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太热了,连报警的都被热跑了!

过了8点交班的时刻,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天居然只有6个“警”!

01

上午。

一位小朋友报警,称父亲对她实施家暴。爬到了五楼,发现一家子人都在,孩子是一位初中女生,父亲、母亲、奶奶都围坐在她的身旁。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孩子说父亲用随手拿着的帽子抽了她手背一下。父亲说这闺女学习全班倒数第一,天天和一帮“小混混”混在一起。今天早晨又非要出门,父亲不同意,俩人发生了争吵,父亲情急下用手中拿着的帽子抽了孩子手背一下。

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可既然来了,总得做点什么。

我问孩子,需要把她父亲抓走吗?孩子摇摇头。需要父亲赔礼道歉吗?孩子摇摇头。看孩子的父亲还在气头上,我把父亲拉到一旁聊了几句,希望他也能改变一下教育方式,毕竟,闺女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自己的——

半小时,回所。

02

中午。

火警转到了派出所,报警人称邻居家里冒出黑烟,家中没人。

伙计们几乎是“飞”到了现场,气喘吁吁爬到了七楼,发现门是开着的。正在纳闷的时候,从屋里走出一名男子:“是我报警的,隔壁单元的七楼家里在冒烟!”

也顾不得是不是报警人电话里说错了,我与同志们又一起“飞”下7楼,从隔壁单元爬上7楼,在踏上最后一级台阶那一刻,突然有一种马拉松冲破终点的感觉。

这次,屋门还是关着的,砸了几下没有反应,幸好这家用的还是老式的木门。两脚把门踹开,发现屋里充满了黑烟,温度足有五六十度。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捂着鼻子冲了进去,只见厨房里有一只烧干的锅,天然气还在燃烧,烧黑的锅发出劈啪作响的声音。厨房窗户的玻璃已被烤炸,黑烟顺着破碎的窗户源源不断的向外涌出,窗边的一块木板也被引燃。

大家七手八脚关了燃气阀门,又拿一块抹布拍灭了木板的火,然后返回门口,静等浓烟散去。消防队也到了,查看确认后离去,我们留守处理善后工作。

找邻居落实了住户信息,原来是一户租住的人家,多次拨打了电话无人接听。一小时后,在给邻居交代好帮助看好物品后,下楼回所。

走到三楼的时候,只见一光着膀子的男子一边喊着“我去!”一边向楼上飞奔。正想叫住他时,对讲机里传来呼叫,XX地有人要跳楼……

03

伙计们直接赶往了跳楼现场,万幸!一位先期赶到的同事已经把跳楼的孩子劝回了家中。

孩子在哭,母亲也在哭。据同事说,孩子高考没考好,母亲说了几句,孩子直接冲向阳台木板搭的窗口准备“不活了”,母亲也爬上木板拉住孩子。同事赶到后,瞅准时机一把把娘俩拉了回来。

后来,同事说:“就那么几块木板子,7楼!想想都后怕,三个人的重量,没准就压垮了,要是那样,我也就‘到此为止’了。”

人是救下来了,孩子边哭边说:“叔叔,谢谢你们了,我保证我死了和任何人没关系,我谁都不怪!”

听了这话,谁还敢离开?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我联系了孩子的父亲。同事们分头给孩子和母亲做思想工作。半小时后,孩子的父亲回到家中,要带着孩子先去奶奶家住几天,而孩子却坚持“哪里也不去,自己死了和任何人没有关系”。

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又一个30分钟后,孩子终于同意和父亲一起去奶奶家。说实在的,我们几个不怎么会讲话的“大老爷们”事后都觉得自己的“口才”不得了。一路民警护着他们下了楼,一路民警继续留下来给孩子的母亲谈心,也怕她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一个半小时后,全部“依法妥善处置”完毕,三名民警和两名辅警离开,回到了派出所。

04

下午。

接到搬家费用纠纷的报警。到了现场,发现四周没有阴凉,双方都在大太阳下理论。报警人说,搬家公司到了地方临时加价。

一起普通的购买服务纠纷,消协电话称已记录在案,15个工作日内回复,报警人希望可以当场解决,于是打了110。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通过了解,发现双方僵持不下的其实就是“200块钱”的事。可难就难在双方都是那种“就是要争这口气”的人。无论民警怎么做工作,依旧是各认各的理。

调解无效——民警只得告知双方:实在协商不下来可以去法院打官司。

报警人急了:“我东西还在他车上呢,事还没解决完呢,你们想走吗?”

走是不可能的。烈日下,警服已经湿透了好几遍又晒干了好几遍,最终我们硬是把这事儿给“熬”了下来,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出警三人的嗓子也都哑了。

一起普通的买卖服务的纠纷,出警时长三个小时。

05

傍晚。

正要吃饭的时候,接到了报警,楼上噪音扰民。

到达现场,是一个住在七楼的老同志,他说有敲墙的声音,弄的他睡不着觉。

到了卧室,起初是没有听到声音的,在老同志关了自家的电扇,大家都屏住呼吸的时候,确实听到了“咚咚咚”三声的敲墙声,每3秒有规律的重复一次。这种情况,应该不是人为的,也许是楼上某种什么机器发出来的声音。

老同志说他有神经衰弱,听着声音睡不着觉,我对此十分理解,就和辅警一起去逐层查看。

先是敲开了八楼的门,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我们进屋查找声源,最后确认,八楼也是有这个动静的。

于是又去了九楼,这次直接被一位小姑娘堵在了门口,要我出示警察证。虽然吃了个闭门羹,心中还是默默为这位姑娘的防范意识点了个赞。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后,姑娘让我们进了屋,依然是能听到动静,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十楼门敲不开。我请值班室帮助查询这家房主的电话,结果显示这是新建小区,这一户还无人在此落户。当我一层层走下来的时候,警服已经是湿透了第四遍了,敲开老同志的门,看到我出汗像洗脸一样,他也吓了一跳,我说明了情况,和他一起到物业去看看有没有那户的信息。

到了物业后,老同志可能觉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突然对我们说:“谢谢了,你们快回去吧,我自己和物业沟通就行了,折腾你们实在不好意思。”

虽然这个警出了一个小时,不过听到这句话,什么都值了。

06

晚上。

吃了口饭菜,才发现早上就泡上的茶一口未动,一饮而尽后,想起了发小说的话:“我觉得‘高碎’对你们挺适合,反正你们喝茶也喝不出好孬都是泡一天一口喝进去,好茶给你都是浪费。”想到这里自己竟然笑了,没想到我这几十年的发小,这么了解派出所的工作。

刚倒上第二杯,两位家长急匆匆的走进派出所,说女儿找不到了:早上出的门,手机一直关机,刚才通了5分钟,后来又关机了。

我们着实吓了一跳,听描述太像被侵害了。伙计们赶紧拉着家长跑到监控室,查找孩子最初离开的地点有无监控。

在监控室发现孩子是自己坐出租车走的,其实这已经可以完全排除被绑架或者被侵害的可能性了,但是同为人父,看着孩子的家长这么着急也顾不得什么警务非警务了。

我和出租车客运中心取得了联系,由于当时路过的出租车太多,无法确定是哪辆出租车拉的这位小姑娘,而派出所的监控又不是高清的,无法看清小姑娘所乘出租车的车牌号。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网络配图)

我想起交警有高清摄像头,于是拉着心急如焚的孩子父母去了交警指挥中心。此时已是午夜,交警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我把警官证复印件和介绍信留给交警,说明了来意,正在按照同时间可能出现的出租车号牌一辆一辆排查、与司机通电话时,孩子的母亲说电话终于打通了,女儿竟是在某电影院刚看完电影。

我拉着这对父母去了电影院,劝了一路不要打这“没心没肺”的孩子。

回到派出所时,已经是凌晨1点,这个警出了3个小时。

也许是天气闷热的让凌晨2点半以后再无警情,我也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眯”到了天亮。第二天等待着的,还有会议、排查、稳控……

我所在的派出所一般每天三四十起警情的,甚至连过年都是十几起警情,而这天竟然只有6个警,而且严格说来还都是非警务警情,着实让我有些意外。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可以“推出去”的。但我和伙计们想的一样:有些事不能推,有些事不想推。

这一天,警服被汗水湿透,又被体温暖干,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当夜里换了一条新裤子的时候,才发现上面的白色不是出警时沾的墙粉,而是这一天的汗渍。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这是我们警情最少的一天。

@所有人,讲出派出所里的故事 你就是长安剑的作者!

无论你是基层民警还是社区居民,只要你有关于派出所的好故事,这一次,长安剑的作者就是你。

中国长安网官微开了#派出所里的故事#,各地来稿将择优选用,并同时在中国长安网、中国长安网官方微博和“长安剑”微信公众号上线。这个征集长期有效,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关于你的派出所故事,或者将图文投稿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定期发布你的故事。

你的“所”有故事

我们都想听

「派出所里的故事」35度,这天居然只有6个“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