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千金难买少年时,

万万没想到

他才是年轻人的真爱!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5月6日晚,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陈思诚自编自导自己客串的《唐人街探案2》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电影奖”。

票房,早已刷新了我们的想象力。从春节档一路领跑,到33.9亿票房撞线,高居中国影史票房前三。

能比真金白银的卖座更让创作者心潮澎湃的只有真情实意的真爱表白了。电影热映后观众脑洞大开,同题作文花式表白大赛百家争鸣,千言万语的“懂你”在这一晚凝聚为一座奖杯,最让人嫉妒的是,这样的表白还来自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

走上领奖台,陈思诚为大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说:

这个奖真的是大学生们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我愿意永远与这个电影节保持联系,因为这个电影节代表着最有希望,最有未来。一起加油!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以逼格而言,大学生电影节奖项的成色不足以炫耀;但莫欺少年穷,从资本市场最看重的成长性角度,这个没有“国际”光环的奖项却有最光明的未来。

虽然还冠以北京二字,但大学生电影节早已是全国各地重点高校学子电影的节日。而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电影永远让人年轻。“唐探”系列在此两度获奖,不仅是对电影品质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唐探宇宙”发展的期许。新电影与新青年,这缘分,这青春的信任,这样的少年感,千金难买!

当然,大学生电影节与陈思诚相互倾心已久。这个朝气蓬勃的磁场像一个独特的坐标,为我们丈量出陈思诚这个电影青年独一无二的成长性:

2002年,陈思诚的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获得第九届大学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而他还是个大三的学生。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12年后,当他再次站上这个电影节的领奖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华丽转身——2014年,陈思诚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无论演员的第一次,还是导演的第一次,他的付出和闪光,大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能体现成长主题的是,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编剧。

2016年,陈思诚又凭借其自编自导的电影《唐人街探案》获得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实现了演员拿编剧奖“零的突破”。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直到此次以《唐人街探案2》再获“最受欢迎电影”,16年的时光仿佛浓缩为领奖台上的三个瞬间,演员、编剧、导演,先后以三种不同身份站上大学生电影节的领奖台,陈思诚成了大学生电影节历史上的全能第一人。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这样的第一颇让人意外。都说年轻人的口味变得快。这么多年,投票的大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陈思诚能始终得到年轻人的欣赏,倒也是奇案一桩。

真相是什么?作为新导演,他的作品远远说不上完美,但这不完美中却蕴含着让新青年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和优越感。

没噱头怎么吸引年轻人?

而陈思诚永远有足够多的“小聪明”。

国产推理片都是小学生水平?

没错,但“小学生”也能有大智慧。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许多跨界导演,把电影当作名声人气变现的工具。陈思诚的“小聪明”没有用在把电影变成“金融创新产品”的“捷径”上,而展现了一个学霸的强大学习钻研能力。在他的电影中,少年探寻人生真相的过程,也是经历磨难兑现天赋的成长过程。这与现实中,年轻观众对人生成长的期待暗合。

4亿、8亿、33亿……陈思诚编导的三部电影,票房取得了惊人的几何倍增。而这还不是关于成长性最具说服力的表现,比量变更惊人的是电影本身的质变——

2014年情人节,《北京爱情故事》从电视荧屏火上电影银幕。陈思诚杀入电影圈的“投名状”并不仅仅是一篇应景的“命题作文”,在“爱情麻辣烫”的背后,藏着“用空间的方式讲述时间的故事”的真相。年轻人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因为5段爱情的描写“总有一款适合你”,而是把5段爱情串起来,你惊讶地发现另一种解读爱情的角度和方式。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陈思诚获第12届长春电影节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

如果将爱情进行到底,陈思诚也许会成为又一个赵宝刚。但现在的年轻人谁乐意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一眼就看穿自己的未来?陈思诚满足了一颗驿动的心,让少年来到异国他乡,在各种刺激的挑战中探寻人生真相。

如果说翻拍《北京爱情故事》是顺势而为,现炒现卖;那么《唐探》系列的诞生更像是逆流而上,离经叛道。

无论传统还是现实,国内都不是侦探推理生长的沃土,但陈思诚偏偏无中生有,满足了观众的新鲜感,在徐峥埋锅造饭的地方再次生火,让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地萎靡不举不伦不类的国产片到泰国狂欢撒野释放过剩的荷尔蒙,而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为各种肆无忌惮百无禁忌提供了最现实而又符合逻辑的基础。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插科打诨疯癫搞笑的王宝强是游戏人生的表象,木讷谨慎讲究逻辑实证的刘昊然永远探寻生活的真相。现实很油腻,但理想永远青春。

“唐探”的横空出世,打通癫狂喜剧和逻辑推理的任督二脉,充满下半身的笑料却能让大脑不停思考,为饥渴的观众提供了一种高级的娱乐,就连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都盛赞其是“灵活运用日本新本格推理感受性的趣味佳作”。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学霸”陈思诚“灵活运用”,让观影体验非常丰富的“大学生级别”的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

从《唐探1》立起来的折纸,到《唐探2》Q的真实身份……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断“凝视深渊”脑洞大开争论不休,而“深渊”扣着谜底,露出“谜之微笑”。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唐探1》一鸣惊人,续集在人设和破案套路需要固定的前提下,还能有什么新鲜感?没想到,陈思诚和新青年一起构建“世界观”!

世界都没观过,谈什么世界观?

“唐探”马不停蹄,从泰国的穷街陋巷横冲直闯到纽约时代广场策马扬鞭,又将转战东京“返销日本”。电影里,王宝强和刘昊然叔侄被陷害走投无路准备跑路,一条破船姗姗来迟,衣衫褴褛的难民招呼他们同去非洲……

电影外,“唐仁”叔侄

威尼斯电影节登堂入室,

东京电影节“班门弄斧”,

台湾金马奖包揽5大技术奖项提名最终喜骑双马,

风光十足……

说是跑路,原来“唐仁”叔侄是在各大国际影展跑场!

绕地球一圈,该片还获得中国电影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等大大小小20余个电影节奖项提名。

到了2018春节,《唐探2》更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在北美、澳洲、欧洲、非洲“普天同庆”。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这就是人生巅峰?NO!

你对“屌丝逆袭”一无所知。

随着crimaster “侦探排行榜”引入,一个全新的“唐探宇宙”构建起来,韩寒打call“这是国产电影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构成宇宙的电影”。

这也是《唐探2》最大的成功之处——商业片不仅作者化,更要体系化——从这一部开始,“唐人街”不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真正的原创IP宇宙,拥有一个自圆其说、自我发展、自我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以说,梦想有多大,这个“宇宙”就有多大。陈思诚的“小聪明”让年轻人对这个IP有了“创业”般的代入感——每一个买票的观众不是“上帝”而是“天使”。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人生不断漂泊,世界无限扩展,价值永远有待发现——陈思诚的“三观建设运动”噱头十足,让寻找新鲜的年轻观众鸡血满满。

而从作品中我们也清晰地看见陈思诚作为导演的成长轨迹:《唐探1》初露锋芒,以“小学生”的学习姿态赢得了大众的好感,《唐探2》如中学生青春成长,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而在“推理之国”日本拍摄《唐探3》东京篇,无疑将是他作为导演的毕业大考!

从商业价值上看,《唐探》系列这个大IP除了电影,图书漫画、网剧、游戏等相关衍生项目都在逐一开发,成长空间看好。不过,作为创作者,陈思诚没准备“将犯罪进行到底”——大家还在担心他的“毕业考试”,此人已信心十足地确定了毕业后的人生志向。

陈思诚透露,在《唐探3》东京篇之后,自己很可能不再执导,而做该系列的监制。言外之意,他将去开创新的“西部世界”。这颇符合大众对他的人设,更符合我们对创作者永远需要保持新鲜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判断。

期待“立刻有”的粉丝迫不及待公布了自制海报——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电影是我们的另一种人生。颁奖礼上,陈思诚宣布要与大学生电影节“永远在一起”。

双方把各自的成长性绑定在一起,这不是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而是一个追求艺术永葆青春的创作者对上(观)帝(众)承诺——永远年轻。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与大学生无缝联结的陈思诚,为什么“最受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