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鐵成:鐵肩擔起扶貧責任

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之前,我是扶溝縣交警大隊駕駛員考試中心主任,扶溝縣公安局副科級偵查員,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為啥這麼好的工作不幹,反而“費力不討好”去駐村。其實,我在練寺鎮一個貧困村長大,見多了因貧困引發的讓人心酸掉淚的事。我名字中鐵成二字的寓意是,只要想辦成的事鐵心去辦就能辦成。在2015年9月被上級選派任柴崗鄉丁莊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時,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脫貧致富的事鐵下心辦成。

幾年下來,我對駐村工作體會最深的是要有真情。與村民日常接觸後,我對一些貧困戶真是發自內心的同情。當和同事親友聚會面對滿桌飯菜時,我就會想到貧困戶劉佔青家淒涼的景象和再簡單不過的飯菜。當寒冬在家裡開著空調還嫌不暖和時,我就會想到房屋破舊漏雨、窗戶漏風的馮新城家的情景。我經常夜不能寐,寢食難安。後來,局裡捐助8萬元,為馮新城家建起寬敞明亮的新房,又給他家送去6只山羊搞養殖,使他家收入增長,變了模樣。

丁丙義的女兒從2009年賭氣離家出走後杳無音訊。我通過動用各種公安技術手段,到南方把她從傳銷組織中解救出來,父女相見抱頭痛哭。丁丙義要給我磕頭,我拉起他也流著淚說:“丙義,你女兒也是我的女兒,孩子找到了就再也不用擔心了。”有了牽掛,就會產生真感情。我經常給貧困戶買些日用品,說實話不是覺悟高,而是發自內心覺得,畢竟我有工資,只有那樣,心裡才能覺得平衡。那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視群眾如父母盡點心意。

駐村要辦實事。局黨委把扶貧工作當作中心工作,只要是扶貧的事,不計人力,不惜資金,創造條件,克服困難也要辦好。因此,我們駐村幹部有了強大後盾,幹起工作得心應手。局領導逢年過節會來走訪慰問,天冷天熱會來察訪民情,麥收秋種會來送農資。我們協調來扶貧專項資金,為3個自然村修建了三橫一縱水泥“民心路”;新打24眼機井,配套灌溉設施42套,覆蓋全村90%以上的田地;為全村深松田地3000畝,為貧困戶送去化肥等農資。“全民健身行動”,局裡撥付專款3.5萬元,為村裡修建籃球場、添置健身器材、建起群眾活動中心;“助學行動”,為貧困戶的12名學生分年齡段送去2000元、1250元、1000元不等的慰問金;“送文藝下鄉行動”,聯繫縣劇團送去一場大戲;“健康惠民行動”,聯繫醫務工作者到村裡義診,讓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早發現;“節日送溫暖行動”,為困難群眾送去衣物、食品和生活用品等,價值十餘萬元;村裡的光伏發電項目、扶貧車間帶動6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兩年多來,我們開展扶貧活動20多次,次次都有“真金白銀”,次次都飽含真情厚意。

駐村要講誠信。只有群眾相信你,你才有強大的磁場。我有一本詳細的工作日記,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記在本上,列出時間表,儘自己最大能力去落實,不讓他們失望。現在群眾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找我商量,把我當成自家人來對待。我和大爺大娘談心時,他們會給我說一些心裡的委屈,我像勸自家人一樣開導他們,讓他們從愁眉不展變成喜笑顏開。有群眾半開玩笑地說,有事找鐵成,不會辦不成。現在無論進誰家門,我都感覺像到自己家一樣,群眾就是我的親人、朋友和兄弟。去年駐村工作隊調整時,群眾不讓我走,我也不想走,就又留了下來。丁莊這個前幾年出了名的上訪村、“難纏”村,現在變成了收入增長、人心思進、幹群團結的先進村。我也被評為全縣“十大扶貧之星”和全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這是黨組織對我和我的同事的共同褒獎。

兩年多的駐村工作,我有付出和收穫,有辛勤和喜悅,有奉獻與成長,學會了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給了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雖然苦和累,但我打心裡不覺得虧,駐村工作將成為我不可磨滅的人生經歷。(記者 謝永靜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