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等三行業成兩低一高股營地 三隻股值得關注

編者按:經過近期的反覆震盪整理,滬指離年內新低僅一步之遙,而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昨日則雙雙創出年內新低。分析人士表示,股指磨底過程中出現的大量“兩低一高”個股,迎來戰略佈局機遇期。統計顯示,截至昨日,股價低於A股平均水平、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值且實現或有望實現連續三年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兩低一高”股達到194只。本報特從市場表現、扎堆行業、機構評級等三方面分析“兩低一高”股機會,以饗讀者。

5只個股估值不足6倍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有194只個股符合“兩低一高”(股價低於A股平均水平、估值低於行業平均值、連續三年中報淨利潤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增長),在當前弱市的行情下,後市表現或值得重點關注。

從上述194只個股昨日收盤價來看,共有38只個股收於5元以下,其中,凌鋼股份(3.71元)、新野紡織(3.71元)、興化股份(3.67元)、精達股份(3.46元)、鴻達興業(3.46元)、順發恆業(3.42元)、搜於特(3.41元)、君正集團(3.19元)、科迪乳業(3.18元)、通裕重工(1.81元)為股價最低的10只個股。

估值方面,在兩市194只“兩低一高”股中,共有26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10倍,其中,深康佳A(2.15倍)、武漢中商(4.78倍)、榮盛發展(5.49倍)、韶鋼松山(5.60倍)、南鋼股份(5.90倍)5只個股估值安全邊際最為凸顯,最新動態市盈率均在6倍以下。

業績方面,上述194家公司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實現或有望實現連續三年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已有10家公司披露2018年中報業績,具體來看,亞光科技、北方國際、精達股份、雲海金屬4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美克家居、雷科防務、凱撒文化、拓邦股份、科遠股份、百隆東方6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以上。在184家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共有37家公司中報淨利潤均有望同比翻番,其中,華東重機、深康佳A、東旭藍天、紅相股份、開能健康5家公司2018年中報淨利潤有望增長500%以上,凸顯出較高的成長性。

估值最低的深康佳A中報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1月份-6月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000萬元–35000萬元,業績變動原因:2018年上半年,公司確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即圍繞“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項發展策略、四大業務群組”,以加速推進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公司的核心定位是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將以“科技+投控”的複合能力為支撐,以產業產品為基礎,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向科技產業園區業務拓展、向互聯網及供應鏈服務業務延伸,形成“科技園區業務群、產業產品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以及投資金融業務群”四大業務群協同發展的局面。

194只個股扎堆軍工等三行業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上述194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鋼鐵、電子、國防軍工三大行業,上述三大行業內“兩低一高”個股數佔行業內成份股數的比例均在10%以上,分別為25.00%、10.22%、10.20%。

對於鋼鐵行業的後市表現,分析人士指出,鋼鐵行業環保限產已逐步形成常態,隨著環保工作進一步趨嚴,下半年環保限產相比上年同期將進一步加強,執行力度也將進一步嚴格。嚴格的環保限產政策一方面改善了環境質量,同時對下半年鋼材價格也將形成有力支撐,鋼材價格整體上仍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運行。

對於電子行業的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幾年中國PCB行業的發展將迎來更多的機遇:首先,產業的持續轉移和世界知名PCB企業在中國生產基地的建立,使得中國PCB行業的集群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也將催生更多的本土企業更快地成長,此外,物聯網與汽車電子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速將為電子企業提供再一次起飛的機會。

對於國防軍工行業的未來發展,業內人士表示:1.目前,中國軍工企業整體資產證券化率不足30%,海外市場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約為70%至80%,未來提升空間巨大;2.行業基本面向上,未來三年為十三五規劃的後三年,新型裝備列裝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3.軍工改革不斷推進,院所改制進入實施階段,首批試點單位改制預計於2018年底前完成,2020年前絕大部分軍工院所完成改制;4.軍民融合步入快速執行層面;5.軍品定價機制改革或將實施,總裝企業利潤水平有望顯著改善。

機構聯袂推薦8只個股

機構評級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上述194只個股中,近30日內,共有90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有8只個股被機構聯袂推薦,具體來看,分眾傳媒機構看好評級家數為29家,居於首位,太陽紙業、中國巨石、濰柴動力(9家)、美克家居(8家)、徐工機械(8家)、騰邦國際(7家)、拓邦股份(7家)等7只個股均獲7家及以上機構扎堆看好,此外,期間受到機構看好的個股還有:盛屯礦業、京新藥業、眾信旅遊、西王食品等4只個股。

對於分眾傳媒,中原證券表示,公司目前擁有優質 媒 體點位資源與優質廣告商資源,在行業競爭格局中處於絕對龍頭地位。從長期來看,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將會為公司帶來積極的影響,藉助於阿里巴巴的技術優勢,公司廣告點位的價值有望得到進一步認可,給予“增持”投資評級。

對於太陽紙業,安信證券指出,今年以來因經濟面較弱,需求疲軟,加上其它材料的替代,紙價表現略弱。據統計,截至7月13日,箱板紙均價5311元/噸,較年初僅上漲10%;銅板、膠版紙價格分別為6700元/噸、7200元/噸,自年初以來分別下滑10%、6%;白卡紙價格約5000元/噸,較年初下滑25%。從中期來看,核心紙種價格處歷史高位,且行業仍有新產能投產,紙價繼續上漲難度已增大,大概率將維持高位震盪。公司業務預計將逐步分化,以文化紙為主,林紙一體化程度高,且經營管理優異的公司表現有望好於預期,預計2018年-2020年公司淨利潤為27.1億元、32.1億元、3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9%、18.8%、22.7%,每股收益分別為1.04元、1.24元、1.52元,維持“買入-A”評級。

军工等三行业成两低一高股营地 三只股值得关注

太陽紙業:擬新增產能成本優勢顯著

太陽紙業 002078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周文波,雷慧華,駱愷騏 撰寫日期:2018-07-25

7月18日公司公告:公司擬增資6.4億美元在老撾基地建設120萬噸造紙項目,該項目以進口美國廢紙和歐洲廢紙為原料,建設一條年產量40萬噸再生纖維槳板生產線和2條年產40萬噸高檔包裝紙生產線,以及熱電廠等配套工程。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收入6.4億美元,年淨利潤8421萬美元。

擬新產能成本優勢顯著:17年底我國開始限制國外廢紙進口,18年1-4月廢紙進口量大幅下滑近50%,規劃2020年底實現國外廢紙零進口。該政策導致國廢供需失衡,國廢價格大幅上漲;而進口廢紙因需求減少而有所下跌,目前內外盤廢紙倒掛超過千元/噸。公司老撾包裝紙新產能,計劃使用進口美廢/歐廢為原料,成本優勢非常顯著;且老撾基地還有稅收、人工等優勢,新增產能盈利性可能超預期。

量增助力公司跨越週期:據公司年報,公司2017年底共擁有漿紙產能452萬噸,2018年計劃新增130萬噸漿紙產能,包括20萬噸文化紙、30萬噸老撾化學漿項目及80萬噸牛皮箱板紙項目,加上老撾技改新增20萬噸,預計2018-2019年公司共計將擁有602萬噸漿紙產能,同比增長33%;本次新增120萬噸漿紙項目預計19-20年陸續投產,屆時公司2020年底漿紙總產能將達到722萬噸,較18年增長20%;另外,美國70萬噸生物精煉項目也在規劃中。新項目的投產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並拉動公司收入端持續增長,也是公司能否跨越週期的核心。

紙價高位震盪:今年以來因經濟面較弱,需求疲軟,加上其它材料的替代,紙價表現略弱。據數據,截止7月13日,箱板紙均價5311元/噸,較年初僅上漲10%;銅板、膠版紙價格分別為6700、7200元/噸,年初以來分別下滑10%、6%;白卡紙價格約5000元/噸,較年初下滑25%。中期看,核心紙種價格處歷史高位,且行業仍有新產能投產,紙價繼續上漲難度已增大,大概率高位震盪。企業預計將逐步分化,以文化紙為主,林紙一體化程度高,且經營管理優異的公司表現有望好於預期。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預計18-20年公司淨利潤為27.1億元、32.1億元、39.5億元,分別增長33.9%、18.8%、22.7%,EPS分別為1.04元、1.24元、1.52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10.4元。

風險提示:廢紙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經濟下滑帶動紙製品需求下滑風險、造紙行業產能擴張超預期壓制紙價風險。

军工等三行业成两低一高股营地 三只股值得关注

東旭藍天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點評:限制性股票激勵助力公司發展

東旭藍天 000040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王威,殷中樞 撰寫日期:2018-06-08

公司發佈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2849萬股,激勵對象共98人。

員工持股+限制性股票激勵,利益綁定助力公司發展。公司已先後兩次發佈員工持股計劃,持股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3.5%,持股員工數近2000人次。本次擬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2.13%,激勵對象共98人。首次授予股票數量共2279萬股,授予價格6.50元。解除限售的考核目標為18-20年公司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0、25、30億元。限制性股票授予後,員工利益將進一步與公司利益綁定,促進公司發展。

生態環保PPP項目接連中標,資金充沛+融資規範確保項目落地。公司自2018年起已先後中標6個生態環保PPP項目,投資金額共76.84億元。公司秉持“致力於中國生態環保建設”的一貫理念,多項目中標是公司生態環保業務戰略規劃逐步落地的體現,是公司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實踐。因公司PPP拿單注重項目本身質量,資金充沛且融資規範,2018年一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仍有近109億元,雙重保障公司中標項目的穩健推進。財政部92號文及23號文的發佈並未對公司造成實質性影響,我們仍然看好公司已有項目的穩定落地和新訂單的持續獲取。

維持“買入”評級。我們持續看好公司“新能源+環保”雙輪驅動帶給公司的發展,預計公司18-20年淨利潤為9.94億元(2018年預計將有9.33億元出售地產業務獲得的非經常性損益,如考慮在內,淨利潤為19.28億元)、20.29億元、25.53億元,,對應三年扣非EPS分別為0.74、1.52、1.91元,給予公司2018年22倍PE,維持目標價為16.28元,維持“買入”評級。

军工等三行业成两低一高股营地 三只股值得关注

通裕重工:中期業績預告符合預期 2018有望受益風電回暖+核電重啟

通裕重工 300185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周濤,劉晶敏,邵晶鑫 撰寫日期:2018-07-16

業績穩中有升,Q2單季歸母淨利有望創新高。公司預告2018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04-1.19億,同比增長5%-20%。Q2單季淨利潤0.83-0.97億,區間中值0.9億,對應同比增速9.1%,Q2單季淨利潤有望創歷史新高。18H1非經常性損益約1000萬,預計Q2單季扣非歸母淨利潤中值同比增8.5%。公司業績穩健,延續四年來穩健增長態勢。值得強調的是,公司依託產業鏈協同優勢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防範產品類型單一導致的市場風險,在近兩年風電主軸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把握國家油品升級和船舶製造復甦的有利時機,重點開發壓力容器鍛件、船用軸舵系鍛件、水電鍛件等產品(截止今年5月,公司已獲得九家船級社工廠認可證書),產業佈局優化,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風電拐點明確,主軸龍頭將顯著受益。2017年由於“紅六省”不能新增核准和併網,而風電的補貼時間節點又從併網轉為開工,造成17年風電繼續處於低谷。進入2018年,風電的併網裝機需求旺盛和棄風改善兩大核心要素推動風電行業強勢翻轉復甦,風電預警“紅六省”中蒙黑寧三省解禁,三北地區風電裝機望將迎來恢復性增長。18年前核準未建項目需在19年底前開工,搶裝背景下各製造端的訂單需求有望迎旺季,預計未來兩年我國風電年均裝機量約25GW。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風電主軸生產企業,風電主軸銷量可滿足12GW以上的風電裝機量需求,約佔全球新增風電裝機量的15%-20%。公司客戶多為海外巨頭,近一年來又先後成為遠景能源戰略供應商、三一重能核心供應商。此外,風電鑄件、結構件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隨著定增項目達產,鑄件收入有望增加6-7個億。

核廢料處理完成關鍵路徑佈局。在AP1000首堆拖期、華龍融合仍在推進等背景下,核電新機組已超過兩年未有核準。《2018年能源指導工作意見》已明確計劃開工6-8臺機組,三代核電EPR、AP1000近期相繼併網成功,商運在即,核電重啟近在咫尺。相對於前端核電站建設、設備製造,我國核電產業鏈後端發展一直滯後。公司已完成固態、液態核廢料處理的關鍵路徑佈局,分別與核電工程公司、核動力院合作開發的超級壓縮打包生產線、含硼廢液高效固化生產線是核電站內暫存庫中核廢料減容、固化的兩大關鍵設備;核廢料處理遙控吊車、移動廠房已成功應用於飛鳳山處置場,卡位優勢明顯。

投資建議。風電已成為我國繼火電、水電後的第三大主力電源,“十三五”規劃風電發展總量目標是下限而非上限,平價上網的來臨將使風電穩步發展,2019則有望迎來搶裝行情。核廢料處理已提高至國家高度,“十三五”規劃綱要已明確“建設5座中低放射性廢物處置場和1個高放射性廢物處理地下實驗室”。風電、核電都是未來具備成長確定性的清潔能源,公司憑藉自己技術實力與產業鏈優勢,在細分領域做精做深。預測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0.08、0.10和0.12,給予“買入”評級,看好公司從核心部件製造商到清潔能源裝備服務商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