢棄柴油桶和木板拼成的釣魚平臺,既影響行洪,又產生了大量垃圾。有關部門雖然多次採取治理措施,但收效甚微。

“經過調查取證,去年10月,我們向當地河道、環保、農業、水務等有關職能部門發出6份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監管職責,保護潮白新河的生態環境。”寶坻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張振說。

收到檢察建議後,寶坻區政府牽頭組成聯合執法隊進行集中清理,共清理600餘個釣魚平臺和2000餘艘非法捕撈船。為防止反彈,寶坻區檢察院還對潮白新河沿岸8個街鎮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加強轄區內生態環境動態監測,協同有關部門建立河道管理治理長效機制。經過一段時間治理後,如今的潮白新河又恢復了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我們注重發揮訴前程序在保護公益方面的作用,能在訴前程序中解決的就不走訴訟程序,激發行政機關自行糾錯的能動性,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效果。”天津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迪在新聞發佈會上說。

記者瞭解到,天津市檢察機關根據生態環境犯罪的案件特點,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一方面建立了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機制,另一方面建立多樣化的涉案線索排查機制。如轄區內有海域、湖區、溼地的基層檢察院,重點排查涉及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狩獵等案件線索;轄區內中小企業眾多的檢察院,重點排查小企業、小作坊非法排放汙染物的案件線索。

2017年以來,該市檢察機關共批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74件115人,提起公訴257件417人,依法辦理了靜海區“佟家莊村坑塘汙染案”、濱海新區“萬米網海非法捕鳥系列案”、東麗區某金剛石製品公司超標排放汙水等一批汙染環境重大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